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研究
2020-12-08曾真
曾 真
引言
传媒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推进的,而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对传播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引领造成一定挑战。目前国内外对以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媒介技术,与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媒介技术不同在于,它们带来的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是之前任何一个时代无法企及的,它们创造的传播方式与其说是大家熟悉的“大众传播”,不如说是大众的“自传播”,它们在给予人类自由的同时,也让人失去自由,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人类既有的价值观念在这些媒介技术影响下逐渐动摇,对于特定的人群而言,甚至出现了瓦解。因此,研究媒介新技术视阈下的价值观引领既有挑战,也有现实意义。目前有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身传播成主流,身份认同成挑战
媒介技术环境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世界”,我们总是具身于手机、电脑,[1]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人和人,还会将信息传播范围扩展到人和物,实现人和物的互联,[2]传播已经成为无所不在的行为和过程,人类的触达、认知和认同三个基本环节均被深深卷入。[3]自我身份认同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 受多元阶层文化的影响及自身认识的不成熟性, 大学生建构自我同一性的身份角色难以形成。身份认同异质多变, 大学生的真实身份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等产生多种冲突, 身份认同和角色扮演存在诸多变数。[4]
(二)信息传输碎片化,价值认知趋模糊
在新的技术和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碎片化成为新媒体传播的常态化特征,也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引导面临的新环境。[5]在读屏时代,人们日益依赖碎片化阅读形成的碎片化信息输入,形成碎片化的交往形式和思维习惯,隐藏于信息背后的整体性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消解,长久以来通过传统媒体培养起来的认同感被新的媒介重塑。[6]由于网络具有全民参与信息发布的特点,许多信息碎片实质上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大量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充斥其间,很容易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观念中,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偏离。[7]
(三)传播手段出新招,引导手段多样化
5G时代传播手段更新迭代,为价值观引领手段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乔瑞华在《新时期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及其培养途径》一文中指出,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坐标,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构建四维一体的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模式。[8]于影、郭雪芳则联合提出多样性文化格局的形成带来了多样性价值观,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呈多元化、多样性、矛盾性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应该在文化多样性视野下以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9]俞馥郁则认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应该从课堂教学出发,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向社会不断输出高素质综合人才。[10]
以上研究对本课题的开展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是目前有关5G对价值观,特别是新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还处在不完善阶段,亟需相关理论研究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做出积极回应。
一、技术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价值观是人的一种内心尺度,它深植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11]在传统中,媒介技术或被视为影响价值观的重要变量,或者被看作是个人和组织加以利用,从而实现不同用途和目的的手段。[12]
在媒介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当下,媒介技术被看作是自变量,它影响着作为因变量的个人。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法忽视媒介与价值观的共生态势,每一代的媒介技术进步则伴随着人类与社会的需求而精进。纵观近20年来的媒介技术发展与进步,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科技伴随着人们在信息获取需求中的丰富而迭代递进。可以说,当人们对物质文明的满足实现一定层次后,人类开始因为对于信息沟通和互联的需求急速增加,科技成就了需求,需求促进了科技。
(一)Web1.0时代:价值观的被塑主体
Web1.0是以数据传播为核心的网。Web1.0是基于浏览器,以提供给终端用户信息内容为主,用户主要是通过浏览网站进行信息接收,传播方式以由网站到个人,信息单向发布为主。在Web1.0时代,因为商业网站将大量的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和社会信息,用商业技术上的创新和力量,将内容放在了互联网上,从而实现聚集用户,加大点击量实现产业增值。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为代表开始崛起,大批的互联网用户开始聚集到网络平台,而静态的只读HTML页面,意味着在Web1.0时代,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13]但仅限于浏览为主。受众人数有限且参与群体以精英分子为主。静态网页的内容输出是核心。
大学生群体是最早进入“网上冲浪”的群体之一,精英化的教育让这个群体对于求知的欲望高于其他群体。从线下到线上的信息接收过程中,他们主动对接pc端平台,学习门户网上内容,并成为早期互联网平台信息的最大接收群体之一。但由于Web1.0时代技术背景的特征,对于信息的传播,大学生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处于被动一方,也就是说,只能看,只能接受,这也印证了大学生群体于这个阶段在价值观的引领上的被塑造主体身份。
