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河北 邢台 054300)

在小学数学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掌握学习方法,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注意到小学生有不认真听讲的情况,部分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想东想西,甚至有的小学生不是闲玩就是和其他小学生交头接耳,这样的状态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小学生根本听不进去,白白浪费时间,几乎没有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小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强,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思想就能集中,容易接受,记得牢,即使学习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多,也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那就会感到额外的精神负担,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样,如有趣的导语、名人趣闻、生活小故事、创设情境等,老师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师要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驱使学生主动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合作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这样有利于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使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便可设计多道分数加减法题,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求解出答案,激发学生主动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协商,认真听取对方的建议,快速计算出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计算能力,以此说明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三)正确对待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

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励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厌恶的情绪,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则能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努力了解每位学生原有的基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他们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信心。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创新意识,要积极引导,倍加呵护,促使他们在成功中不断追求进步。而对学习技能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细致地点拨,多采用辅助练习,降低难度,对他们小小的成功,同样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四)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现代教育已不限于满足学生“学会”到“会学”,作为教育工作者,还应把眼光放远一点,由“学会”到“会学”提升到“学有创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学习得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学习。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问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培养创造性的有前提。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就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就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3.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反复多想,只有多想才能超越常规,不被别人的结论所左右;只有多想,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发现新的方法,得出新的结论。4.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一题有多种解法,而从多种解法中,又要选出最快最好的解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解题时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

三、结束语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设计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效果的检验与方法的改良,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与提高,才能将小学教育理论推向更高的层次,让小学教育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