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港口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日照海港装卸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26)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灵魂,一流企业不仅体现在效益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更要体现在文化一流。企业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把文化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激发党员职工的内生动力,才能促进企业长足稳定健康发展。

一、加强港口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培育企业不可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港口作为国与国、城与城、人与人在经济、文化、商贸往来最大的交流平台,以其不可复制的包容性、接纳性、亲和力,衍生出特定的企业文化——港口文化。港口文化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增强中国港口综合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资源。对于港口来说,港口产业的辐射面大,管理链条长,很多问题不能用单纯的机制或者刚性的管理制度来解决,而一个健康的适宜的港口文化就可以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加强港口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交通强国和港口强国的要求,紧紧抓住港口发展黄金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施新型港口文化战略,坚定港口文化自信。一是对原有港口文化进行扬弃。根据新时代港口面临的发展任务和竞争环境,总结、提炼、充实新的观念、理念,形成港口适应时代发展、富有时代特色、切合港口实际的新的港口文化;二是围绕港口战略目标建设港口文化,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并赋予港口文化新的内涵和精神;三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实现港口品牌、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的增殖,不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港口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发展港口,企业文化助力战略目标实现

1.强化思想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部署要求。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政治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2.注重理念创新。通过构建先进文化体系,拓展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内涵,在培育先进理念、弘扬企业精神、推动制度创新、塑造文化品牌、深化文明创建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质量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等专项文化建设,将专项文化的价值理念转化为管理措施和制度要求,增强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企业文化组织体系,完善文化建设、文化管理、文化落地等相关制度。通过党代会、职代会、厂务公开栏、座谈会等形式,将公司的形势任务、工作部署、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向职工通报,加强职工参与权和建议权。

4.讲好品牌故事。实施品牌战略,为品牌建设注入新时代文化内涵,广泛传播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港口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建设开放型企业,组织“港口开放日”系列活动,有序开放展览馆、码头现场、生产车间,搭建社会公众走进港口、了解港口的互动平台。

(二)服务社会,展示担当奉献企业形象

1.推动港城融合。发挥港口区位、集疏运、物流规模等优势,助力地方经济体系发展,带动区域内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前港后厂”式的产业布局,有力支撑和促进腹地和区域经济发展。

2.融入生态文明。开展港口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空气质量、港容港貌、绿化美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实施退岸还海工程,把建港初期占用的海岸线还给自然、还给城市,促进港口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

3.履行社会责任。在推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配合地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捐助希望小学、开展助学助困、支持国防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三)成就员工,牢固树立人本管理思想

1.筑牢精神高地。开展多层次文化宣讲,把港口文化纳入党员轮训、党支部书记培训、新入职员工培训专题课程,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员工理解文化践行的内涵要义,使职工担当起港口文化的引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2.突出文化激励。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坚持以文化人,提高职工素质,加强人文关怀,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让职工与港口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享成果。倡树“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主旋律,从提高劳模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入手,通过评先树优、收入分配向一线、高技能和“苦累脏险”岗位倾斜,奖励扎根一线、创新创效职工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3.加强典型选树。将立得住、叫得响的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搬上讲台、写入读本,组织开展宣讲交流活动,让先进典型走近职工身边,面对面谈体会、传经验、聊心得,充分发挥港口一报一刊一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带动作用,树立“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典型。

4.丰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性文化体育赛事,不断丰富完善职工小家、图书阅览室等文化阵地,鼓励职工自发组织各类文体协会,更好地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鼓励基层进行文化产品创作,形成港口文化特色的原创歌曲、新式快板、诗歌散文、微电影等文化作品,不断推出讴歌党和祖国、赞美港口发展等题材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港口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