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大湾水岩头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前景浅析
2020-12-08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队,广东 清远 511520)
大湾水岩头铅锌矿区处于南岭成矿带中段,湘粤坳褶带南部,粤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勘查区内出露一套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地层,活泼的地球化学性质,有利于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是粤西北乃至我省有色金属矿最重要赋矿层位之一;区域断裂及褶皱构造发育,长期的构造活动为(层间)破碎带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及后生叠加改造再富集创造有利的条件。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层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泥盆系上统、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等地层。
(1)泥盆系:泥盆系中统有郁江组、老虎坳组、东岗岭组等地层。
郁江组(D2y):紫红色底砾岩、浅灰色砂岩夹粉砂岩、泥质页岩,反映滨浅海相沉积环境。厚度200m~340m。
老虎坳组(D2l):紫红色砂岩、页岩,顶部钙质粉砂岩、砂质灰岩,反映浅海相沉积环境。厚度>190m。
东岗岭组(D2d):灰黑色灰岩、白云岩,顶部为砂质页岩。反映浅海台地相沉积环境。厚度215m~270m。
上统有天子岭组、帽子峰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碎屑沉积建造。
天子岭组(D3t):灰褐色、灰黑色中薄层~中厚层含炭质灰岩、泥质灰岩、角砾状灰岩、钙质泥岩、炭质页岩等,反映浅海相沉积环境。厚度50m~100m。
帽子峰组(D3m):灰白、褐红、褐黄、灰黑色中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含钙质、泥质结核,局部含钙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砂岩等。厚度>282m。与天子岭组(D3t)整合接触。
(2)石炭系:石炭系包括下统孟公坳组、石磴子组、测水组,中上统壶天群等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孟公坳组(C1m):灰黑色灰岩,常含硅质条带或透镜体。厚140m~350m。
石磴子组(C1ds):灰黑色、浅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厚220m~830m。
测水组(C1dc):灰色砂岩及泥质页岩夹砾岩、粉砂岩及煤层。厚125m。
中上统壶天群:灰白、浅灰色及红色白云岩、灰岩。厚525m~640m。
(3)二迭系:二迭系下统岩性为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厚135m~160m。上统为灰色泥质硅质岩、硅质页岩夹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厚210m。
(4)三迭系:下统大冶群下段为灰色薄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夹泥质页岩,厚270m~335m。上段为灰绿色泥质页岩、砂泥质页岩、粉砂岩、砂岩。厚360m。中统黄岔群为紫红色泥质页岩、粉砂岩、砂岩。厚度>225m。
(5)侏罗系:岩性为灰色底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页岩夹炭质页岩和煤层。厚度>2100m。
1.2 区域构造
区域东部(陆仔崆—西瓜顶一线以东)为牛婆洞复向斜,以发育一系列向西凸出的“C”字型褶皱构造为主;区域中西部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与阳江—曲江华夏系构造截接复合部位,以发育一系列北西—北西西及北东向冲断裂及褶皱构造为特征,如大湾圩冲断裂、榜脚冲断裂、枚仔坪冲断裂、蒋家洞冲断裂及青莲圩倒转向斜、坑仔口向斜等。
1.3 区域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较弱,仅区域北东部的陆仔崆—大洞田及区域中西部的杨桥—桐油坪一带有石英闪长岩、闪斜煌斑岩及闪长玢岩等岩脉出露。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矿区从老到新出露有上泥盆统天子岭组、下石炭统孟公坳组、石磴子组、测水组等地层,上泥盆统天子岭组及下石炭统孟公坳组仅在勘查区南西、南东角出露,范围有限,区内大量出露下石炭统石磴子组及测水组,总体呈NW、NWW向展布,受后期构造变动影响大,地层变形强烈。
2.2 矿区构造
2.2.1 褶皱
天堂坳—神民顶倒转向斜:为一倒转向斜,向斜轴部位于天堂坳~神民顶一带,呈NW向延伸,倾向NE,核部地层为测水组,西翼地层正常,出露相对完整,依次出现石磴子组上段、中段及下段地层,东翼倒转,仅见上段地层。由于受后期构造变动影响,向斜形态不完整,挤压、扭曲、错动、层位走滑不连续等现象普遍。
2.2.2 断裂
勘查区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主要有二组:NW~NWW、NE~NNE向。
(1)NW~NWW向断裂:包括本区F2、F11、F21、F22、F29等断裂。为一组平移逆冲断裂,呈NW~NNW向展布,断裂面婉延起伏,延伸规模大,斜穿全区,属粤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断裂构造的一部分,具压性、压扭性。形成时间较早,并具多期活动特点。属本区重要的控矿断裂,本区及邻区铅锌铜矿化多产于该组断裂旁侧断裂中。
(2)NE~NNE向 断 裂 :包 括 本 区F43、F7、F41、F40、F27等断裂。呈NE、NNE向展布,规模不大,一般长600m~3000m,多呈张性、张扭性,切割早期NW~NWW向断裂。
此外,矿区内已发现的V1~V4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体均由成矿物质沿北东向小断裂充填交代形成,说明北东向断裂是本区主要的赋矿构造。
2.3 矿区岩浆岩
矿区地表无岩浆岩出露。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铅锌矿体产于断层破碎带中,呈透镜体状产出。其余矿体产于碳酸盐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上和外接触带近岩体的地段,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体状或扁豆状,根据矿体自然产出位置及矿石特征等,本矿区矿石类型可分矽卡岩型矿石、断裂破碎带充填型矿石两种,其中矽卡岩型矿石为本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
3.2 围岩蚀变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围岩蚀变有:
(1)矽卡岩化:矽卡岩是矿区内的主要赋矿围岩,但不同构造部位或不同性质的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矽卡岩有较大的差异。
正接触带矽卡岩:气水热液交代的对象有花岗岩和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围岩,交代前者形成蚀变花岗岩、符山石矽卡岩、肉红色致密块状石榴子石矽卡岩,交代后者形成暗绿色~棕色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蚀变白云石大理岩。此类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体产于其中或其上盘。
外接触带矽卡岩:主要产于白云质大理岩中,构成透辉石矽卡岩,呈细脉带状、似层状、囊状形式产出。该类矽卡岩的产出空间位置与花岗岩的产出空间位置有关,二者距离一般小于500m。
(2)大理岩化与重结晶作用:由于受岩浆侵入作用,碳酸盐岩发生退色化并重结晶,形成白色或条带状的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一般是靠近矿体处,大理岩化较强烈,岩石呈白色,方解石结晶粗大,是较好的找矿标志。
(3)角岩化:它常围绕花岗岩体形成一晕圈层,分布范围一般可达花岗岩体之外约600m。主要沿燧石层强度较高,形成硅灰石化燧石层;也有一些产于壶天群白云石大理岩层中,形成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
(4)其它蚀变,如阳起石化、金云母化、碳酸盐化、石英化、萤石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等,均属于主成矿期的蚀变,与本区的成矿作用不甚明显。
4 矿床成因分析
由上可以得出,矿床为矽卡岩型、围岩接触带热液充填型多种矿床。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东英德水岩头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型、围岩接触带热液充填型多种矿床,在空间上具有稳定的延伸,因此,在该区域内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