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生理化实验动手能力实践探究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八中学,辽宁 大连 116200)

一、引言

最近这些年,由于国内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人们对于教育改革的关注日益加深,特别是在实施新课标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实现了一系列的现代化的模式变革,已经由之前一直沿用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慢慢的向素质教育模式做转变,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然而尽管未来的前景一片大好,可是在过程中依然要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目前国内农村的中小学当中任课的理化教师就注意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理化实验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而其操作实验的动手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多的短板,有很多的相关知识都是通过学生照本宣科记下来的,而非从实验中获得。

二、实验对农村中小学理化教学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如果是从知识的学习方面来说,那么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感官能力来顺利的获取相关讯息并且快速的向大脑传送,这样在经过大脑的处理之后,一些有用的知识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存储。而倘若就认知心理学而言,则是认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跟认知大多都是通过实际的物体发展至图片最后再产生对应的符号的一个流程。如果在农村中小学的理化试验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更多趣味性、形象化的内容,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快速的由实物往对应符号的转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的牢固。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理化试验的具体结论大多都跟学生之前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中,就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并且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跟对理化科目学习的兴趣爱好。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对于理化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常都是由老师教学内容的精彩程度来决定的。通常情况下,理化的实验过程都蕴含着诸多的趣味性,而这是老师单纯通过语言无法进行完全表达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较好的提升对于理化学习的认知、推动他们主动探索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且给学生打造出了一个较好的理化学习氛围。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理化实验的具体实践时,通常都要做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有效结合。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操作时,就能够得到思维方面跟动手能力的锻炼。不过总的来说,理化试验除了要求对学生的具备一定程度的手工操作能力还要积极的开动脑筋之外,同时还鼓励学生去进行细节方面的观察,这样才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周边环境当中存在的理化反应。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导学生实施理化试验的时候,也能够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进行实验规律探索的过程中要应用到的方式方法跟实验环节的设定和仪器的应用等,学生在处理这些实际情况的同时,也从侧面提升了自身的动手能力跟创新理念的培养。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通过加强对于理化试验教学模式的关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不同的层面。首先,在理化试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遵守相关试验操作规定要求的重要性,同时严格依据相关的操作步骤来来予以完成,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坚持理论跟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其次,在进行理化试验的过程中也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心理承受水平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理化试验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尽管在这期间,学生可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失误情况,导致实验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可是这个时候老师必须要进行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在失误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从而让他们在理化试验的环节中始终可以坚持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最终让其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三、农村中小学理化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普遍落后

尽管在我国教育部门颁发的新课标里面重点的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相关能力,可是在这次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具体的情况跟教育部门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经过对相关任课老师的采访,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现阶段还存在很大一部分的老师跟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较为滞后的现象,而并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从根源方面来研究,这主要存在下面几点不同层面的原因:即对于国内农村的中小学来说,其进行评测的重要标准通常是学校管的理水平、教学质量跟学生每年的升学率。但是这个原本是较为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在我国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区域慢慢的转变成了只有针对“升学率”的考量。这是因为在农村的中小学里面,很多时候都存在师资力量跟硬件设施方面的不足,所以在进行别的标准考核时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而升学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更加的至关,因此也就变成了老师跟家长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成了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其教学的目的只剩下升学率的提升。

(二)理化实验的评价方式单一

就目前的理化试验教学评测而言,比较频繁应用的模式为闭卷的笔试考核,这种方法具备的突出特征是非常的便捷并且容易运作,在适当的范围内也能够非常明确的反应出学生的实际实验水准。可是总的来说,这种闭卷考试的方法对于学生理化试验的水平评测来说具备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比如,这个模式的评测手段更多的是把侧重点放在了试验的表面上,而无法深入的、科学的进行判断。特别是针对理化试验来说,通常情况下,它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以及学生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案存在较高的要求,而这些是不可能通过试卷的模式来进行测试的。除此之外,如果仅仅是凭借试卷里面的问题来进行学生试验能力的评测,时间长了,就会让他们在创新理念的发挥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

