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类事业单位服务方式创新途径
2020-12-08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事业单位发展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从中发现,其主要是以进一步强化经济激励机制为主要目标,以“面向社会、进入市场”为发展方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事业单位的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低下、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由此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因此,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及质量迫在眉睫。
一、科研类事业单位改革公益化的意义
通过对科研类事业单位公益化改革,其产生的意义主要包括:一是可进一步满足社会公益需求,同时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二是将从事生产经营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业体系中剔除,以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三是进一步实现了公益服务参与主体的拓展,不仅包括科研事业单位,同时也包括公民个人及企业在公益服务体系中发挥其最大作用;四是进一步对公益属性进行了强调,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公益服务格局中来,为进一步强化科研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夯实基础;五是为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条件,以最大程度的满足群众公益服务需求。
二、科研类事业单位服务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科研类事业单位的服务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研类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模糊,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偏离了公益性宗旨,内部“二机关”现象比较突出,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与其公益服务目标严重脱节;二是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存在规模较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业务能力的提升,在一些编制类人员较少的科研事业单位内,真正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极度偏少,甚至还没有总编制人员数量的30%,在很大程度上对科研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及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科研事业单位服务方式的创新途径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公益服务是对其价值体现与价值定位,同样也是科研事业单位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主要目标。在科研事业单位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其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方式已成为科研事业单位的关键所在。
(一)提升公益服务意识
人的思想意识是进行实践活动的主要动力,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随着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在此背景下,要提高科研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应尽快优化其服务方式,其主要还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服务意识,进一步对单位职责与智能进行明确、细化,特别是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一些公益项目进行细化,并落实岗位与部门,让员工明确公益工作要求及职能标准,细化工作内容,以科研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目标为核心,在科研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施动态化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进而提高服务水平,达到服务方式创新的目的。
(二)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实现科研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目标,其主要是要不断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公益服务中来,彻底解决干好与干不好同等待遇的区别;科研事业单位应根据其发展趋势及自身情况,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实施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对现有的绩效考核办法或考核机制进行优化,实现对员工工作行为的进一步规范,达到争先创优的目的。
(三)提高服务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的持久性与服务质量,因此,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应通过外部激励与内生动力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服务责任意识,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
(四)创新公益服务平台
科研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益服务的平台,因此,其服务内容及方式必须与民众所需相符合,只有这样方可为群众的公益服务需求提供保障。在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应实时更新其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平台,为党和人民提供最佳的服务质量。
(五)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其绩效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对既有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进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
一是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框架。科研事业单位应与提供公益服务项目的部门之间达成共同发展的协议,对绩效标准与服务内容等进行进一步明确,基于完善的绩效制度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公益服务的真正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绩效审计制度。现阶段,科研类事业单位在开展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其运行成本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鉴于此,应加大政府部门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仅如此,科研事业单位还应不断对其现有的内部绩效审计制度进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三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应用。实施绩效考核的关键就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应用。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应用个,不仅可以净化业务团队、提高员工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结语
在科研事业单位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应实时转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准确定位员工的工作岗位,细化工作内容与岗位标准,以进一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细、更准确的服务,这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