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食用菌的虫害及其防治研究
2020-12-08张志军
张志军
(河南省确山县任店镇政府,河南 确山 463200)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使各领域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各领域的食用菌需求,需要加大对其的种植速度。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虫害的防治,根据食用菌的成长时期,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既使加强对食用菌的保护,又避免对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的影响,为食用菌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社会的稳定发展。
1 食用菌中的螨虫与防治
食用菌中的螨类是属于病虫害其中的一种,发病率比较高,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也给养殖户造成困扰,也有人管其叫做菌虱,所具有的危害性极大,所包含的种类比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蒲螨、粉螨。从病虫害角度分析,蒲螨与粉螨的体积都比较小,以椭圆形、长圆形为主,颜色是咖啡色,行动比较缓慢,喜欢群居,对食用菌的菌丝有强大的伤害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菌丝全部吃光。
那么对螨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从根源上解决螨类病虫害,种植户需要对此病病虫害的特征与习性全面掌握,找到产生此病虫害的具体原因。在日常管理中,对主要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洁,注重日常的消毒,根据不同的场所需采用不同消毒液,消毒液的配比要合理,不能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1]。例如:如果是在食用菌的培养期间,引发菌虱病虫害,那么就需要采用50%的敌敌畏药剂,用面签蘸取对其的消毒。另一方面,是熏蒸杀灭,主要考虑的食用菌不同生长时期,在菌种时期,建议选用50% 的敌敌畏,如果是在出菇期,就需要采用250%菊乐药剂与虫螨卵酯800倍液的药剂混合,对其喷洒治疗。
2 食用菌中的菇蝇与防治
食用菌中的病虫害种类比较多,其中就包括菇蝇,菇蝇的幼虫是白色的,呈现的外部状态为头尖尾钝,喜欢在培养料内生活。而成年的菇蝇外形与蚊子比较像,以黑色、淡褐色为主,而菇蝇的危害性属于间接性,并且繁殖率比较高,喜欢发臭、腐烂食物,会随着培养料进入到菇房中,侵蚀食用菌的实体,使食用菌的营养不足,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治疗,就会使菇蝇把食用菌全部食用掉。
对菇蝇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确保菇棚内、外环境的,要在日常养殖中定期处理卫生,尤其是对菇棚内垃圾的处理,不可随意堆放,需要及时对其的处理。并且,在养殖过程中,还会有老菌块、烂菇、废弃培养料等,都需要日常的清洁,选择杀虫剂对菇棚内、外进行喷洒,一方面,是把病虫直接抵制在菇棚外,能够降低菇棚内病虫发病率[2]。另一方面,是对菇棚内病虫的消毒,为食用菌的生长营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棚的日常通风,在菇棚内设置温度计,根据菇棚内的温度观察,要确保菇棚内的温度处于恒温状态下,可促进食用菌的生长。
3 食用菌中的蛞蝓与防治
蛞蝓俗称鼻涕虫,属于软体动物,自身没用外壳,全身都裸露在外,最大的弱点就是怕光、怕热,白天不会出来活动,只有夜间才会发现蛞蝓虫害。在白天为了避免阳光,会喜欢在阴凉处躲避,选择在夜晚取食[3]。而根据食用菌的生长时期,蛞蝓一般在三月--五月的繁殖量最大,对食用菌的菇原基与子实体有严重的伤害。
针对蛞蝓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选择米糠、豆饼等,与2%的砷酸钙、砷酸铝混合,制作成诱饵,放在庇荫处,一旦蛞蝓对其食用就会死亡。在日常卫生方面,可选择高锰酸钾进行喷洒杀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夜间9-10点钟的时间人工捕捉,这段时期是蛞蝓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能够对蛞蝓进行大面积的捕杀。
4 食用菌中的线虫与防治
食用菌中的线虫,与其病虫的特征与影响性不同,其属于无形小虫,体积非常小,单纯肉眼的识别具有一定的难度,其自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通常情况下,可以在短短2-3就会发育成虫。对食用菌的菌丝、子实体都有危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的治疗,最终就会使食用菌死亡。
对线虫的防治,主要是在蒸料时的操作,要选择蒸汽进行培养料,可以把线虫全部杀死。当培养料进入菇房前要熏蒸,可选择高锰酸钾5g熏蒸对其进行48h的处理。最后再用硫化锌药剂对其的喷射杀菌,从而确保食用菌的养殖环境。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新时期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还需养殖能够对虫害加强防治,由于食用菌中的虫害种类不同,需要采取适合的防治措施,掌握虫害习性与特点,确保能够在根源上对其有效防治,创新多样化的防治策略,为食用菌的养殖提供良好环境,从而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