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罗桥中学,江西 上饶 334109)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长期以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一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即教师教,学生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样的教学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符合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分析

教师与学生是构建初中音乐课堂的两大主体,只有教师与学生都参与的课堂才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但是就目前来看,初中音乐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下,教师所教内容无法有效传达给学生,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对比,必须改变这种课堂。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策略,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受思维能力的影响,他们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加强师生互动,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高效学习。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请教,从而及时消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主导权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教师叫什么,学生就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这样的课堂十分机械,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明确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如,在《我爱你,中国》这首歌中,这首歌表达的是浓浓的祖国情,教师在讲些这首歌的演唱技巧后,然后让学生来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祖国情。要想淋漓尽致地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怀表达出来,需要学生自习揣摩,需要学生声情并茂。让学生去演唱,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帮主学生加深对这首歌的理解。

(二)设计趣味性的问题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围绕问题进行的,如果问题缺少吸引力,学生就会失去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自然课堂就会演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探究欲望,教师就必须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2]。如,在《大海啊,故乡》这一课中,结合这一课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借助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趣味性的问题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以问题为载体展开互动,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动”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而要想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就必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对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见解,而他们的见解是建立在对了解作品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得到提升想,学生才会主动与教师互动,积极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3]。如,在《红色娘子军连歌》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篇歌曲,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影片和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英姿飒爽的红色娘子军,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比较严肃,不苟言笑,使得学生非常害怕老师,师生关系不和谐。由于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失去色彩,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高校互动的桥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互动教学,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主动表现,同时,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尤其是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要及时表扬,以此激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要有耐心的解答学生的提问,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一棒子打死,避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要对其进行鼓励[4]。另外,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群体中去,与学生交朋友,建立友好的关系,让学生爱上老师,从而爱上课堂,促进高效课堂互动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有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双向性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这一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