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望儿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2020-12-08盛明坤
盛明坤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 威海 264209)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资源储备基地之一,黄金资源储量已探明千余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山东省金矿床(点)受区域性构造控制明显,形成了不同的金成矿带。胶东半岛位于扬子地块和华北地块的结合部位,金矿资源丰富,储量巨大,是山东省重要的黄金储备基地,拥有全国1/4的黄金储量[1]。望儿山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之招平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成矿条件优越。
1 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群郭格庄组,位于矿区西侧,出露面积较小,岩性以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等为主,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也是望儿山金矿床的重要成矿物质来源之一[1]。此外,矿区西部好南部出露少量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3m~8m,可见大量的新太古代胶东群郭格庄组残留体出露,岩性以细粒变辉长岩为主。
(2)构造。矿区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为望儿山—河东断裂的一部分以及次级断裂体系。望儿山—河东断裂带在矿区所在区域走向变化较大,在望儿山矿区范围内约为25°,在矿区南侧呈350°左右展布。望儿山—河东断裂倾向变化较大,倾向北西、南西、西等均出现,但倾角较为稳定,一般介于45°~60°。望儿山—河东断裂破碎带中发育热液蚀变,如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等,是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为矿区的储矿构造和导矿构造。
(3)岩浆岩。矿区岩浆岩极为发育,岩性为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望儿山金矿床主要的赋矿围岩,多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英岩化等蚀变[2]。伟晶岩脉在望儿山金矿区极为发育,主要分布于玲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分布较广泛;煌斑岩脉呈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分布区矿区,出露面积较小。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望儿山金矿区已发现蚀变带6条,编号分别为Ⅰ~Ⅵ号。其中,Ⅰ号蚀变带规模最大,受控于望儿山—河东主断裂带,蚀变带宽10m~70m不等,倾向延深较深,蚀变带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具有明显的局部膨大狭缩现象,蚀变强度由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Ⅱ、Ⅲ、Ⅴ号蚀变带位于Ⅰ号蚀变带下盘,Ⅴ、Ⅵ号蚀变带位于Ⅰ号蚀变带上盘。根据目前勘查资料以及研究资料表明,Ⅰ、Ⅴ、Ⅵ号蚀变带是望儿山金矿床中主要的矿化蚀变带。矿区已发现矿体十余条,其中Ⅰ号和Ⅴ1号矿体是主矿体。
Ⅰ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赋存标高较浅,位于Ⅰ号矿化蚀变带下盘位置,矿体在走向上控制最大延伸为860m,在倾向上控制最大延深为900m。矿体走向为北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中等,矿体多呈脉状,厚度变化较小,属于较稳定型矿床。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具有明显的膨胀狭缩、分支复合现象,上部矿体较为连续,下部矿体局部出现间断。在走向上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呈中间厚两边薄;在垂向上,矿体向下逐渐变薄,但品位逐渐变富。Ⅰ号矿体品位变化较大,北侧矿体品位相对高,垂向上品位向深部具有变富趋势,总体上具有矿体厚度大、品位低,矿体厚度小、品位高的变化规律。
Ⅴ1号矿体位于Ⅴ号蚀变带中,在空间上位于Ⅰ号矿体上盘,矿体走向呈北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中等,在垂向上具有上缓下陡的变化规律。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在走向上最大延伸约420m,在垂向上最大延深约为590m。
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属于不稳定性矿体,矿体品位变化也较大,属于不均匀性矿体。矿体在走向和垂向上具有膨大狭缩、分支复合现象。
2.2 围岩蚀变
望儿山金矿床围岩蚀变发育,类型较多,主要有:①绢英岩化,是矿区重要的围岩蚀变类型之一,展布于望儿山—河东断裂带一侧,在空间上具有断裂带内部向外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②钾长石化,由钾长石组成,生成时间相对较早;③绿帘石化、绿泥石化,主要由主要分布于含矿围岩中,由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蚀变形成;④碳酸盐化,以方解石化最为普遍,呈细脉状,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代表了成矿期的结束。望儿山金矿床具有复杂的围岩蚀变,总体上从矿体中心至外侧具有“矿化体→蚀变型矿体→下断裂面→碎裂岩型矿体→上断裂面→钾长石化带→钾长石化花岗岩”的变化规律。
3 成矿条件分析
(1)地层条件。根据前人统计的胶东地区不同地层的金丰度值来看[2],胶东群中金丰富远高于地壳金平均值,异常分布范围与招远成矿带展布方向以及空间位置吻合程度较高,因此,较多的学者将胶东群作为胶东地区主要的初始矿源层。但是,现阶段的研究发现,虽然胶东群中金丰度高于地壳金平均值,但在胶东西部区域的胶东群中金丰富低于地壳平均值,因此胶东群与该区域的金成矿活动关系不大,或者说胶东群仅仅为该区域金富集的来源之一,且不是主要金来源。
(2)构造条件。望儿山—河东断裂带为矿区主要的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该断裂破碎带属于焦家—新城主断裂的次级断裂,二者在蚀变变化规律以及矿化富集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此外,望儿山的主矿体位于Ⅰ号矿化蚀变带下盘,而Ⅰ号矿化蚀变带严格受控于望儿山—河东断裂带。因此,构造条件是形成望儿山金矿床的必要条件之一。
(3)岩浆岩。望儿山金矿床岩浆岩发育,以中生代酸性侵入岩和脉岩为主,其中脉岩中的煌斑岩在空间展布上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化体常位于煌斑岩脉的附近。前人研究表明,该区域煌斑岩脉与玲珑花岗岩体同属同一区域构造—热岩浆活动的产物,为该区域深部金元素的活化、迁移以及富集奠定了基础。
4 找矿标志分析
①构造标志。矿体受望儿山—河东断裂带及次级断裂控制明显,矿体主要富集在断裂带下盘以及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体系中。②岩浆岩标志。矿区岩浆岩发育,煌斑岩脉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体的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煌斑岩出露区域周边的次级裂隙是重要的找矿部位。③蚀变标志。从矿体中心至外侧具有“矿化体→蚀变型矿体→下断裂面→碎裂岩型矿体→上断裂面→钾长石化带→钾长石化花岗岩”的变化规律。
5 结语
望儿山金矿床位于胶东地区之招远成矿带,受望儿山—河东断裂带控制明显,属于焦家—新城主断裂的次级断裂,与焦家式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此外,望儿山金矿床的含矿蚀变带具有延深大、走向延伸较为稳定的特征,因此,在望儿山深部以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