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地区金属矿山开采地质灾害方面的问题
——以贵州地区某矿山为例

2020-12-08王开庆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属矿床特征分析褶皱

王开庆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贵州 贵阳 550018)

由于贵州地区金属矿床广布,且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据调查数据表明,截止2018年底贵州地区金属矿床共发现小型矿床478个、中型矿床96个以及大型矿床42个。本文根据对贵州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了基底及地质表层的特征化分析,指明贵州地区的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标志[1]。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贵州地区地质灾害特征,为贵州地区地质灾害日后的防治工作指明方向。依照对应的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结合对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特征的分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多手段化的勘查技术进行贵州地区的矿山地质灾害分析。减少矿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几率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能够直接影响矿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几率的因素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三个方面。无论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发生,进而导致一系列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对贵州地区环境及社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2]。因此,在进行贵州地区矿山工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勘查工作,尽可能的掌握更加全面的贵州地区地质数据。再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矿山开采工程方案,打造更加可持续的矿山工程,从而避免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发生。

1 贵州地区金属矿床开采

贵州地区金属矿床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贵州地区金属矿床开采设计由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本文以贵州地区某大型矿山为例,原计划的矿山开采规模为15000吨/年,后更改为30000吨/年。原计划的矿山开采范围为1.724平方公里,但在2009年,经县人民政府提出将该矿区资源范围划归政府,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划出矿产资源范围共计0.3823平方公里。研究地区金属矿床开采范围即由原来的1.724平方公里缩减为1.3417平方公里,矿产开采深度1700m~1539m,现主要开采矿种为钼矿石,所有开拓采准工程已经基本完毕,受其它因素影响没有进行采矿。工程开采区域金属矿床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有底柱分段空场法,经过多年开采,开采技术、从而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由于矿床采用地下开采,对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造成破坏,可能引发矿井围岩片帮、冒顶,可能引发地面开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可能引发浅表层滑坡、崩塌。采矿弃渣堆放和处置不当,可能产生弃渣滑坡等灾害。矿床开采疏排地下水可能继续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考虑到本次研究区域实际采选规模已达30000吨/年,采矿回收率达85%以上,选矿回收率85%以上,损失率12%,贫化率5%。矿山每年生产30000吨,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采选成本基本在230元/吨,最终产品为35%以上精矿。

2 贵州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贵州地质地理条件特殊,地质环境脆弱,按照国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分,全省均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点,根据资料统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气降水自然因数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作用。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采矿、地下水开采等。考虑到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在本文进行的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分析中,首先分析地质灾害控矿构造。再通过分析地质灾害褶皱形态,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划分。

2.1 地质灾害控矿构造

贵州地区的控矿构造主要内容指的是,对矿产资源的矿体形态以及规模进行综合性的有效控制。结合贵州地区在勘查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因素,发现在翼体岩脉的勘查时出现褶皱形态发生异常的变化。除此之外,岩体或地面表层发生形变导致对金属矿的控制作用相对明显,工程区域北部矿带由整体的背面向斜和对面向斜构成,背面向斜中部轴体主要起源于花岗岩大理石中,岩体走向约45°。在针对贵州地区具体实施找矿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矿区进行有目的的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本文采用地质勘查的方式,进行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根据矿产资源相应的断裂走向、断裂倾向以及受控主体,进而确定贵州地区的控矿构造。

2.2 地质灾害褶皱形态

由于地质灾害褶皱形态的变异对矿产资源的产出存在着积极、正面的作用,必须全面了解贵州地区的褶皱形态[3]。在贵州地区褶皱形态分析中必须遵循周围环境形态对矿产资源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无论是从贵州地区地面表层、相关褶皱变形岩石状态还是矿产资源产量变化的趋势,对贵州地区的褶皱控矿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如下。贵州地区由于其位于南北两侧的成矿区域形态各有不同,褶皱矿区是由东部偏北至南向西方向,产生褶皱形态的部分区域已经被火山岩层或地质板块发生异动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断裂。贵州地区具地质灾害褶皱形态,矿层层纹状褶皱结构如下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针对贵州地区的矿岩构造形态,对金属矿成矿或矿区发展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贵州地区地质灾害特征是一种特殊形态。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地质体张裂而形成的,在贵州地区附近区域广泛遍布。根据对贵州地区地质灾害褶皱形态的分析,明确互不干扰的不同独立矿区,在形成断裂带的矿区同时与横向或纵向裂缝互相重叠。考虑到贵州地区地势复杂的特点,矿群之间大多数呈相互平行或相交的关系,对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特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区内地层主要是以层状和块状较硬~坚硬岩组为主,岩石力学强度较高,岩体较完整,边坡总体较稳定,只要严格按照矿床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一般不会引起大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产生局部浅层滑动、小型崩塌、地面塌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防治重点在于合理的选择开采方案、严格规范开采。因此,必须使用多种勘察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通过分析地质灾害褶皱形态,对地质灾害特征进行把控。为贵州地区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

2.3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

在分析贵州地区地质灾害控矿构造以及地质灾害褶皱形态的基础上,划分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当确定贵州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危险性评估因子后,要通过对危险性评估因子的具体分析,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进行明确的划分。将本文上述总结的潜在的危险性评估因子进行综合的考虑,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将贵州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进行划分。表1为贵州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划分标准表。

通过表1可知,本文在确保贵州地区能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加强贵州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安全性的问题,必须在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工作。随着矿山的开采,尾、废渣排量的增加,若堆放和工程处置措施不当,会给矿山开采造成威胁和危害;因此,对采矿弃渣应选择合适的场地堆放,并采取拦挡、防护和防排水措施,避免引发弃渣滑坡、泥石流灾害。矿山开采后,必须注意地表水(冲沟季节性流水)通过地面塌陷区对矿坑的灌入影响,采取可靠的防治措施,避免造成危害。因此,对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进行贵州地区金属矿床开采及地质灾害特征分析,获得更加科学化的分析结果,更有利于提高贵州地区地质灾害防护措施的可操作性,从而有效的保障贵州地区矿产资源的安全开发。为解决我国矿产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对贵州地区进行大量的矿产资源开采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对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为贵州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良好理论依据。在本文对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分析中,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没有深入的研究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演化过程。基于贵州地区矿山地质灾害演化过程这一点,也可以作为贵州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未来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金属矿床特征分析褶皱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湖南仁里铌钽稀有多金属矿床经济价值及其找矿启示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2012 年南海夏季风特征分析
一点褶皱
沙特阿拉伯AL Masane VMS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及认识
基于PowerPC的脉内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实现
复杂褶皱构造分析与找煤
梦幻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