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家的脱贫路
2020-12-08何顺学
◆何顺学
在藏族群众中,叫卓玛的女子很多。藏族女子取名卓玛就像白族女子取名金花一样普遍。我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以后,与宁蒗县的藏族群众有了更多的接触,藏语中卓玛是“度母”的意思,度母是美丽的女神,相当于就是仙女。在藏传佛教中,度母是解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女神,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据说在藏族地区有二十一位度母。藏传佛教中“度母”的地位跟汉传佛教中那位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观音菩萨一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蒗县的小凉山地区可以用一穷二白这个词来概括,当时的宁蒗县委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也为了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经济战略,制定了以资源换经济的发展方针,导致了对小凉山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由于小凉山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冷凉,许多原始森林经过剃头一样的采伐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即便是封山育林,重新长出次生林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地方原来就缺水,后来又把地面上生长了上百年的参天大树全部砍走,土地失去了涵养水土的植物,即便是重新撒下树种,地面却再也长不出树苗了,于是许多林地便裸露出黑色的地面,再被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这些肥沃的地表土就被流水带到金沙江里,林地便越来越贫瘠。
之前为了运输木材修建的林区便道由于再没有木材可拉,长时间没有车辆通行,自然也就没有人来维护,路况变得越来越差,到我们重新来到这些林区时,发现大一些的车子已经无法通行。
跟我结成挂钩联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就有一户叫卓玛的藏族牧民,卓玛家住在一个叫牦牛厂的村子,牦牛厂村居住着二十来户藏族人家,都是跟卓玛家一样以放牧牦牛为生。卓玛和丈夫丹巴两个人一年四季在山上放牧牦牛、绵羊和藏猪,儿子格桑品初在翠玉中学上初中。
2016年精准扶贫开始时,第一步就是精准识别,我和乡、村干部到小凉山遍访,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卓玛家的经堂时,看见里面供奉的是白度母的神像,在白度母神像的旁边,挂的是国家领导人的像。丹巴看上去要比卓玛苍老一些,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一开口就是带着明显藏语痕迹的汉话。
卓玛家的房子是修建了很长时间的那种木楞房,屋顶盖着的木板因为年代久远,很多都腐朽了,紧挨着卓玛家的是她妈妈家的房子,同样的木楞房,同样的古老而陈旧。
通往牦牛厂的那条早年运木料时挖的坑坑洼洼的林区路,现在只有偶尔开过的牧民们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引擎声打破了乡村的平静。
通过精准识别,卓玛家是最早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家,她家的主要问题是房舍年久失修,放牧的地方和生活的地方都面临着饮水困难的问题,生产生活的地方交通不便也是导致他们致贫的原因之一。
在跟卓玛的丈夫丹巴的交谈中,我问了他的打算,也向他建议是不是像其它贫困户一样到城去买房,异地搬迁。丹巴说他跟卓玛结婚以来一直在山上养殖牦牛,平日里也就靠加工牦牛奶做酥油,奶渣这些副产品为生,其它的生产生活技能也没有,搬迁到城里以后,离开牦牛和山场,他们不知道该靠什么生活。他说他还是想跟妻子一道再在山上养几年牦牛,困难只是暂时的,有党和政府和你们这些扶贫干部的帮助,再凭着他们夫妻俩的双手,按期脱贫应该没有问题。
2016年一结束,我回到了单位,接替我驻村扶贫工作的,是我们单位的组联部主任吉克木呷同志,一位年轻睿智的彝族小伙子,早年是被宁蒗县政府作为精通彝文的特殊人材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引进的,曾经做过宁蒗县电视台台长,宁蒗县文广局副局长。
吉克木呷同志到岗以后,很快就融入到了艰苦而繁忙的扶贫攻坚工作中,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家也很少回。吉克木呷从2017年驻村至今,一直坚守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一干就是三年多。
组织上对吉克木呷这三年多的扶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将翠玉乡党委副书记,翠玉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重任压在了他的肩上。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吉克木呷被评为脱贫攻坚的先进个人,在中央电视台《把青春献给祖国》栏目里,央视一套,二套和十三套在黄金时间段对他进行报道。
我虽然离开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岗位,但是当年确定的挂钩联系关系却一直都没有变,每年的定期走访是必须做的。
