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0-12-08
(吕梁南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汾阳 03220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在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在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要求下,职工群众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多样化,给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追求、文化生活都带来了转变。如何在高速公路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高速公路管理者亟待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一、新常态下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结合自身行业实际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创新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也是我们国有企业开展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明显,意义重大。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改变职工的精神面貌,为公司管理效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方式。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是以党代企,而是要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工作重点放在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放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育合格企业领导人员上,放在职工群众当家作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上,放在科学谋划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三是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不像产品科研和科技创新可以直观的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生产力,但是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构建精神支柱,有效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可以化解职工不稳定情绪,解决内部存在矛盾,形成团结和谐的发展氛围;可以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可以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遏制违规事件和腐败案件发生,促进企业的廉洁健康发展。
(二)新常态下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职工群众,要想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站在职工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实际,就得先搞清楚职工群众的思想状况。经常性的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实地调研、员工幸福满意度测评、职工代表意见建议征集等形式,掌握基本情况、分析问题根源、学会在新常态下化解问题,稳定职工群众思想、提高职工群众积极性,使之更好的努力工作,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
高速公路企业坚持把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把团结人、凝聚人、教育人、培养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工作上的业务培训、生活上的关心帮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职工企业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的融合推进、创新开展。
(一)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提高员工向心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使新时期党的工作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可以使党建工作与当前企业先进的文化相对接,实现同补共赢。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从思想政治工作来讲,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单一、说教效果不明显、职工接受慢,而将职工认同的企业文化精神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群体文化活动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调动职工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途径。从行业需求来讲,企业文化建设为推进企业整合转型发展,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展示企业形象,服务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企业员工认同践行的核心观和主动发扬的企业精神,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教育员工树立的正确思想观念、职业道德、精神实质,同企业文化核心和企业精神一样,都具有凝聚人、激励人、引导人的作用,其作用目标大致相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引导、配合、企业文化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先进性。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它让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得到了有效的融合,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体化,更加贴近职工工作生活,得到潜移默化的理解认同。
(二)以教育培训为途径,提高职工创新力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首先是要实现个人的发展。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待于职工个人素质、整体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命运的共同体,只有相互的促进才能实现共赢。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如果他掌握不好、掌握不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技能,就会对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惰性。而开展以提升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业务技能、管理知识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提高职工的知识面和业务技能,逐渐使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同时也让职工在掌握自身业务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意识、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识、激发工作动力、引发工作潜能,使之更好的工作、主动的工作、创新的工作。
(三)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职工幸福感
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党群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文明和谐氛围,繁荣单位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使职工在积极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凝聚人心的作用。高速公路行业呈点多、线长、面广,工作场所分散,条件艰苦,工作重复枯燥等特点,要通过引深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各种党群活动、积极改善职工群体活动场所等手段进一步丰富员工生活,最大化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四) 以关爱职工为根本,提高职工归属感
关爱职工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关爱职工不仅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更要努力贴近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触及他们的灵魂,感受他们的心声,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满足职工的需求,提高职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三、新常态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通过近几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索开展,总结了一些经验方法,在应用上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但面对职工思想变化,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前行跟进,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适应企业的发展,满足员工的需求。
(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总结
在高速公路体制改革的转型发展新常态下,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六个要点,遵循四个结合”。“ 六个要点”:(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分析职工情况,准确掌握职工思想是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是根本;坚持以文化人,凝聚思想力量是核心;提高职工素质,丰富文化生活是途径;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解决实质问题是关键;凝集共识,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稳定是目的)。“四个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自我发展相结合)。把握重点,明确目标,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从无形变成有形,只有把握这些关键,才能让职工的思想行为始终牢牢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服务于自我发展、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实现共赢共建。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发展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思想政治工作新常态,有效推动高速公路企业的稳步高效优质发展。
1.发挥文化优势,深化文化认同
应用发挥好以文化人的文化优势,按照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重点,不断完善、丰富企业文化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品牌创建,扎实推进基层站区文化和班组文化的子文化阵地建设,使企业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全体职工的心中。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志愿者讲解员,深入到社区、学校、运输企业进行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宣传,增加社会公众对企业文化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发挥职工自发的组织能力,组织开展一些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丰富文化活动,提高职工业余文化品位。努力形成文化引领思想、文化凝聚共识、文化汇聚力量、文化推动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2.发挥网络优势,强化宣传教育
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传播及时、方便快捷的作用,吸引人们由以往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交通在线学习平台等优良学习资源,加强学习管理考核,引导职工提高学习意识,及时快捷地了解政治、经济等各类新闻,提高学习教育质量。大力宣传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先进经验,传递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激励引导职工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
3.创新体制机制,服务企业发展
要创新体制机制,为职工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把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起来、整合起来,让他们把工作不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来奋斗和实现。要积极探索多元、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储备、选用、管理、考核机制,为企业发展储备、建立人才力量和专业化、科技化的管理队伍,更好的服务企业的发展。要大力实施企业项目化管理,将党建工作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统一思想共识、强化贯彻执行、破解管理难题的有效武器,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