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声练习中的轻声训练
2020-12-08
(山东省东营市化工学校,山东 东营 257400)
正确的发声是正确歌唱的基础只有通过发声练习,才能获得歌唱的正确方法,提高歌唱的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在歌唱和发声练习时,为了片面地追求音量,出现大声喊唱的习惯,使声音缺乏美感。针对这一现象,在声乐教学中,我用轻声练习的方法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声练习中,轻声训练可有效地避免声带的损坏。由于轻声训练,自然地使声音里混入假声成分,易找到高位置,增强演唱高音的能力,使声带得到相应的保护。也可避免演唱中出现喉音。在发声或唱歌时,有的学生喉咙打不开,声音无位置,没有气息的支持,使用压紧逼紧的喉咙来唱,造成喉音。还可以避免唱歌和发声时的白声。白声,也就是所说的大本桑,气息浅,喉咙是勒紧的,声音没有经过任何训练,自然的无任何修饰,声音是横的咧的,唱出的声音直白,无任何表现力。
那么,什么是轻声训练呢?就是让喉咙放松地打开,声音自然通畅地流到硬腮或硬腮以上部位,从而,使声音获得高位置。
在轻声发声练习时,我是这样做的:一是让学生先明白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源泉,有了正确的歌唱呼吸,才能唱出具有气息支持的正确声音。因此,轻声发声离不开气息的支待,否则无法得到好的声音效果,达不到轻声练习的目的。二是轻声哼呜练习。哼鸣练习是学习声乐者练声的很好的方法,是获得声音的高位置的良好手段,有利于体验头腔共鸣获得混声,也有利于声区的统一。
哼呜练习的方法有三种:闭口的哼呜、开口的哼鸣、开口闭口相结合的哼呜。在训练中,三种方法交替使用。闭口哼鸣练习时,上下唇轻轻靠拢,牙关要打开,不能把上下牙齿咬在一起,喉咙处于一个半打哈欠或喝水的状态,气沉丹田,眼睛睁大,软聘抬起,在小腹发力,用鼻口同时吸气,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像拧鼻涕时的感觉。开口哼鸣时,主要把软聘抬起,小舌抬高,牙关打开,舌头放平,喉咙打开,气息放下来。开口闭口结合哼鸣练习时,主要找眉心集中的焦点位置,先开口后轻轻叩齿。学生熟练掌握此三种哼呜方法的要领后,进行轻声练习。如:用旋律6-— -||唱“Mu”时,先让学生用最小的力量,把"mu"唱出最弱的声音。轻声唱的目的:一是体会深呼吸,二是体会喉咙的打开,三是体会声音的高位置。当把"mu"音唱好后,用同样的感觉改唱"mi"、"ma"。当用最弱的声音唱好这三个音,找到感觉后,在每一次的练习时,声音逐渐增强至道中等音量。这样既能使喉咙放松地打开,找到高位置,又避免了学生唱歌时压喉头和大喊大叫的现象。
渐强式的练习。练习时,仍要求学生在气息较深的情况下,由最轻的发声开始将声音在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即由弱到强的渐强式练习。让学生发个长音,在逐渐增强的过程中,注意气息,以及打开喉咙和轻唱时的状态等,音量虽大了,但声音的位置仍然保持轻唱时的位置。
假声的训练。假声是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只使声带边缘振动发出的声音。每个人都能发出轻而微弱的假声,它的声音纤细、轻盈。唱假声时,喉咙打开,稳定喉头,气息较深,这样唱出的假声不是挤的,而是圆滑的声音。如何把握轻唱使的尺度呢?训练时,让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说悄悄话的神态,轻轻地说拉长的“吆”,引导学生咬轻字头,引长字腹,收准字尾。这样轻轻说出来的“吆”字其假声成分是浓的,有气息支持的。再就是问学生把黄河对岸的船喊过来用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首先深深地吸口气,并控制好气息,拉长音轻轻地喊“哎”,学生容易感觉到声音的落点,以及轻声唱假声时获得的高位置,同时锻炼了学生控制气息的能力。
在用假声练习发声时,采用下行音阶的练习办法。如:用旋律5 一4 3|2 1--||唱qi 时,从高声区往下走,也就是从换声点以上往下走。学生轻轻地唱"qi"音,体会好高声区后,下行时,继续保持唱高声区时的歌唱状态,以便换声点以下的音也掺入了假声成分,有了假声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逐渐使其在中声区有真声掺入假声的效果,然后逐渐放大音量,获得正确的演唱声音。在训练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唱的轻一点,柔一点,暗一点,达到用假声获得头声歌唱的发声方法,获得以假声为主,真假混合的声音。
轻声训练并非是松垮无力的歌唱,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有气息支持的状态来唱轻声,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训练的假声和唱戏的假声是有区别的,从医学上说,唱歌与唱戏的声带运用方式是不一样的,歌唱时的假声是要求各腔体打开的,气息深且通畅的那种假声。
歌唱是一门集音乐、语言和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歌曲作为歌唱作品,它是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体,是一种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声音去唱好歌曲,必须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只有让学生细心地领会,正确掌握灵活运用歌唱的发声法,就一定能获得较为圆晕,丰满,具有高位置,充满感染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