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之我见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汶上集镇卫计办,山东 菏泽 274200;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委党校,山东 菏泽 274200)

新时代,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机构改革后的成武县档案馆,为进一步理顺职能,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主动作为,全力做好档案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两年的时间成功建成数字化档案馆。使之成为全县档案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近年来,成武县档案馆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以及《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评价指标》的要求,本着建设理念超前、思路前瞻,结合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制定计划,协调沟通,逐项落实档案馆建设工作。在推进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档案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抓好数字化档案馆建设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加大组织保障能力。通过县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张力任组长;档案馆长、城建局长、财政局长、税务局局长任副组长,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中,由档案馆副馆长带队分成三组在工地现场轮流值班,解决工程建设中的一切突发情况,如遇到当场解决不了的突发事件,及时向领导小组回报,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风雨无阻,吃住在工地。根据工程进度时间表制定各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项工程进度的落实情况,明确责任,签字担责,为创建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工程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建立多部门联合协调工作机制,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项工程纳入成武县“四城同创、五平方公里新城建设的顶层规划”范围,逐步实施,大力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程。

二是加强数字化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档案使用安全。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保障数字化档案馆高效运行的基础,将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全部部署到全县政务云平台,到达全县大数据管理中心机房,坚持国家标准等级进行,确保全县政务专网上构架档案馆数字化档案系统。为数字化档案馆的安全运行、稳定操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拓展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利用实效。县档案馆努力打造整合化、平台化、智能化数字化档案管理应用系统,搭建政府云平台,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对数字化档案馆系统所具有的常规性“收、管、存、用”功能进行进一步优化,使电子文件自动收集更为智能、元数据采集更为齐全、数据校验更为精准、监督指导更为全面、统计分析更为高效、检索利用更为便捷,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是夯实档案资源广泛,充分保障档案利用多元化。档案资源建设是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由于前期基础工作完成的比较好,县档案局通过一年半的时间,在全体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将馆藏所有纸质档案、社会民间档案、个人收集的档案都数字化扫描整理完毕。现在通过互联网、政务云平台,与全县各单位档案系统联调对接,并统一归档范围、科学划分保管期限、统一存储格式,充分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为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打好基础。

五是政策倾斜,多方筹资,确保工作的延续性。档案管理工作是投入大见效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优惠的政策扶持、充足的资金投入、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寄是数字化档案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县档案馆在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5000 余万元,通过成武县人力资源保障局招聘录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5 名,定期组织全县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电子文件管理培训、数字化档案培训、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二、面向档案用户需求提升智能化服务

当今世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认识和需求进一步提高,档案用户也不例外。档案用户既是档案服务的接受者,也是档案工作的参与者。用户需求是开展档案服务的主要驱动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的目标之一。档案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档案用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来满足用户需求。数字化档案馆营造出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智能化环境,智能技术从客观上高效的角度参与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体现出共享资源,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档案用户感受到人文关怀。基于原始档案的内容对智能技术所做出的结果和分析,为档案开发利用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档案馆数字化系统的安全与防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针对数据面临的恶意攻击时可能会泄露的风险管理,通过智能技术使用机器控制的加密方法,不断更换密钥,致使攻击者难以破解档案数据库。在档案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以运用量子加密法将数据以量子的形式传输,在受到人为干扰以后量子会崩塌,数据会消失,从而可以很好地化解泄漏风险。对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找出薄弱项并进行修复和防护。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档案馆的条件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使档案信息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必然要求建设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保管的基地和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在今后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难题,但在档案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帮助下,锐意进取,可以把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推向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