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教学的方法探析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乐清市大荆镇雁东学校,浙江 乐清 325600)

一、体育运动立定跳远运动过程分析

(一)起跳环节的动作分析

在立定跳远的实施过程中,起跳是第一个环节,也是决定立定跳远运动实施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起跳前,要先进行预摆动作,在预摆时学生的两脚要处于与肩部宽度一致的状态,并且匀速进行摆动手臂,在摆动的同时腿也要进行伸缩运动并将身体的重心逐渐向前倾斜,在预摆动作完成2-3 次后就可以实施起跳动作。在起跳动作实施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依靠身体的爆发力带动身体向前起跳,让身体保持向前上方跃起的状态。在起跳动作实施的过程中,身体应该是展开的状态,而且腿部蹬地的力量要充足,在手臂的带动下才能够实现完美的立定跳远起跳,才能保证有良好的立定跳远效果。

(二)腾空环节的动作分析

在引力的作用下,在立定跳远的腾空环节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学生不能控制的现象,所以腾空环节的时间非常短,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也还是有一些运动技巧的存在。在处于腾空状态的最高点位置时,如果做到将腹部收紧,尽量向高抬腿,这样腾空的时间就可以尽量的延长,运动者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增加,这样可以为立定跳远动作的质量提供保障,可以让运动的距离更远一些,更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立定跳远成绩。

(三)落地环节的动作分析

在立定跳远动作的落地过程中,运动者应该是处于屈膝的状态,因为这样可减少运动者在落地过程中地面对运动者腿部的冲击。同时运动者想要保持较好的运动成绩,在落地的过程中最好保持身体前倾手臂向后摆动的姿势,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运动者平稳的落地。而且在这个环节中,运动者应该先脚跟落地并保持屈膝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落地过程中对身体缓冲的程度,才能取得更好的立定跳远成绩。

二、立定跳远运动高质量教学的实施措施探究

(一)对起跳动作的训练方法

起跳的过程中分为预摆和起跳两个过程。预摆就是在为起跳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控好身体的重心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运动者的起跳并完成立定跳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动作的标准化。预摆时学生的手臂摆动是否规范,重心的前移是否符合要求都是教师需要教学和训练的内容。在起跳的过程中,学生双脚的蹬地力量是否足够,手臂移动是否正确,力量运用的是否正确等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培养和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应该做好学生动作的规范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纠正。例如,教师在初中体育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学生跳的更远一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动作,针对动作不标准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这样比赛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避免学生觉得体育课堂枯燥无趣,让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同时利用这样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还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让学生可以更规范的实施立定跳远运动,帮助学生实现立定跳远成绩的提升。

(二)对腾空动作的训练方法

腾空动作是立定跳远的中间环节,也是学生最不好控制的动作,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能力要求最高的一个动作。在腾空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能够尽量拉大运动的距离,还要为下落做准备,而且这个动作对腹部肌肉以及协调性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训练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手脚不一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在这样的游戏训练中慢慢学生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学生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此时在立定跳远的腾空环节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提升自己立定跳远的成绩。

(三)对落地动作的训练方法

在立定跳远的落地环节中,非常容易导致运动者脚踝受伤,所以这个环节的训练也非常重要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安全。在这个动作中学生要做到屈膝,身体前倾以及脚跟先着地,这样学生才能最好的保护自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这些内容的训练。例如,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的跳远成绩,只是规范学生的动作,让学生养成习惯,这样学生在实际立定跳远运动实施的过程中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并完成高质量的立定跳远运动。

总结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立定跳远是学生必学的基础体育项目,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基础内容的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动作细节的教学,在细节的影响下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立定跳远运动,提升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