小学数学前置学习实践初探
2020-12-08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小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1)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前置学习能了解学生的起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一、前置学习的核心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前置性学习又称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1]也有研究者们认为,前置性学习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具有研究特质的自主学习。[2]还有老师认为,前置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在学习新课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准备性学习和尝试性学习。[3]综合上述认识,笔者参与的课题研究团队认为:前: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置:搁;放。将前置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来看,前置学习就是搁放在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学习。它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的准备性、尝试性学习。其价值在于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实现以学定教,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对知识进行建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学生后续的知识建构做好准备;二是为教师后续的学习引导提供依据。
二、前置学习实践存在的问题
从我校开展前置学习以来,教师在设计初期存在一些问题。在准备性学习方面,多数老师在尝试设计前置学习内容时,对前置学习的内涵理解不到位,缺少准备性学习内容。另外有部分老师在设计前置学习内容的时,虽然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准备性学习的内容。但出于种种原因,老师们没有理清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设计的准备性学习的内容与新授课联系不大。在尝试性学习方面,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问题指导单一局限,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考。2.问题指导不明确,不利于学生针对性思考。3.问题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学生尝试性思考。当然除了准备性学习和尝试性学习这两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前置学习内容过多,前置学习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前置学习缺乏趣味性等。
三、前置学习实践如何优化
要想优化前置学习的设计,教师首先要进行理论学习。老师们在设计前置学习时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本质上还是因为教师学习不够。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理论学习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教师可以先收集前置学习设计的案例进行学习,有了一定操作经验的积累后自然需要理论的支撑。然后通过学习前置学习相关文献综述,了解前置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明白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置学习设计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是前置学习设计的指导方向。
针对前置学习准备性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深入研究教材入手。不同年级的不同内容,对前置学习准备性学习内容提出的要求不同。教师只有吃透、悟透教材,才能准确设计前置学习的准备性。尝试性学习方面,针对指导单一局限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将前置学习尝试性学习设计得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指前置学习的内容、形式、思维的开放性。针对指导不明确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前置学习尝试性学习设计得具有针对性。针对缺乏层次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结合教材问题串的形式降低问题的难度。《小学语文前置作业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实质就在于关注每位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为前置作业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前置作业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指导性指在前置学习时,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些内容、资源、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为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提供可能的帮助。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前置学习的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学生越感兴趣,他们完成前置学习作业的效果越好。除了纸质的前置学习单,教师还可适当借助作业盒子、小勾学习圈等教育人工智能平台布置前置学习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节省大量批改作业和统计学生完成前置学习作业情况。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研究,前置学习设计能够做得越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