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导学探究评价

(甘肃省漳县大草滩中学,甘肃 定西 748300)

引言:在导学互动地教学模式中,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情绪,让学生可以在互动中获得学习灵感。那么,这就需要在各个方面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展开小组形式的学习活动,而且需要对每个类型的学生展开相应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导学互动地教学需求,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意义

其一,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强调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数学课堂学习,而不是依赖教师的引导,相比传统教学更具有教学作用。其二,在该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双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可以逐渐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再是课堂“哑口无言”的情况,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同学沟通更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就有助于加深对课本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改进师生间僵硬、尴尬的关系,在该种模式下,教师属于帮助、辅助学生有效地展开探究的推动者,而不是以往占据课堂所有时间的领导者,两者有着质的区别,可以让学生更为信任教师,有利于展开课堂教学。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展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采用差异化评价方式,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班级中,有些数学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分,逐渐成为班级内的优等生,相反有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慢慢地会成为后进生,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总是相互独立且存在的,也是数学教师难以处理的问题,因为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喜欢独立思考,不需要教师的过多提醒和陪伴,而能力弱的学生较为懒散,对数学学习不太关心,不听从教师的劝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逐渐养成统一评价的问题,不管对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教师均会给予鼓励的评价,如“很好”、“不错”、“加油”等,慢慢地会让优等生认为教师不再另眼相待,反而会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改进自己的课堂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针对学生个体类型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客观评价,从而可以达到激励和建议的效果。

比如,当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在对优等生提问时可以提出难度稍高的题目,如“小辉同学们,请问可见该问题需要在普通的分数除法外,还需要求一次平方根,当学生答对后,教师对其进行鼓励和建议,如“小辉同学回答很正确!不过下次可以将计算过程简化一下就更好了!”。在对后进生提问时需要提出难度较低的基础性提问,如“小风同学,请问当学生答对后,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小风同学真棒!只有动脑经就可以答对哦!继续努力!”。可见,虽然每个评价都会给学生相应的自信心,但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均进行特殊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践行导学互动教学。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彼此间的互动关系,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同样强调小组学生间的互相配合、沟通、探讨,这就说明两者具有共同点。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会让小组围绕某个课堂问题展开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会让小组进行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更为高效地完成探究任务,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多个小组展开竞争,这就会给每个学生带来紧张感,在这种感受下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加深探究学习效果。

比如,当数学教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从该部分教材内容来看,主要让学生学会2、3、5 数字的倍数和因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该知识点展开探究。首先,教师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如“同学,请问你们知道4 是2 和3 是什么关系呢?30 和5 呢?20 跟3 呢?”,显然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存在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如“2的倍数和因数关系”、“3 的倍数和因数关系”等,让每个小组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促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拥有进一步的了解,再者继续抛出“2、3、4 三个数字之间的异同点”的问题,这会让学生不得不翻阅之前的探讨结论,再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在得出较为全面的探究结果后,继续给学生提出若干例题,让每个小组通过探析各种例题,巩固刚刚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最后,教师对本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由此可见,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通过多重引导,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导学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探究的情况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年级的数学课堂应该包含可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活动,而导学互动恰恰具备这方面特点,既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探究数学的能力,又可以加强同学之间、教师之间的课堂活动关系,这会为展开课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另外,教师在展开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差异化评价,这就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导学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