当我和单位同事一道来到牦牛厂村时,吉克木呷在这里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确定了哪些贫困户是需要易地搬迁到县城的,哪些是需要就地安置的。根据卓玛家的实际情况和丹巴他们的意愿,他们家决定就地安置。
就地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政策可以得到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 万元,小额扶贫贷款3 万元,一共4 万元发展他们的养殖业。他们的儿子格桑品初在翠玉中学念书享受到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每年得到了3100元的补助,为卓玛家解决读书的后顾之忧。脱贫方向确定了,扶贫资金也到位了,牦牛,绵羊这些牲口很快就购买了回来,跟家里原有的牲口一起被赶到了山上,丹巴平时就跟着自家那些牲口吃住都在山上,隔一段时间回家一次,拿些生活用品,又去看他的牲口,卓玛就在家里照顾老人,做酥油,奶渣,生活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正当卓玛一家卯足了劲头准备大干一场,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的时候,2019年春节,一场猝不及防的火灾袭击了她家和她母亲家,由于两家的木楞房是连在一起的,火一烧起来根本来不及救便将房子变成了灰烬。
看到被大火焚烧后变成废墟的旧房子,卓玛一家和他母亲家的人除了长流的眼泪外又有什么办法呢。乡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干部很快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卓玛一家遭遇火灾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出了翠玉乡,报告到了县市相关部门,跟卓玛家挂联的市文联迅速响应,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为他们两家人捐款,宁蒗县扶贫办也把他家的事做为一个重点高度重视,为他们拨去了应急资金。
当我把单位和个人募集到的钱递到丹巴手里时,这个铁塔一样的汉子眼圈湿润了。
他说:“请党委政府和单位领导放心,大火虽然烧了我的木楞房,好在我的牲口和人都没有事,我岳母一家也及时逃出了屋。人没有事就是最大的优势,牲口全部都在山上。你们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帮助我,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下一步我将用好你们帮助我的每一分钱,我要在火灾的废墟上重新修建钢筋混泥土的房子,我要修不怕火烧的水泥房子。”
吉克木呷告诉我们说,牦牛厂村将利用泸沽湖机场后花园这个地理优势,将这里建设成一个藏族旅游民俗村,发展乡村旅游。为了搞好这个旅游项目,村里将与市县相关部门合作,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卓玛家即便不遭遇这次火灾,也将在2019年3月份将原有这些木楞房拆除新建抗震安居房。
两个月后我们再次来到卓玛家时,看到他家的基础工程已经完成,丹巴正在跟工人们一起往布置了钢筋的基坑里浇灌混凝土。
卓玛不怎么会用智能手机,大多数时间都是我跟丹巴联系。由于是我的挂联户,每个月我都会打电话给丹巴,从丹巴那里传过来的都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的牦牛发展到50 多头了,羊也有80 多只了,房子一层开始砌砖了,一楼开始浇楼顶了,粉刷墙面了,打地皮了,贴地板砖了……
今年(2020年),我们走进卓玛家院子时,看到他家宽敞的院子西面一栋一层楼的藏式风格的小别墅已经成型,屋里是四套标准间,每一间屋的卫生间都与屋外的政府扶持的三格式化粪池相连。院子东面,丹巴告诉我说还要建一栋木结构的藏式民居,供他们一家人居住,他说有了上次火灾的教训,这次新建的藏式民居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防火的问题。
我问他防火的问题怎么解决,他说在市委帮扶部门和县乡政府的帮助下,村里修建了统一的消防池,以后每家每户的饮用水和消防用水都从消防池里来。
他高兴地告诉我们说,由于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再加上这几年来各级干部和自己同心协力的辛勤劳动,现在他家有牦牛50多头,羊80 多只,藏猪10 多头,等房子建好后,他们家将利用这些牲口和新修的房子搞乡村旅游,让游客来他们家尝尝正宗的牦牛肉。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卓玛一家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市县乡村各级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完全能够达到脱贫出列的标准。
站在卓玛家宽敞的院子外面,丹巴这个不善言辞的藏族汉子也着实激动了一回,他说:我们藏族人崇拜的度母让我们的先民在苦难的时代凭借着信仰走了过来,可是我们在遭受无法预知的天灾人祸的时候,真正能够给我们实际帮助的,还是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没有党和政府,我们一家人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现在我儿子能够在学校安心读书,我们一家人的新房子也即将修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民俗旅游搞起来,凭借着在泸沽湖机场后花园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们的日子肯定不会比你们这些城里人差。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吉克木呷兄弟,感谢天神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