21世纪初,腾讯QQ、游戏、MSN等门户网络的建立,则开始浮现出在Web1.0时代过渡到2.0时代时的单向传播力量下,交流与互通的市场需求表征。以QQ为例,1999年2月,由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网络通信工具“QQ”上线,这是基于熟人关联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一年后,用户攀升至500万,中国由此进入网络互联时代。QQ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断点续传文件等功能,为高校大学生及网友开始赋能、赋权。广大网民通过QQ群、聊天室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与到社会话题的讨论,形成舆论。如“奥运会”“转基因食品讨论”等QQ群,一时间成为广大高校大学生就某一社会现象和话题发表意见和观点、展示自我的主要阵地。从中可见,前期相对静态与局限的信息传播平台及传播方向,并没有局限住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边界,甚至从某一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头脑风暴,当他们寻找到能够开始进行交流的网络空间时,他们在价值观的塑造中,除了线下的教育课堂,网络媒体平台也开始形成影响。
(二) Web2.0:价值观的参与主体
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14]2004年,Web2.0的概念开始提出,与Web1.0相比,“只读”状态开始变为“读写”状态,Web2.0 概念的提出者Tim O’ Reilly 认为, Web2.0 不是技术升级, 而是观念升级。[15]Web2.0由blog、社交媒体网站及网络社区组成,互联网作为平台,开始让终端用户可以使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内容生产,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始进行沟联与交互。Web2.0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概念和一种新的互联网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互动参与”的互联网模式。[16]
Web2.0的技术升级及互联网操作门槛的降低,让互联网平台进入一个受众人数不再受限且思想与观点参与度高度聚合的阶段。个体的人开始成为核心。在通往Web2.0发展的路上,通过QQ等即时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看到大众展示个人及观点的需求内核,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产品应运而生。
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从技术迭代角度来说,宣告了3G时代来临,图片信息传递成为新的风向,刷微博、写20字内的短评成为时尚。从博客中国,到以姚晨、谢娜等明星为代表的动辄几千万到上亿的用户关注量,承上启下地在表象下成为两个时代传承的典型。2013年12月4日,4G技术登台亮相,移动互联成为新的趋势。4G的速度是3G的10至36倍,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3G的阅图方式,移动终端成为主流,网络由此进入视频时代,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新媒介平台开始进入移动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阶段。
信息的接收平台大幅增加,接收数量超负荷提升,接收的模式越来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量变产生质变,大学生的思维领域与现实社会开始进行更多层面的“信息对话”。新的技术环境下新媒体能力的赋能与赋权,让更多元、更片段的思想开始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使其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说出创新性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大学生成为了新兴媒介平台上价值观的参与主体。Web1.0时代中成长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Web2.0时代最初的实践“操盘”手,从“读”到“写”,众多高校大学生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开始参与到各类话题、事件的讨论范围,从默默无闻的话语传播者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成为价值观引领中的参与主体。社会与高校开始看到在青年价值观的引领上,传统教育领域需要与新兴媒介平台开始进行“赛跑”。
(三)Web3.0:价值观的构建主体
从Web1.0到Web2.0时代,人们可以看到在传播领域,当技术领域进行迭代时,相对的交叉性的网络与现实是在具备一定的融合生态状态下,通过技术与需求的关系,从量变到质变形成的终端用户的体验与作用升级。Web3.0的到来,到现在仍没有一个确定的定论,但从某一个角度可以认为,是在2.0时代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智能化分类、并合与重新构建趋势的一个阶段,信息共享、网络传播、电子商务、智能对话等都成为新兴的3.0时代赋能、赋权后的特征。智能化、大连接、去中心化的Web3.0时代,新的传播渠道、传播形态不断涌现,赋予了大众更多自主选择和生产内容的权利。[17]
人机交互的领域开始出现且在越来越多的环境和背景下进行扩展,掌握了技术与应用,掌握了知识体系的高速培养,掌握了信息主渠道,就意味着不仅是社会及互联网时代,人类自身发展也在提速,而这个提速,不仅仅是技能上的提速,也代表着在朝更年轻化用户方向发展的提速。一专多能,一人多行当,都是未来万物皆联、万物皆媒的人才变量的提质。
互联网时代的互联互通及用户体验的升级,使网络传播与移动信息开始越来越快速地进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开始挑战和冲击传统家庭与校园领域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2019年10月,中国青年网记者的调查显示,41.56%的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不仅是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各类新媒体平台也开始渗透到每一个适应并熟悉这个时代发展的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传递的效度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每一个时刻与领域。
社会对人才越来越年轻化、智能化、技能化的要求将使大学生成为青年一代在大量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新兴媒介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部分群体甚至可能成为未来社会一定程度上的价值观构建主体。
