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错误资源
2020-12-08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壶泉小学,山西 大同 037500)
在小学数学作业中,错误资源是作为最常见、最直接的教学资源存在的。由于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以及数学能力等差异,在作业中呈现了多种形式的错误,这也是无法全部避免的.为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只有巧妙地将这些“错误资源”化作可以改进教学效果的资源,才能够使数学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都有所提升。为此,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作业中错误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日后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一、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作业错误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任课教师只有对学生产生错误的缘由进行理性而又仔细的认识,才能够有效纠正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错误,不仅如此,深入认识这些缘由,还能够为任课教师巧妙地利用作业错误资源奠定基础。在作业中产生错误的主要因素包括两方面: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为此,在批改作业时,任课教师要重点分析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特殊情况、经典解法、普遍问题以及个别问题等错误,并将这些错误化为错误资源,对其做出简单的总结和归纳,从而优化对作业错误资源的利用率。
在分析和整理作业错误资源时,首先,要对作业中的错题进行科学的整理,将分析作业中的错误作为主要利用错误资源的有效依据,并遵循教学时间顺序,对这些错误进行适当的摘录和批改;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成的错误资源制作成PPT,对其进行集中点评。这个点评并不带有批判式色彩,而是需要任课教师对其进行客观的认识,并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改进教学效率;最后,任课教师所收集到的作业错误资源是教学改进的导向依据,在日后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将其整理成复习材料和单元检测材料。
二、充分利用作业错误资源
(一)充分利用因阅读理解能力障碍而生成的错误资源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其不能详细地感知事物,对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较为粗糙和笼统。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小学生在作业中阅读数学题目时,不够仔细,或者理解偏差,再加之对解题中的注意点也不加深入分析,致使作业中频频出现错误。对于这些错误,转化为错误资源的方式是重点对学生良好审题行为的培养,通过作业中典型的错误,指导小学生分析题目时切勿断章取义。
例如,在讲评这些错误时,笔者引导小学生利用特殊值、用画线段图、按条件写等量关系以及列方程等解题技巧来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题目.曾经在分数应用题以及倍数关系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的家庭作业:X÷■=Y×3,求X 与Y 的大小。部分小学生因未能仔细审题或者不能够把握题目,得出了错误的答案。笔者在次日教学中,根据这一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根据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既直观又形象;另外,笔者也教授了小学生另一种解题方式,即逆向思维方式,均与1 比较,从而得出该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对于这种错误资源的利用,能够有效规范小学生的审题习惯,还能够拓展其逻辑思维能力,从根本上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改进。
(二)充分利用因混淆数学法则、概念而生成的错误资源
基于知识内化的视角,在作业中,小学生出现的能力性错误恰恰是对学生掌握程度不足的反应,学生不能够充分将知识内化,具体体现为不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定理、概念以及技能等,从而生成的概念性错误.针对这些错误,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来将错误化为错误资源,帮助他们区别其他数学概念,这样不仅巩固了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加深小学生对概念的记忆。
例如,在梯形教学中,笔者在小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侧画梯形,不能够认清楚上底、下底和高,以致求错梯形的面积。对此,笔者在第二天的课上对比了侧画梯形和正画梯形,并要求学生根据梯形的概念、规律,认识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才是梯形的两个底。这种利用错误资源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数学法则混淆等作业错误资源的利用上,利用商的变化规律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对比等。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业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占据一定的权重.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起到延伸、深化和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还能够督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而对于伴随着作业中的错误,任课教师不但要予以科学的认识,还应该对这些错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而使小学数学作业错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其改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