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020-12-08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矿产矿产资源勘查

高 凯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 洛阳 471000)

1 地质矿产勘查的概述

1.1 地质矿产勘查定义

地质矿产勘查通常是依靠地球科学知识,运用地质填图、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采用槽探、钻探、坑探等取样工程,结合采用测试、试验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等实现,发现矿产资源,查明其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评价其工业利用价值的活动。在新时期进行地质矿产勘查时,除了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勘查技术外,还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勘查活动的全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污染和破坏。和谐共赢,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统筹兼顾勘查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勘查活动所在地社会效益。

1.2 地质矿产勘查的特点

地质矿产勘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涉及范围广。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时,由于受到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矿产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大部分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时涉及范围广,勘查开发难度大。第二,条件艰苦。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时,大多数矿产存在于山体内部,这一现实情况让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工作人员需要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或者荒野,而在这些区域内进行地质矿产勘查时,工作人员会面临缺水缺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大大加深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难度,也会影响到勘查质量和勘查效果。第三,周期较长。通常情况下,地质矿产勘查范围较广,而且很多矿产分布于偏僻位置,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时,需要的时间会增加,从地质矿产勘查的前期准备阶段,直至实地勘查过程需要准备的东西较多,涉及方面也非常繁琐,这一情况会让地质矿产勘查时间延长。第四,不可控因素较多。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需要进入到偏远地区,而且在偏远地区工作时会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说基础设施不完善,路况不良和天气变化等都会造成地质矿产勘查效率下降,也会无形中增加地质矿产勘查中成本的投入。

2 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勘查人员意识问题

在地质矿产勘查中,一些勘查工作人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在勘查过程中并未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造成了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矿产勘查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较低主要体现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充足,在工作过程中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执行不到位,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出现了地质矿产勘查中的生态环境随意破坏现象。如果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矿产勘查的协调发展,将会造成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实现,也会影响到地质矿产勘查的效果。另外,在地质矿产勘查中,一些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足,具备的工作经验不能满足绿色勘查的要求,或者相关勘查技术和设备均存在落后现象,不能有效促进良好的环境保护措施执行,引起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矿产勘查效率。

2.2 政策监管问题

通过对当前的矿产勘查分析来看,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中的监管政策存在漏洞,无法实现矿产勘查中各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出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甚至监管措施不能够形成良好的监管机制,出现了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漏洞。在矿产勘查监管政策制定中,需要具备充足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政策的落实要求,而且需要实现监管人员和监管机制问题的充分分析,保障监管得到落实,坚决杜绝在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违法勘查的现象。

2.3 作业程序规范问题

矿产勘查涉及到的范围较广,而且工作内容复杂,通过科学的作业程序设定能够保障矿产勘查质量和效率提升。但是,在实际的矿产资源勘查中,很多作业程序均存在质量不合格和效率低下的现象,而且还有大量的违规操作行为。地质矿产勘查中,如果不能实现勘查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将会让矿产勘查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规划和工作行为的监管,造成勘查流程的不规范,很多操作流程均存在失误,引起矿产勘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无疑是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应用效率提升的阻碍。另外,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保护措施,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不能被及时修复,这一情况会增加环境破坏范围,不利于我国矿产资源应用效果。

2.4 技术应用问题

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地质矿产勘查结果和勘查质量,因此需要加大对技术应用的关注,针对当前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及时发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矿产勘查进度缓慢和勘查误差较大的现象开展分析与研究,降低技术问题引起的矿产勘查影响。另外,在当前的矿产勘查技术应用中,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视,造成了大量的土壤水资源和环境污染,不利于矿山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造成不良影响。有悖于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

3 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规划勘查路线,强化环保工作

在矿产勘查时,由于一些矿产勘查设备的体积非常大,在进行设备应用时,通过铺路会造成地表破坏,也会增加施工之后的坍塌率。因此,需要在设备应用时依托原有的道路强化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周围植被的破坏。如果必须要在矿产勘查过程中修建道路,则需要在施工之后做好合理的修复措施,同时对可能引起环境破坏的物品进行整理,并带离矿产勘查区域,加大对矿产勘查中的水资源保护,设备和生活物品需经过合理处理,杜绝水资源受到重金属污染。

3.2 提高勘查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矿产勘查工作项目越来越多,主要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上涨。为了实现矿产勘查效率提升,需要以当前的地质工作为基础,加大对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尽量选取无污染的勘查方法和设备,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合理的勘查技术应用,既提升矿产勘查效率,又保障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另外,可以在地质矿产勘查中加大对各类资料的收集,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进行矿产勘查时,通过勘查工作能够丰富当地的地质资料,同时这些资料在上传到系统之后,能够作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依据。除此之外,在地质矿产勘查中需建立完善的矿产勘查系统,针对矿产勘查中出现的污染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提出明确的土壤修复技术和地下水保护技术,最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实现矿产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3.3 强化地质矿产勘查相关企业培训

在矿产勘查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大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合理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矿产勘查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矿产勘查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实现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和管理计划。另外,地勘单位需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结合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按照国家提出的相应要求,做好矿产勘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落实,对原有的工作计划进行优化与调整,严格履行制定的方针政策,保障矿产勘查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在矿产勘查时,要求地勘单位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在环保的基础之上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将工作中各项支出进行明确,并且落实专项环境保护资金保障环境保护得到落实。

3.4 明确惩处措施,实施联合执法

在进行矿产勘查活动时,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矿产勘查中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并且确立有效的惩处措施,保障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利用完善的监管措施实施,对矿山企业的威慑作用,保证矿山开采效率提升,满足当前的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在奖惩措施的建立时,可以结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明确对企业法人的处理要求,每一项刑事处理、民事赔偿都需要落实到各个细节,在执法过程中可以联合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和工商部门进行监督,保障监督与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应用,并且需明确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的关系,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利用合理的勘查技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效率提升,并且建立完善的勘查机制,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针对当前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加大学习力度,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发展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矿产矿产资源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勘查》撰稿注意事项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FOR THE PEACE OF MAN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