大学生群体开始通过技术平台,智能化分类,形成自己的网络生态,构建出自身群体才理解的网络语言,组建出不同领域、不同体系的小型社区,在自己的领域中搭建起自身独立的、有共同价值观的网络团队。当这类群体价值观实现一致后,利用网络平台最终形成聚合,这也是未来可能出现的价值观构建主体。
二、新媒介技术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的挑战
通过前期的试验性研究,笔者发现5G通讯技术的变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份认同感缺失
中国的大学生经历过义务教育阶段后,以高考的方式进入大学校园,在很多学生的思维定式中出现的是:终于可以轻松了。与原生家庭距离以及原有高中教育制度的强联系的距离分割与管理分割,让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撞上自我认识的相对薄弱期,“我是谁”“我要学什么”“我要做什么”“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疑惑都开始出现在大学生群体最初离开家庭和高中的适应期当中,加上意识上对自我的放松,很容易让学生快速去新兴媒介平台寻找新的情感寄托。此时,互联网内容容易全方位、高效度渗入学生的生活空间内,极易在学生的价值观认知中混淆自我身份的意义和价值。加之新技术、新手段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让原本可以通过正常沟通和交往就能发现的问题开始变得复杂。新媒介技术整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技术手段,使真实与虚拟传播场域形成一个整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学生难以分辨何为正确的价值观,身份认同感缺失。
在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因为沉迷于追星,基本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搜集偶像信息上,对偶像的视频、照片、行程、爱好等,不仅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进行物品搜集,更有甚者,不惜以放弃在校上课时间去各地参加偶像各类应援会、演唱会,并以偶像“老婆”“姐姐”“妹妹”等亲密关系的身份自居,证明付出一切是值得的。还有一部分群体,在网络中完全颠覆自身身份认知,以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样子“塑造”网络身份,恶意散播没有价值底线的“要闻”“惊闻”,运用网络身份的匿名性恶意攻击他人,侵犯他人隐私,形成舆论焦点,从而引发关注。在访谈中,笔者问及这类群体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出现的原因时,大部分受访人群反映出的是茫然与对现实的不满,从而想要进行不同跨度的追求,这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在身份认知上出现了缺失与错位。
(二)专业认同感迷失
媒介技术重新建构了社会力量的组合方式,决定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媒体的型态和配置,使得大学生对专业认同感迷失。
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媒介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社会交流方式,在社会职业的建构中,媒介技术不仅对于原有的职业领域、专业技能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同时催生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和工作岗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开始更加趋于“复合型”人才需求及新媒介领域人才需求。而大学生群体在原本的课堂专业化的教育之外,接触的领域更多,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发展,可选择职业范围更广,很容易对于原本课堂上专业学习的枯燥或高难度产生倦怠,从而开始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专业拓展和职业目标选择上出现迷失,专业化的专一性进行移位。
在前期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在专业认同感迷失的导向原因中,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前端,也就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专业选择是由家长帮助选择,而在这样的选择当中,他们原本的兴趣爱好并不是这样的专业,从而导致他们走入大学后缺乏专业认同感;第二类出现在中端,这类群体主要是进入大学生活学习环境后,发现自身学习能力不能适配专业深度学习的要求,从而出现专业认同感迷失;最后一类则出现在尾端,即在大学期间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在价值观与利益驱动的影响下,形成付出成本少、薪资待遇高的择业观,从而导致专业认同感不强。
结合以上三类情况来看,对于无论哪种情况下产生的专业归属感不够强的状况,价值观的引领在高校的教育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某种程度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快速渗透进这类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当中,并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逐渐将“利益之上”“娱乐至死”的观念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正面的“价值观”,导致这部分大学生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出现“滑坡”。而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所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专业对口率越来越低,跨行业、跨专业、高利益形成的就业价值观对于一些急需性的行业来说,潜在损失是巨大的。
(三)价值观引导乏力
媒介技术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自媒体和机构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延伸了大学生的感知触角,人机互动成为传播中的常态,替代了高校的思想教育功能。即便以新媒体自居的高校思政平台,对传媒类大学生价值观引导也缺少招数,影响力甚微。
