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新变化
2020-12-08秦欣欣郑媛媛
秦欣欣 郑媛媛
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453000
新年春节,新年新气象,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国各大博物馆或是中小型博物馆为观众们准备了一系列精彩展览,但是突发情况的发生,使得这些展览达不到本身预期的效果,在这样的形式下促使博物馆陈展人思考怎样改变现有陈列展览方式,怎样创新方式方法为宅在家里的人民群众奉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餐。国家文物局也专门针对此情况对全国各地博物馆作出工作指导,“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鼓励利用已有文博数字资源酌情推出网上展览,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在这一时期网上展览不失为一种最为有效、最为稳妥的陈展方式之一,但是网上陈展怎样做,怎样做好,怎样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博物馆陈展人不断思索和探讨。
一是与馆内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完善本馆官方平台程序及内容,及时有效地传递馆内动态与信息。博物馆还是要先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功能,匹配当前日新月异的变化,与馆内部门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利用前几年已经完成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所积累的数字资源基础上,更大范围开放藏品资源以及展览项目,使公众可以清晰明了地通过官网了解藏品详情与动态,为人民群众提供广泛的文化资源。
二是推动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利用数字平台,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参观到馆内精品展览。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线上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等,展现本馆精品陈列展览。国家文物局早在2019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时就已经开放了线上展览的网络平台,推动文博事业的数字化。最开始,这个平台只是展出文博界评选的优秀展览项目,比如2016年江西博物馆的《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等获得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的临时展览。全国各地博物馆应跟上国家的号召与步伐,推动本馆陈列展览项目的数字化功能,转变陈列展览旧思维,创造新方法,与传统的线下展览相比,线上优势明显,具有便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博物馆陈展人一定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方式,与现今数据世界接轨,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
三是持续利用新形势下的“云游”博物馆,在此基础上与线下展览合二为一,充分融合,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大价值。新形势下促使了陈列展览新变化,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开展“云展览”、“云观展”等“云游”博物馆活动,推出本馆线上特色展览,有专门讲解人员带领观众线上欣赏精品展览等,如故宫博物院的“全景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线上数据库”、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上海博物馆推出的“如意”“春信”“壁上观——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等等,令观众足不出户,看遍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种陈列展览新方式不受制于博物馆的工作时间,也降低了观众的参观成本,还可以弥补错过精品展览的遗憾,还能增强人们与文物之间的体验互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是受制于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原因,这种新型展览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展览,应当充分认识到两种展览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为公众带来更为舒适的参观体验。
四是发挥能动作用,积极配合做好线上教育平台工作。博物馆陈列展览不仅仅是一场场文化展览形式,它最大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教育功能上,应让观众们在参观展览的同时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观众可以从展览中得到什么,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博物馆陈展人面对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应不仅限于陈列展览这一种手段,通过陈列展览主题,配合一些主题活动等,积极吸引观众参与其中,更能促使观众深入理解,比如河南博物院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从博物馆看到的大千世界——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线上课堂”;甘肃省博物馆的“博物馆教育公益课”等,为公众提供专业性、多样化的线上教育服务,满足公众不出门就能在线学习的需求,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展人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收藏、研究、展示等一般手段,积极利用大数据时代,线上线下展览融合发展,创新创造陈列展览新方法、新形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博物馆陈展人会更大程度的发挥陈列展览的社会文化价值,更好的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真正达到习总书记对文博人“让文物活起来”的殷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