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困境与创新
2020-12-08王康
王 康
(中共兰考县委党校 河南兰考 475300)
党的先进性是党执政能力提升的前提与保障,虽然不同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但无论何时当都要适中保持创新性,必须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为执政地位的巩固提供保障,次啊能更好的完成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基层党建在提升党执政能力建设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基础,也是保障,只基层党建工作各项问题的科学解决,是促使党建工作创新的不竭动力,也是党执政能力提升的基础。
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习近平新时代创新工作的基础便是基层党建工作,其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也是执政之要。因为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贴近群众、最能够与群众直接发生关系的“前线人员”,缺少“前线人员”的“冲锋陷阵”,不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难以实现,党的执政地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为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的群众工作做得好,中国共产党便能得到人民的一致拥戴,反之,便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一致反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尽在于此。[1]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以及发展要求均有了大幅的转变,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以及发展矛盾对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党建工作稳健与否已经成为决定我国是否能够赢取这场无硝烟战斗的关键,因此新时代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尤为必要。
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困境与原因
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困境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各方面都面临着深刻、剧烈的变化,这也对于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困境主要体现为:
创新意识方面:基层的党组织缺乏创新方面的意识,难以认识到我国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部分基层的党组织落实各项工作期间,并未切实认识到落实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期间,在工作对象、方式及重点层面脱离新时代,整体规划缺乏创新性,受传统思想束缚,仍然保留着带有强制、命令性质的管理思想,阻碍着党建工作的深入落实及发展。
形式化问题方面:在基层党建的实践工作中,形式化问题较为突出,忽视创新工作的实施结果。例如,农村地区党组织建设期间,上级针对基层的党建工作考察局限于数据报表,忽视党员干部实际工作情况,存在着形式化的工作作风问题,直接影响基层管理工作,难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干群关系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
制度建设方面:基层的党组织,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在管理流程方面不够细致,宣传教育及各项管理工作均缺少一定实践经验。缺少“两会一课”的制度建设标准体系,缺少基层的党建工作整体规划。支部大会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党员综合素质考核标准体系不完善。
原因分析
新时代下,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形态不断更新变化,社会思潮和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基层党建工作面对的困境与挑战 ,只有科学、冷静、客观地作出分析,才能应对和把握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实现党的工作创新和发展。其一,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主要矛盾也出现了极大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其二,随着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基层党组织必然会面临着多方面的变化,如工作环境、功过条件、担负任务等等。传统的工作形式已经很难有效解决当前问题,需要在新时代中不断探索研究。其三,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且具有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等特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难度。
创新在基层党建工作的意义
明确发展方向。创新及优化基层党建实践工作可充分激发基层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将党员的思想全部统一到创新发展的整体目标中,这些均可为壮大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力提供保障[1]。对此,要务必坚持与时俱进这一原则,注重基层党建在工作方式上的创新,持续优化基层党建的整体工作水平。
有助于实现整体改革发展。在当前变幻莫测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改革作用被日益凸显出来。对此,实现基层党建实践工作的创新,是基层社会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实践工作,能够确保党组织在整体发展战略层面上更具长远性。
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坚持思想观念创新、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性。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是要以当前客观环境为基础的,各项工作的创新也必须是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是立足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对基层当前工作的要求,并不断创新、不断推进、不断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的同时,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思想培养的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做到行动与思想相统一,积极主动探索新时期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工作任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与新时期当前工作新要求相一致。
坚持工作模式创新,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灵活性。新时代的到来,给基层党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任务与要求。而新任务的落实与完善必须要有新的方法作为指导与辅助。这也就要求党组织必须要充分了解当前工作环境,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特征的工作方法,打破困境,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开辟新路径。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是党建设必然要面临的新环境,同时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合理的对智能信息技术进行营养,对党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积极拓展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平台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加速基层当前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均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实现网络建党、智慧建党,构建“立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重要途径。当然,智能化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党建活动形式的丰富、党建活动内容的增加提供了极大便利,党员交流讨论会、党务知识竞赛等等形式的增加,可为基层党建工作灵活性的提升提供有利助力。
党员教育要走心。党建是一项灵魂工程,其关键在于要用心、要走心、要能打动人心。然而,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党员首先是一个普通,然后才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这一事实。在党建工作开展、党建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尽可能的顾及到党员的实际需求,以用心、诚心来打动党员,而不是一味强硬要求。在实际党建工作中,不能仅仅只关注党建工作的事情本身,而忽略了参与到事情中的“人”,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党建工作像是隔了一扇玻璃门,很难找到要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关注做事的人,对于困难党员、贫困党员多关怀,多关注党员的内心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激发党员的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党员工作工作的热情与动力,才能真正以人民为立场来思考问题、参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和人民群众心贴心、心连心,真正急群众之所急,诚信为群众解决困难,提升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