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8张玉洁

新农民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布病病防治牛羊

张玉洁

(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诺尔镇综合执法大队,内蒙古 赤峰 025161)

牛羊布病主要是因为感染布鲁氏菌而产生的,其属于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性疾病。关于牛羊布病,其会严重侵害牛羊胎膜、生殖器官以及其他器官组织,进而引发流产、牛羊关节炎症等许多种症状。要是不能对牛羊布病及时治疗或是有效防治,会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防治牛羊布病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检疫机制仍不完善。我国一些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健全的检疫制度,这就使得在买卖牛羊期间中,为布病的传染提供了一定“优势条件”。不能将检疫制度落到实处,相关人员未能针对布病防治提高相应的意识。这样在防治布病过程中会出现一定问题,而且也难以精准及时的解决。

第二,养殖户未能提高相应的防疫意识。这一问题也是现阶段防治牛羊布病工作中棘手的。除此之外,大部分牛羊养殖户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会严重阻止其对有关防疫政策的理解,也不能充分了解与正确认识牛羊布病,导致养殖户难以有效配合综合性防治工作。

第三,缺少科学的监测方案。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布病防控是尤为重要的,要是缺少相应的防控措施则会对养殖效益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一定要对防治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对布病监测方案制定时,我国大部分乡镇未能依据本地区的现实情况对防控措施进行合理制定,仅仅是对县级监测方案机械化的照搬,并且采样工作不健全没有将工作重点突出。同时有关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偏低,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进而难以开展有效的布病监测工作。

2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路径

第一,合理并规范地采集样品。在检测牛羊布病时万一出现问题一定要提高对其的重视,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场,那么饲养场需使用持续跟踪模式,每3个月应对饲养场进行1次检测,针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进行全群检测,同时也要采用相应的跟进措施,待到检测无阳性牲畜为止,之后就可以每半年进行布病检测,从而确保其被彻底净化。在采集样品时,应严格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其实之所以人类也有可能会感染布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接触而造成的感染,就绝大多数的基层兽医而言,其有可能在进行相关工作中因为不小心导致皮肤黏膜破损而被感染。要是真的被感染则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在采样工作中一定要万分小心。在进行采样时,不仅要确保监督的严格性而且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与消毒工作,防止受到病原感染,在采样工作结束以后,还应对受到污染的场地与器械均需要进行严格消毒。因为基层兽医其自身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在采集过程中未能采取科学的保存措施,进而无法确保样品检测的精准性。要确保样品能够及时送到检测室中,夏天最佳送至时间为8小时,而在冬季则应维持在24小时,要是送至时间过久则会对检测效率造成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样品采集数量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而且要留出以备复检的样品,牛羊血清采集量需要超过2ml。

第二,加大牛羊检疫力度。4至7月份应严格做好血液采样工作,与此同时也应选择好监测范围。在开展预防工作时,应充分应用现代监管技术与检测方法,将防治工作在全范围落实。如果存在异地进行引种的情况,应在检疫运输中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依据检疫有关程序与标准确保检疫结果的准确性,进而达到安全调运的目的。要是在调入牛羊一月左右后,万一出现异常情况,有关人员应该充分有效地将相关检疫工作做好,然后再将其和别的家畜一起饲养。提高对牛羊布病检疫有关管理工作的重视,可以将传播布病的速度更好地控制,由此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次数。

第三,牛羊布病主要治疗举措。现下在治疗牛羊布病工作中,由于此种疾病没有特效治疗方式,在现实治疗中应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文章将会对集中常见的治疗方案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如果牛羊胎儿尚且存活,母体只有出现流产预兆,而并没有明显的流产情况,可以为牛注射50~100mg的孕酮,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至于羊需要降低注射剂量控制在10~30mg;其次,要是牛羊体内胎儿为死胎或是已经出现明显的流产状况,应让牛羊产出胎儿,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借助药物堕胎。对于牛应该使用剂量为25~100单位的催产素,而羊只需要采取30~50单位即可,二者均需进行肌肉注射1次。

第四,加大技术培训强度,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目前,在牛羊饲养的疫情监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布病检测,而若想确保监测效果良好,就应该提高有关监测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用从采血、诊疗与检测等多个方面入手,认真对待个人防护。从某个角度来讲,技术人员也需提高对自身安全防护的重视,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在现实工作中不会受到牛羊布病感染,就基层兽医,牛羊饲养户来讲,应针对其定期进行有关教育降低其感染的可能性。另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还应将布病阳性牲畜的确认工作落到实处,不仅要严格细致登记而且还应及时上报,进而保证扑杀有序进行。

3 结语

虽然我国已在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取得有效成果,可依然不能对防治掉以轻心。在进行牛羊养殖工作中,我国各级政府需和当地养殖户进行有效协调,一起努力把每项牛羊布病防治举措实处到位,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推动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布病病防治牛羊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贵州省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与分析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OBE理念下CIPP评价在《宠物病防治》实践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草原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