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路探讨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政治

(1 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2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一、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一)思政教育方式传统且单一

现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沿用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在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时间听老师讲解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样的授课模式和授课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那些纯理论内容显得枯燥无味,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养成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结合实际,让思想教育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而且还会产生负面作用。这种情况不仅难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会让大学生养成说空话的习惯。这就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过度娱乐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变得普通化、平等化,这就难免产生一些过度娱乐化的思想倾向。大学生代表着国家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关心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而只是沉迷于娱乐性节目和电视剧,那么这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就会变得低级庸俗。互联网上对各类明星八卦的持续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议论、争论甚至相互之间的谩骂等现象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忽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往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会结合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以及其所拥有的知识等因素,但是却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年龄的增长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日趋复杂,心理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不满情绪,从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路探索

(一)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更新思政教育内容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国际性业务呈不断增强之势,高等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开放程度和透明程度是以前所没有的。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高等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内容结构,使其更符合社会现实,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与社会相适应。

(二)推进新媒体建设,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高校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采取措施建立新的媒体系统。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媒体系统有利于及时引导网络舆论导向,让大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高等学校不利用新的媒体系统传播正能量,一旦发生舆论误导或舆论矛盾的时候只采取传统的讲解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并且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极为有限。现在大学生都拥有微信、微博、QQ 等互联网信息工具,对于一些非主流价值观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引导的方式除了采取传统的课堂讲解外,借助于上述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手段就显得更加有效。一篇充满正能量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上的传播就可以起到很大的正向舆论引导作用,通过这种手段让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促使其健康成长。其次,现在很多大学生习惯将自己的思想发表在互联网上,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在网络上为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提供了机会。所以要学会使用不同的互联网语言,密切关注网络舆论导向,要有驾驭网络语言的能力,一旦发生难以预料或非主流意识的价值观时,就要采取适当措施引导舆论,从而让学生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

(三)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大学生还处于积累各种知识的学习阶段,其思想观念尚未成熟,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要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成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重视其心理健康,从而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结语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个人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形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开拓新的教育途径,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政治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