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
2020-12-08
(新疆库车市沙依巴克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倡导“平等信任”、“参与其中”、“分享彼此”、“创造生成”的理念,这与对话理论不谋而合,所以对话教学理念被纳入到在语文课堂上是合情合理的。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话教学。对话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意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这样的对话教学有机会克服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由文本的解读展开,解读文本是展开对话教学的基础,对话教学是展示文本的途径。解读文本的过程一般被认为是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的过程,只有在两个对话有效的完成后,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才可能顺利进行。本文尝试对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探索,以期促进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发展。
一、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对话教学并非在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的简单交流,而是要能够通过有效的对话交流,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必须要确保对话教学能够系统、全面和科学的开展。
(一)确定对话教学的原则
系统性是对话教学特点之一,并非较多的对话、简单的回答或双方必须达成一致。对话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合理利用,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话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价值交流作为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体,要主动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非提问、训斥或质疑,只是双方之间的倾诉,如此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合理选择交流话题,确保其难度适宜,并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认知水平。而且所设计的话题需要能够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的知识需求得以满足,通过此形式可以确保对话教学根据针对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建立对话教学体系
完善的应用体系是保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全面、深入开展的关键。在开展对话教学时,教师必须要积极构建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做好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工作,确保对话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促进作用。在对话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定的对话内容,让对话教学整体更具针对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对话教学模式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合理融合互动、提问、激励、探究等多个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具体教学中,在提问学生时,除了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外,还应当适当应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并按照学生的问题回答状况,设置第2 次甚至第3 次追问,通过有效的问答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创新对话教学的载体
教学载体是促进对话教学深入开展的关键,对话教学不仅涉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媒介之间的交流也属于对话教学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要创新对话教学的载体,促进对话教学的深入开展。对话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载体创新予以高度重视。
例如借助微课开展对话教学活动,可以应用幻灯片或所制作的微课视频,加强课堂教学中难点与重点的教学。将问题设置在微课视频中,要求学生在观看完微课后,把相应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这种形式也属于对话教学的一部分,其将载体转变为微课视频,让害羞的学生不再不好意思回答问题,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教师的威严,而对话教学模式则更注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学习《锄禾》的时候,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首诗的内涵,在完成基本讲解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大家有什么感想?”“通过这首诗,大家学会了哪些东西?”,并引导学生尝试回答。此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要过程,让学生在一番思考之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并且凭借自身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古诗中的画面所给予自己的感受。通过此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而且师生、生生之间的频繁交流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渐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五)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对话教学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长辈居高临下教学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民主和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学生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和讨论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学生情感波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亲切感。
例如就文章《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阐述自己对于该文章的看法,并且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设置讨论话题,让课堂转变为学生的讨论会,学生可以如与朋友间聊天一样,自主的阐述自己的想法,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客观、正确的看待对话教学模式,不应当将其看做简单的交流对话,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将对话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合理融合,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及生本对话等形式,落实对话教学,体现对话教学的魅力与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