从高校层面上来说,新媒介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价值观的引领者——高校教师。一所大学无论价值观从哪个专业、何种层面上来开展,师资是前提,也是关键。但目前国内个别高校从价值观引导的师资配备情况来看,专业类师资不足,步伐不够快,能力不够强。部分高校相关领域内的教师大多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实务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重不高。同时,随着技术迭代,越来越多的新信息、新技术的涌现,要求教师保持在一种高速自学的状态和过程中,但原本的一些思维局限或者教育理念让一部分教师群体难以跟上学生思考的新方向和新领域,只能拘泥于自己原本熟悉的知识与专业领域,没有创新,也没有办法进行新的知识授业。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中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当下的环境中,他们在校期间接触到的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各项新技术、新领域的内容。高校原本较为单一的传统媒体传播渠道,不再能够进行强力且有效的单向价值观传播,当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法给予大学生更多、更专业或者更有吸引力的指导后,不断新涌现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信息则成为大学生们吸收信息并转换为自身价值观形成的新的渠道。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也开始让大学生在价值观导向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片面化思考、绝对化定论和矛盾化理解。新媒体内容、新媒介平台、新互联模式及多元化、碎片化、简单粗暴化的信息来源,都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三、新媒介技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策略
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工作,说到底是做针对人的工作。既要在这项工作中严肃、有底线,又需要有活泼、有趣和能让学生接受的形式,既要让学生能够真心接受观点、理念的传导,又要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摆正价值观。
社会发展当下,大学生群体,无论是何专业背景,都是新一代社会环境下的新兴“媒体人”。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平台使用的跨门槛化,加速了各类专业的大学生进入互联网世界发声并展现个性。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在校园中走过与学过的知识与素养的体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看到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迫切性,为培养和引导好未来社会新生代的传播力量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人机互联,入脑入心
随着5G通讯技术进入商用领域,世界正进入“万物互联”“数化万物”“万物皆媒”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网络认识世界、分享信息和影响受众。所有的人、事、物、言论、观点等,全部进入互联网平台。重新审视网络平台带来的各种意识形态和导向,可以发现,高校思政工作的网络化趋势势在必行。
放眼国内各大高校,无论什么专业类型,已经都进入了网络化工作体系,大量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都能看到高校走入网络空间,去寻找与学生在互联网沟通交流的决心。但“大思政”网络空间,则不仅仅限于这些网络平台官方号的设立以及信息发布,而是在这样的空间中充分运用好自身的发布渠道和发布身份,找准定位,实现更快的交流与沟通信息服务,更优质的平台内容,赢得信任与尊重,才是真正实现大思政网络空间的承载意义。
相对传统的思路与方法,相对传统的教与学,已经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不能完全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效果,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必须头脑清晰地直面这个问题。在新媒介技术视域下,价值观的引领需要更多学科背景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平台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积极运用实践实战平台功能,尝试运用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成果,有效运用各种创新手段来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思政工作挑战,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一整套完善的既满足社会要求又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观,构建“大思政”群体价值观,是国内近250万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目标。
(二)越过鸿沟,打破壁垒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当教师发现学生兴趣不大、学生发现教师教授内容不新,会形成教与学双方都在被动完成“任务”的状态,也导致学生对于课堂与教师的信任度开始降低,从而出现大量的课堂“低头族”以及一定范围的“丧文化”。只有打破僵化思维,树立创新理念,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激发学生潜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的教务、学生管理、宣传等部门联合力量,构建一套与时俱进的“大思政”网络空间矩阵,让价值观引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数字鸿沟关系到不同社会群体参与信息社会的能力,以及分享贸易、教育、文化、娱乐、通信等方面各种机会的能力”。[18]置于高校的语境内,原本由于地域差距、经济能力、前期受教育背景和实践环境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方面、平台使用目的和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但高校的作用在于,当大学生进入一个整体相对统一的校园学习环境下,在充分发挥学习潜能且实现新的成长后,这个差距是可以拉近甚至被超越的。
5G时代到来,AI智能应用、全息功能投影、360度全景相机的普及以及感官体验、眼球追踪感应、8K视频录制等新手段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处于不同技术起点与学习能力的高校大学生无论在信息获取还是在传播力、内容生产与创作上,都呈现出较大差异。在数字化进程中一些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在新技术的接受与使用上会更快、更得心应手一些,这就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恒弱的局面出现。而高校只有借助多方力量,盘活大学资源,搭建一座沟通和快速同行的桥梁,帮助各专业大学生平稳跨越数字鸿沟,才能满足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
