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20-12-08
(新疆库尔勒市第八小学,新疆 库尔勒 841000)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教育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作为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清晰,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促进小学原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阐述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弥补教师示范技能不足
基于多媒体教学的技术功能,它可以有效综合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而言有着很好的教学补充作用。比如,有些教师可能存在普通话欠缺的问题,那么在朗读课文时会比较吃力同时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音频带领学生朗诵课文;其次,有些教师可能在板书书写方面欠缺,那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汉字书写步骤,这样汉字教学既规范又工整;还有,针对有些教学内容难以用语言直观表达的,比如一些场景、意境以及感受等,那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图像或视频进行播放展示,再辅以教师指导和引领,能够让学生学习更为深入细致。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只要适当合理一定能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使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提高课堂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使得教学极为被动,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麻木地听,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教学,其效果会大有改善,它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视频、动画、声音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让教学的内容变得富有感染力且更为形象具体易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荷花》这一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荷花长什么样?它生长在哪里?你知道关于荷花的诗词吗?要求学生课前先主动去了解一下荷花的习性特点等相关资料,学生可以自己去实际观察荷花,也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关于荷花的文字介绍、图片以及相关的诗词,这样学生对荷花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课堂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许多,且课堂热情会高涨,学生更喜欢积极回答问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优势。
三、多媒体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其课堂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普遍存在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那么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教学,教学情境变得丰富多彩,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跟随课堂进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例如,还是说到《荷花》这一课,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导入新课时选择一些插图,学习课文时借助投影,朗读课文时辅以音频,将多媒体功能综合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荷花的动静结合的形态及美感,通过播放荷花视频、诗歌等,让学生在脑海中对荷花的美感油然而生,以此递进式教学,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促进师生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高效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缺乏沟通的教学往往难以发掘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也无法针对性的去开展教学,教学质量则难以有效提高。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将语文课本上的重难点、核心知识都承载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具备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互动,提高课堂的融洽氛围。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搜集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具备更多的辅助教学材料,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发思维,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此外,通过多媒体与网络结合运用,使得教学形式变得多种多样,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与教师产生互动,还可以利用微信、腾讯等聊天工具实现课后沟通,促进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达到高效互动。
五、多媒体教学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普及素质教育是教学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更为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跨越性教育,将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都融汇起来,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学习《王二小》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素材依次串联起来,比如秦末起义领袖项羽、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抗金名将岳飞、抗日爱国英雄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等,结合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和事迹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会让课堂教学取得意外的效果。从而有效实现了在智育的过程中发挥德育的作用,使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更好的体现出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行要安全有序地应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