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
2020-12-08
(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优化完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课改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落实。
一、新课改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辅助各学科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改理念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被动学习,导致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并限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令人堪忧,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缓慢。同时,在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教授,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非常低,即便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锻炼的机会,使得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较低,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建高效课堂活动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想要主动探索和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始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多元文化多样魅力”这节内容时,教材中介绍了很多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学生们是没有亲自体验和参观过的,这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图片和视频,使学生们通过视频真实体验到广阔的沙漠戈壁、神秘的原始森林和壮美的山脉等等,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学生们真实感受到教材中介绍的自然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建高效课堂学习活动,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采用生活化教育手段,注重法治教育融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要求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在教学中法治教育内容的引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法治内容,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在安全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模拟演练,使学生在模拟中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法治意识。例如在学习“四通八达的交通”这节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序过马路,还要确保马路上的车辆可以正常通行,结合这一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实际演练,在演练中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强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多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给予了厚望,在学习上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这使得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我行我素的心理倾向,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了“干点家务活”这节内容后,让学生们在家庭中体验洗碗、拖地、摘菜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这种体验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其应贯穿于小学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将其渗透到德智体美劳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准确性,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
(四)丰富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方法
作业作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新课改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要丰富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业设计,教师要减少背诵、抄写类作业,而要结合生活实例设计实践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如在学习“我家的好邻居”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需要与邻居互动的作业,在互动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如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这节内容后,要求学生与不同的五个人做朋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倾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使学生学会在交际中要尊重他人。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性作业,针对相关知识点组织课外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案例,逐渐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结合当前教学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使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