打破“围墙壁垒”。每一位高校大学生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保障这部分权利,并让权利得以正当行使,则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光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也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打破“围墙壁垒”,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不足,将各种科技手段转化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力,不仅是校内打破专业壁垒,高校与高校间也应当顺势打破“围墙壁垒”。2020年疫情期间,所有高校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均选择了网络授课。突发的危机也让高校与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一个“非常态化”下的和谐合作与教学资源分享,许多高校甚至将网络授课进行面向全社会的网络直播,惠及大众。这一新形势也打破了高校间教学上的“围墙壁垒”。2020年3月,清华大学将思政课程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学生可通过发弹幕回答老师提问并参与讨论。课后,学校将课程视频放至云端,供其他高校学生及网友免费浏览。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主讲的《新媒体和大数据的生活意义》课程为例,截至2020年7月25日,该课程仅在微博平台的观看量就超过101万。
(三)挖掘培养,意见引领
“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从传统意义上理解,主要指社会精英,他们是人群中构成信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是能左右多数人态度倾向的少数人。随着网络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在网络上来表达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的时间越来越多,加上个体表达的意愿强烈,“大学生意见领袖”群体网络作用凸显。作为高校大学生舆论引导和价值观引领的积极分子,大学生意见领袖对社会趋向及舆论信息流向起着引导与推动作用。
如何去挖掘与培养这样的群体,需要高校思政工作领域的教师从各个渠道、各个方面去了解和掌握群体信息。在同学中号召力强的学生、甘于奉献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具备高度的专业性群体、相关竞赛的团队组织者或者领导者、赛事活动的学生组织者等,这些学生从专业能力与素养到团队领导力,一般都具备这样的潜质。而一旦发现这样的大学生个体,就要在其日常工作学习当中、思想动态表现当中给予更多的价值观引导,从而引导他们进入“大思政”教育领域,与高校教师一同发挥正向合力。
做好对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单纯从思想上进行引导与规范是不够的。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这些个体提供工作中的配合与生活上的帮助,必要情况下设立相关扶持机制,解决大学生意见领袖在意见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学校和教师要及时获知大学生意见领袖群体的关注话题,并以此为契机,做好相关班级或校园活动的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研讨、校园比赛、社团活动、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等,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意见领袖引导和培养的主题活动。通过抓住大学生关心的话题,通过必要的配合与帮助,鼓励意见领袖发起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体性活动,实现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
(四)三个课堂,协作发力
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中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网络发展为坐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工作其实非常复杂,这既是一项关于人的情感工作,也是融合了课堂、理念、实践的教育工作,还结合了互联网发展、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因素,不断督促着教师提升自身的能力、专业与视野。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不仅要在形式上更新,而且要在内容上创新,不能把思政教育形式和内容与社会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割裂开来,更不能将思政教育当成“走过场”。教师应主动了解社会动态,加强学习,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在价值观的引领过程中争取大学生的认同与信任。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把专业元素纳入思政教育,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网络第三课堂,同步配合相关高级别专业类竞赛,始终保持学生与社会的“交互感”,紧跟时代发展背景,充分考虑大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将价值观引领通盘融入全程育人的范畴。
在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中,教师、课堂、校园、活动、实践,无一不深深嵌入每一个环节,而在其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尊重、理解和信赖,是教育体系中的“魂”。在这个发展态势之下,高校还需将目光放向社会,寻求社会资源和平台合作,将价值观的引导充分融入共同面向大学生的合作当中,整合资源与力量,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力加码。
(五)放下身段,平行对话
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大多为“00后”,他们带着全新的观念进入大学校园。受成长环境及教育背景的影响,这是自信、自我、独立、开放、国际化,不畏新事物、新挑战的年轻一代。但一部分“00后”的思想和行为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及责任感缺失的特点。
新时期大学生特质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很多学生的新情况,社会容易出现给予大学生“标签化”的定位。高校思政教师不能片面看到这类固有印象,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本身的前提下,放下身段,与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平等对话,引导每一位大学生认清自己、扬长避短,减少其性格弱点的负面影响,选用适合个体成长的引导方式去理解他们、感染他们,促使其用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互联网+”与“+互联网”,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世界并与之和谐相处。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