(三)忽略演示实验,缺少教学情境的创设

演示实验的具体目的不止是要为学生展示出理化试验的具体效果,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于试验操作的主动性,并且给相关理化问题的探索建立相应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针对一部分试验结论跟学生之前的普遍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理化试验来说,在通过具体的展示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对于理化知识产生愈加信任的效果。而此次在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就发觉,绝大多数的理化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非常不重视对于相关试验的演示,这种现象是由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有一些理化老师觉得教材里面所设定的绝大多数理化试验都是非常简单并且普遍的理化现象,即使不进行展示,学生也能够较好的理解跟认知,因此即便进行展示,其实际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其次,有的老师选择忽略掉理化试验的展示则主要是由于试验的难度指数相对较高,不可能会百分之百的实验成功。这里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把两个铅柱压紧的实验里面,因为存在铅柱纯度不达标的现象,所以导致其自身的横截面无法达到理论上的平整度,因此就会使得这两个铅柱并不能进行成功的连接,亦或是勉强连接之后也会快速的分开。所以,一些理化老师对于这种类型的实验还是存在一定抵触心理的。

(四)忽视探究性实验,学生普遍被动接受知识

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目前存在着一些理化任课老师没有指导学生针对教材当中的设定的探索性实验进行实验室的操作的情况。这些老师仅仅是通过语言讲述的方法来让学生对于整个实验过程、实验办法还有最终的结论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很明显的这种教学模式肯定是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目的的,并且让理化试验的课堂教学仅仅浮于表面,无法深入。通过此次论文的调查跟研究,我们发现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性原因大概包含下面四点:

第一,有一些学生在理化试验方面不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特别是针对那些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探索性理化试验来说也不存在任何的科学学习理念。

第二,通常情况下,在实施理化试验的时候,整体的教学氛围相对刻板一些,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跟创新思维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对学生的思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从而使得其试验的过程可能存在较多的困难。时间一长,就会让学生的探索主动性大大折扣。

第三,一般来说,老师在进行理化试验的课堂教学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适的地方。例如在进行一些具备一定难度的探索性理化试验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面临较多的困难,这个时候老师本来应该予以相应的指导,然而实际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

第四,目前仍然有一部分的老师觉得探索性理化试验的具体意义是要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所以就造成了在这些试验期间老师会过于看重考试可能会涉及到的实验步骤、以及如何有效的降低实验误差的这方面。

四、农村中小学理化实验教学实施策略

(一)提升教育观念

针对国内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理念的滞后现象,个人认为不仅相关的教育部门要注重专业教学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学校也一定要做好教学人才的考核跟选择,选取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教学,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情况,并且将之前一直沿用的老师“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改革,避免出现单纯依靠学生成绩的高低来判定一位老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才可以较好的推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上对于教学理念的改进跟升级。并且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要增加对于地方教学的资金投入,改进硬件设施水平,特别是专门的理化实验室更是必不可少的。

(二)完善理化评价方式

针对教学评测这个领域来说,一定要努力的推动教育相关部门对于理化考评方式跟评判体系的变革。有一部分的老师将理化试验教学的不合理现象完全的归咎于现阶段的中考体制,觉得理化试验的评测模式造成了相关教学手段应用的局限性。对于这一点,个人是持不同观点的。教学评测的模式并不可能全部被看做理化试验的教学的阻碍。个人觉得老师倘若能够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理化试验教学,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加强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则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可以顺利的通过标准不一的评测模式。

(三)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通常情况下,理化试验都具备一定的生动性跟直观性的特点,所以就可以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国内的农村中小学里面,很多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会拥有一定程度的理化知识方面的认知。可是倘若理化试验当中的一些结论跟之前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亦或是实验结果一时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就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存在质疑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理化老师就一定要进行相关试验的展示跟实际操作,与此同时还要为解说的内容创建一定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对理化知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随手试一试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理化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而言就要进行自然规律的研究。尽管实验室给人类探索规律创造了具体的环境跟氛围,可是认真来讲它也是由人类所创建的。所以,理化现象就发生在人类的日常环境中,我们一定要拥有足够的细心还有勇于创新的理念,这样就可以通过较为常规普遍的小物件来进行理化方面的实验。而对于理化老师来说更是如此,一定要善于发现生活里面的细节,把生活跟理化知识进行结合,激发学生对理化实验的积极性跟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理化知识掌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