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装在脑袋里,也要装在身体里
2020-12-07杨魏霞
杨魏霞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小开始,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的蝴蝶园基地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蝴蝶园是我校建设的一个蝴蝶活体养殖保育活动基地。蝴蝶园环境优美,但仅靠学校花工的打理维护比较费力,于是我利用劳动课程时间,带着孩子们主动维护蝴蝶园的环境。
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孩子们是“怨声载道”的。我在反复思量后采取了“诱”的招数,变“老师要学生学习课程”为“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课程”,很好地实施了劳动教育。
唤醒孩子的同理心。我带着孩子们欣赏蝴蝶的翩翩舞姿;向孩子们介绍各国的国蝶,让孩子们了解珍贵品种;欣赏各式各样的蝴蝶艺术品,包括蝴蝶标本、蝶翅画、人工蝶琥珀……了解蝴蝶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让孩子们收集喜欢的蝴蝶图片,课上集体分享。我用动植物食物链的图片告诉孩子們,蝴蝶的一生是艰难的、坎坷的。能经历完整的生命历程,最后展翅飞舞的蝴蝶,是幸运的。然后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如果你是蝴蝶,你最需要什么?孩子们很快明白:需要呵护。所以,我们要努力给蝴蝶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帮助蝴蝶更好地成长。
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为了给蝴蝶一个舒适的家,让蝴蝶能健康成长,今天我们要开始整理学校的蝴蝶园了。”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欢呼,摩拳擦掌准备行动,早将之前的抱怨抛诸脑后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带着孩子们先认识蝴蝶园里的植物,了解哪些植物是蝴蝶的寄主植物,然后除草、翻土、播种三叶草、移栽马兜铃……孩子们虽然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下一次仍然兴致勃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饲养蝴蝶幼虫期间,我体会到孩子们的热情对责任心的养成是多么重要。
刚开始饲养蝴蝶幼虫时,状况百出:有的幼虫爬出盒子丢了,因为盒子没有按照要求加带孔的盖子;有的幼虫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原来是食物不够……孩子们很伤心。在我的安慰与指导下,孩子们严格按照要求饲养。每天课间去采叶子并擦干净,每天清理盒子里的粪便,每天写观察日记,一个个成了尽心尽责的“虫爸虫妈”。
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好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家长明白我们不是在“不务正业”。家长看到孩子们的责任心与日俱增,自然不再反对,而是万分支持。
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利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思路,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
在蝴蝶幼虫长到五龄时,就准备化蛹了。我们提前了解了化蛹的过程,指导孩子们注意观察,留心幼虫的变化,关键是给蝴蝶蛹一个安全的环境,孩子们都时刻关注着。可惜的是很多幼虫都是夜里化蛹的,孩子们没有看到过程。接下来更遗憾的事发生了,在十几天的等待后,有的蝴蝶在破蛹而出的时候居然“难产”了,经过长时间的挣扎,最后力竭而死,孩子们很伤心。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我们一定要找到原因。我引导孩子们观看蝴蝶羽化过程视频,对比自己的饲养环境,孩子们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在盒子里空间有限,蛹破壳时,蝴蝶没有着力点,反复挣扎耗尽了体力,导致“难产”;也有无法完全舒展翅膀,导致“残疾”,无法顺利飞翔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实验,改造盒子:粘上小树枝和表面粗糙的布片,给蝴蝶提供着力点;打开盒子,给盒子四角加上“柱子”,蒙上纱布,给蝴蝶展翅提供足够的空间。经过反复实验修改,简陋的蝴蝶饲养箱终于制成了,成功羽化的蝴蝶也越来越多。
在这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不再排斥劳动,更能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不仅要装在脑袋里,也要装在身体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