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
2020-12-08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一、导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主要意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的使命和重任。学生管理是思政教育的实践化和具体化。在如今现阶段教育发展模式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已成为每个高校需要严肃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来看,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协调和缓解校企双方价值目标的冲突,对于企业教育的逐利本能和社会教育的通识教育,只有将二者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既专业又能培养和通识教育并举,从内到外的使学生了解并且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避免教育的不均衡性。2.有利于规避人才培养的功利化本能和失衡性倾向,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有利之处表现在它可以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尽量避免因社会经济所带来的不良方面的影响。3.有利于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和目的性,提升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优越性,通过校外企业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的学习环境,在真实的职业中学习和工作,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化实践的前提下,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反馈和引导教育,使学生在逐渐掌握社会生存技能的同时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思想建设的发展。
但是,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习空间的不断变化导致学校很难集中进行思政教育,其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差异,导致思政教育的主体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也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校企评价机制的不一致性导致学生在追求各方面价值和相关利益的同时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在评定条件中也会由所冲突,使学生不知道如何才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专业学术型高校来说,思政教育比学生管理更加重要,更加迫切,也更加困难。
三、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相关举措
(一)转变相关合作理念,统一校企双方的责任职权和认知,明确“双主体”的各自职责所在,建立和健全校园和企业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管理机制,并且从同一个方面着手,校企同心,在技能学习和思想学习并重的前提下,建立“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专项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校企联合的思想政治专项学习,并且妥善处理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矛盾,多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促进校企文化对接,改革思政教育模式理念,提高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尽量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中产生的负面心理和消极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疏导,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疏通,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把学生的技能学习管理和思想政治管理结合起来,充分有效的建立思想教育体系工作氛围,遵循思政教育的内容,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模式。
(三)转变工作理念,落实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课程平台,为大学生配备齐全的教育管理人员,包括企业技能培训人员和思想政治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文化传播人员等。高校应当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为管理人员实施相关学生管理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从而促进校园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思政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加快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效地将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以“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主体平等,双向参与”为主体特征的“双主体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建立健全人才共育、思政共管的校企合作新方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