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栗坡南温河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2020-12-08朱勋帅李华明洪明春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4期
关键词:矽卡岩秧田矿化

朱勋帅,李华明,洪明春

(云南源浩矿业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1 区域成矿背景

1.1 区域地质特征

南温河研究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和三江褶皱系之交汇部位。地处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文山~马关隆起南端的老君山复式背斜,越北古陆北缘。

南温河一带的沉积岩层断续出露在老君山穹状隆起的四周。由老到新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寒武系、石炭系和三叠系,第四系有零星分布[1]。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和南温河构造核杂岩构造的影响,各时代地层发生了不同级别的变形变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依据构造解析的工作方法,针对各时代地层遭受变质、变形级别的不同,划分为构造岩层、构造地层和岩石地层。南温河研究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南温河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文山~麻栗坡断裂带之南西,由于后期构造破坏呈不规则的穹状隆起,向南延入越南境内。南温河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活动以侵入为主,火山作用比较微弱,岩石类型也以酸性岩为主。

1.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区域位于个旧-富宁东西向重力低异常区西侧,研究区附近布格重力异常呈U形分布,说明基底地层向南突出、总体向北西倾斜。剩余重力异常闭合并与重力低异常重合,2mGal等值线呈近东西向展布,16mGal等值线呈北东向展布,说明研究区老君山岩体深部受北东向构造控制,浅部受东西向构造控制。

1.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麻栗坡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试数据,可分为四类元素组合,即:Cu-Pb-Zn-Ag中低温亲硫元素组合,W-Sn-Bi-Mo高温元素组合,Sb-Hg-Au-As亲硫元素组合,Mn-Ti-Co-Ni铁族元素组合。①Cu-Pb-Zn-Ag元素组合异常:分布于东北部八布地区,与该地区火山岩有关的异常群。异常面积较大,约25Km2,与火山岩分布大致吻合,其中以铜厂附近最为显著,浓集中心明显,呈S型展布,分带性好,有3级浓度分带。②W-Sn-Bi-Mo元素组合异常:主要分布在“南温河变质核杂岩”核部残留的变质岩层及燕山期花岗岩体及接触带中,异常显著,有多处浓集中心,分带性好。③Sb-Hg-Au-As元素组合异常:Sb-Hg-Au-As是一套低温亲硫元素组合,主要分布在片麻岩的外围及文麻断裂带中,异常显著,有多处浓集中心,分带性好,浓集中心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④Mn-Ti-Co-Ni元素组合异常:Mn-Ti-Co-Ni是一套铁族元素组合,它的富集特征主要反映基性、超基性岩、玄武岩以及与之有关的地质、矿产的分布规律。

2 研究区成矿特征

(1)研究区地质特征。南温河钨研究区地处南温河变质核杂岩核部,出露下元古界猛硐群中深变质岩、南捞片麻岩以及加里东期、燕山期花岗岩。受多期构造作用的叠加改造,除燕山期花岗岩外,岩石普遍发生了强烈的变质和变形。研究区内地层出露较单一,主要为下元古界猛硐岩群南秧田岩组,第四系有零星分布[2]。研究区位于南温河构造核杂岩构造的核部,其构造是以南温河滑覆构造。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以酸性侵入岩为主,研究区石英脉以次生石英脉为主,呈星散状产出,北东向展布。脉长数米至数十米,宽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具微-细粒结构,由他形粒状石英组成,块状构造。研究区酸性侵入岩:广泛出露,区内花岗质侵入岩具有多期次特征,主要有早元古代的南捞片麻岩、加里东期的南温河序列和燕山期的都龙超单元。

(2)研究区矿化蚀变带特征。根据矿化蚀变带在南秧田岩组二段产出的空间位置、矿化及蚀变特征,由上往下划分为Ⅰ、Ⅱ、Ⅲ三层矿化蚀变带。其中Ⅰ矿化蚀变带规模大、较连续、稳定,是研究区内主要的赋矿蚀变带,它们涵盖了大渔塘矿段、岩脚矿段、南秧田矿段及茅坪等四个矿段。其矿段的划分是:以沟秧河断裂及原317队勘查范围西界为界,界线以西为大渔塘矿段,以东从北往南依次为岩脚矿段、南秧田矿段及茅坪矿段。其特征如下:Ⅰ矿化蚀变带:位于南秧田岩组二段顶部,即二段与三段接合部位。

东部分布于岩脚56线,经南秧田至茅坪63线,控制长5230m,厚0.48m~58.0m,平均6.41m,于14线及7线附近被花岗斑岩脉切错;西部大渔塘分布于0~43线,控制长1770m,厚1m~32.39m,平均8.53m。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蚀变带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同步变化,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均较缓,一般2°~8°。蚀变带岩石主要具矽卡岩化,次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电气石化等。由矽卡岩类片岩类、变粒岩类及少量石英岩类等组成,以矽卡岩类为主,局部有电气石石英脉顺层分布。

3 研究区蚀变带特征及含矿性

研究区现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大部分分布于大渔塘矿段,矿段位于沟秧河断裂及南秧田、岩脚矿段以西,研究区中西部。北、西、南均以新划定研究区边界为界,面积12.38Km2,包括马家地钨矿2、大渔塘钨矿及箐口~河头寨铅锌钨多金属地质详查等采探矿权范围。目前工程控制范围:北起32线,南到43线,控制长约3050m,宽200m~1310m,控制最大斜深649m。圈定矿化蚀变带4层,其中延伸较稳定、连续性较好、规模较大者为Ⅰ层,其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0~8°,最大15°。三条蚀变带内共圈定矿体15个,具有一定规模者11个。

Ⅰ矿化蚀变带:分布于0~43线,位于南秧田岩组二段之顶部,其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3°~8°,最大13°,平均5°。控制断续长1770m,厚1m~32.39m,平均厚8.53m。主要由矽卡岩,次为片岩类及变粒岩类组成。容矿岩石以矽卡岩为主,次为变粒岩类及片岩类。共圈定5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具膨缩、尖灭再现之特点。矿体长单工程480m,厚0.74m~15.67m,平均厚2.15m,WO3单样品位最高1.39%,平均0.29%。

4 研究区找矿方向

元古代在本区沉积了一套厚度较大的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物源区提供的沉积物含有较高的钨元素,形成了本区的初始矿源层。加里东地槽发生廻返,在多旋廻构造运动的背景下,产生了持续的区域变质作用,使原沉积的碳酸盐岩、泥砂质碎屑岩形成一套绿片岩相~低角闪石相的变质岩系,在变质热水的作用下,钨元素得到了调整富集,在有利部位形成层状矿化矽卡岩白钨矿床。在晚元古界、志留系前及燕山期有花岗岩的侵入,由于岩浆热液作用,早期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钨矿床得到了进一步改造,在后期改造作用强烈和矿质迭加地段,矿化进一步富集。矿床内常见矿物有白钨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以及石英、透辉石、透闪石、绿帘石、黝帘石、电气石等;矿石结构以微-细粒他形-半自形晶结构、包含结构、连生结构、交代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星散浸染状构造、斑点及斑块状构造、脉状构造、条纹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为主。综上所述,南温河地区找矿方向应以寻找层控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为方向。

猜你喜欢

矽卡岩秧田矿化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感怀
试论岩体侵位机制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制约
对涞源县南赵庄铅锌矿床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东天山雅满苏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和矿床成因类型剖析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