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圆桌派》观点的多元表达与影响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圆桌谈话听众

武 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秋季新闻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北京 100872

《圆桌派》指的是一档全新风格的聊天真人秀节目,是由著名媒体人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打造的聊天真人秀节目。当前,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以视频网络平台为播出媒介的优秀且有广泛影响力的谈话类节目不一而足。在这些谈话类节目中,《圆桌派》以其精良的制作、优质的内容、真诚而有水准的表达独树一帜且赢得了一众粉丝的喜爱,并在粉丝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谈话氛围的设置:三五好友“围炉夜话”

《圆桌派》的谈话场景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窦文涛打造的王牌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的风格,都是嘉宾与主持人围桌而谈。不同的是,《圆桌派》对环境的打造更精心、更用心:古朴的书架、书本、字画,雅致的花瓶里插上一束精致的梅花。伴随着片头的音乐,主持人窦文涛点燃一支香,为三位嘉宾各倒上一杯茶,聊天话题随之开启。这样的场景,不同于传统的一对一专访,或是在有现场关注围观下的嘉宾访谈。在这样用心而不刻意的氛围中,嘉宾没有感受到来自全场关注的目光,访谈不再是单一的问答。对于嘉宾而言,更像是受邀去朋友家做客,三五好友聚在朋友的书房围炉夜话、品茗清谈。亲切而舒适的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嘉宾卸下心理的防备,增强他们表达的意愿,同时也更强化了访谈交流的功能,在交谈中,嘉宾们的观点相互交织碰撞,化学反应十足。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场景设置像是在旁听“鸿儒谈笑”,虽然不能加入其中,但在屏幕前旁听这些喜爱的名人坦诚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参与感。

二、谈话话题的设置:紧跟社会发展,回应公众关切

在谈话话题的设置上,《圆桌派》在某种程度上秉承了《锵锵三人行》的风格:紧跟社会发展,挑选那些具有时代性、公众比较关注的现象作为谈话话题。但不同于《锵锵三人行》每日一期,每期节目25分钟左右的时长,《圆桌派》采取了按季制作播出的方式,截至目前已经播出了四季,每季24期节目,每期节目的时长也延长到了50多分钟。在这样的播出频率和节目时长下,《圆桌派》不单纯地紧跟时事,也不单纯地抢热度,在节目话题设置上,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带有时代烙印,能够引发大众关注,与观众生活、工作较为相关的话题,以此生发开去,在相对深度表达上和文化性上做文章,给听众和观众带来启发与滋养。这些话题里,有普遍引发热议的“人设崩坏的明星们”、“谁要996?谁被996?”、“北野武离婚探秘日本文化”、“人工智能”、“佛系真的无所谓吗”,有人们普遍面临的选择困境:“要不要跨出‘舒适区’”、“如何面对逆境”、“不想上班怎么办”,有对人成长起点的反思:“家世决定你多少”、“原生家庭说恩怨”,有对我们独特文化的探讨:中国式人际关系,也有时下年轻人特有的现象“斜杠青年”等等。这些话题虽然不一味求热度求关注度,但仍在很大程度上关注我们的时代,关注这个时代里独有的特殊现象,关注在这个时代和当今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他们自身的困惑,可以说兼具时代性、话题性、人文性和哲学性。话题的巧妙选择,能够引发观众对于节目的期待,同时,也正是这种嘉宾与观众共同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把节目内外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三、嘉宾的选择:在自身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优秀人士

参加《圆桌派》嘉宾来自各个领域,有许子东、梁文道、马家辉、周轶君、李玫瑾等“老面孔”,也邀请了马未都、姜文、张立宪、陈晓卿、何冰、俞飞鸿、冯唐、孟广美、陈坤、周迅、蒋方舟、杨好、李小牧等。这些嘉宾,多数都是上过《锵锵三人行》的老相识,但无论新还是老,无论年老还是年轻,这些嘉宾都是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优秀人士。从列出的名单中也可以大致看出,这些嘉宾多是文化领域的优秀人士,这不仅有效保证了谈话的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强化了谈话的文化属性。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嘉宾们都遵守着主题为上的原则,每个人的发言都紧紧围绕话题展开,在自身领域的积累或许会影响他们看待话题的视角,但相对而言,嘉宾们的发言都集中展现了他们对于话题的认真和深入思考。

四、节目定位的设置:对于交流本位的坚守

《圆桌派》延续了窦文涛一贯的轻松诙谐幽默调侃的风格,作为一名主持界资深“名嘴”,窦文涛在节目主持中仍然呈现着一种低姿态,在节目的风格和营造的谈话氛围下,嘉宾在本领域的名气、光环褪去,每个人都是一名普通的表达者,整个节目也呈现出了平和、亲切和真诚的风格。虽然身处网络时代、流量时代,但《圆桌派》并不靠炒作诸如嘉宾表达的冲突等话题、犀利的语句、幽默的段子和金句吸引流量,而是回归内容,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坚守谈话的本位即交流,坚持内容输出的高质量,重在呈现嘉宾的思考成果,呈现观点的碰撞,用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带给听众和观众启发与滋养。

五、谈话过程的设置:表达的平等、亲切与多元

在谈话的过程中,《圆桌派》十分考验主持人的主持功力,既要把握整体的节奏,又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长内,让每一位参与的嘉宾都平等地获得充分表达的机会,相对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成果。不同于常规的访谈节目,《圆桌派》的主持人在把控谈话的同时,也参与到了具体的讨论和交流中,在成为衔接嘉宾发言重要桥梁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自己的表达。主持人与嘉宾的边界进一步模糊。纵观《圆桌派》的谈话过程,观众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节目对于平等交流的珍视,对于每一位嘉宾的尊重。嘉宾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重在交流,重在呈现思辨的成果,而不求说服与压制,不求形成共识。这些观点有的相左,有的互为补充和印证。在倾听嘉宾表达的过程中,观众和听众不断整理着自己的思路,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于话题的思考深度,也在不断拓宽着自身认识的维度,丰富着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虽然没有教育和灌输,谈话节目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听众。

六、传播方式的设置:便捷且易于收听收看

在传播方式上,《圆桌派》充分利用了智能手机和网络平台的便捷,在优酷视频平台上,既可以收看视频,又可以收听转换成音频。由于重在声音传输和观点表达,《圆桌派》的受众不必始终都要手举手机或平板电脑,不必始终盯着屏幕,对于节目的收听可以跟一些其他事情同步进行。比如早晨上班前洗漱的过程中,周末做家务的时候,通勤的途中等等,可以非常便利地利用听众碎片化的时间而不影响收听收看的效果。与此同时,优质的谈话内容常听常新,几乎每一期都适合反复收听。

七、深远的影响:嘉宾影响力的扩大和“长情”的粉丝

在呈现高质量节目的同时,《圆桌派》也在一些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正面的影响。许多嘉宾都因为在节目中的表达收获了喜爱他们的观众与听众,继而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影响力。由于《圆桌派》的辐射作用,嘉宾们自己写作的书籍、开设的节目也进一步为观众和听众认识、熟知与喜爱,不少嘉宾都在这个节目之外开设了其他的节目,如周轶君拍摄了探讨儿童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许子东老师的《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书籍与网络音频课程,同样做过节目嘉宾的潘采夫与司徒格子更是因为志趣相投,独立开设了一档新的周播谈话节目《跑题大会》,这些节目也进一步受到了《圆桌派》粉丝的好评。虽然嘉宾原本在自己领域的优异建树是最重要的基础,但《圆桌派》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嘉宾的影响力,为嘉宾提供了展示自身魅力的平台。此外,《圆桌派》的粉丝也有很多是《锵锵三人行》延续而来的“老粉丝”,其中有不少《锵锵三人行》20年的老粉,可谓是非常“长情”的粉丝。此外,不少粉丝还因为对节目的喜爱而集聚到一起,在节目以外自发建起了交流的微信群,实现了线上的常态化交流,进一步强化了对节目的忠诚度和群体归属。

猜你喜欢

圆桌谈话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一场激烈的创业圆桌会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表达心情
圆桌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圆桌论坛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