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技术分析

2020-12-07杨智兰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虫害玉米

杨智兰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玉米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因此,想要玉米高质高产,就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从玉米病害、玉米虫害、防治新技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农业种植户提供帮助,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9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十分容易遭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病虫害防治水平,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玉米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从而有效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 玉米病害

1.1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它的病原属于真菌,存活能力较强,一般病原以菌丝等形式附在玉米的残存组织上过冬。玉米大斑病在玉米生长初期到成熟的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并且此种病害可以借助气流传播,在玉米种植量较大的情况下较难防治,对玉米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玉米大斑病是从下往上感染,首先根部会产生灰色偏青的小菌斑,接着不断向玉米杆、玉米叶等部位发展,出现大片黄褐色纺锤型的大病斑,并且当湿度达到90%以上时,大菌斑会连成一片出现霉状物,玉米根部也会出现大量不规则的斑,并且开始腐烂。温度在18℃~25℃、湿度为90%左右时,会促进病菌的传播和感染,因此在连续的阴雨天气时需要更加重视对玉米的防护[1]。

防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选择抗病的玉米品种。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优势选择适合的杂交玉米品种,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病害的问题。(2)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可以适时转换耕作的土地,避免因常年种植玉米而使田间存在较多菌体,同时每次收获时及时翻整农田、清除菌体;如果已经出现较小的病斑要将出现症状的幼苗连根拔除,这样可以降低传染的速度。(3)药剂防治。在容易发生玉米大斑病的季节合理施用药剂,专业防治人员可以配制专门的防治药剂,例如使用吡唑醚菌酯药剂,每隔1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药剂3次左右即可[2]。

1.2 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是一种比较难防控的玉米类疾病,它包括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在整个玉米生长发育阶段都有可能感染,还容易出现混合发病的情况。病毒主要受到周围生长环境条件的影响,依靠昆虫传播,發病时感染面积较大,防治较为困难。发病时会出现玉米矮小、生长不规则、不能抽雄接穗等问题,且玉米病毒病的发作速度快,病情严重时,不仅会危害玉米,还会导致田地营养流失等问题出现。因此,一旦发现有玉米病毒病的症状,需要迅速查清是何种病毒,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3]。

1.3 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是一种较难防控的玉米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混合感染造成的,玉米一旦出现青枯病,将会在5~7d枯死,范围广泛且爆发性极强。玉米青枯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田间水的不当排灌、当地的不良气候条件等都可能导致玉米青枯病。青枯病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叶片会呈黄褐色的干枯状,根部会出现腐烂等问题,收割时玉米的重量会很轻,且收获的玉米呈萎缩状态[4]。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与玉米病毒病类似,但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排水的问题,使用的药剂配制也不相同,需要对田间环境问题予以重视。由于不同区域的玉米青枯病发病原因不同,因此需要对症下药,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防治。

2 玉米虫害

2.1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是一种极易发生的虫害,具有两性生殖特点,能够快速生长发育繁殖。玉米蚜虫在高温高热时能够快速生长发育,因此长时间的降雨会使体积较小的蚜虫数量减少,当玉米蚜虫的天敌数量较少时会形成大面积的虫害,因此要注意田间生态环境的平衡,避免因单一虫类过多而造成严重的虫害。玉米蚜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吸食新生的玉米叶片,而密集地覆盖在玉米叶和茎上会降低玉米光合作用的效果,使玉米的叶片卷曲枯萎,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死亡。玉米蚜虫会使玉米生长变慢、发育不良,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并且由于蚜虫是病毒的传播体,因此容易使玉米感染其他病毒,从而导致玉米的产量大幅度降低[5]。玉米蚜虫的防治手段主要有四种:(1)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根据环境选择有机玉米、黑玉米、春玉米、高油玉米等。(2)喷洒适当的防虫药剂,一方面降低蚜虫的数量,另一方面对蚜虫天敌数量进行控制,两方面的压制更能有效解决虫害问题。(3)在田间注意保持玉米之间的距离,避免因玉米种植密度过大加上天气炎热而感染蚜虫。(4)农业种植户可以调整玉米种植时间,避开玉米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高峰期,从而减少感染玉米蚜虫的概率。

2.2 玉米螟

玉米螟是常见的虫害之一,它属于钻蛀性害虫,通常喜欢在幼期时钻入雄花中吸食营养,导致玉米营养供给不足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同时还会钻入玉米的茎部,使玉米产生茎秆折损、停止生长等问题。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每年可繁衍1~6代,高温时期玉米螟活动比较频繁,这也是最容易发生虫害的时期。玉米螟的防治手段与蚜虫相似,但更需要在冬季时注重对玉米螟幼虫的消除。

3 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需要综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和玉米生长规律解决玉米病虫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选择合适的杂交玉米品种,这类玉米品种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以达到降低玉米病虫害的效果。(2)控制播种日期,避开害虫的发育高峰期;并且需要进行田间翻整,控制好玉米的种植间距,最好选择不同品种玉米混合种植。不能在同一块田地上常年种植玉米,要采取轮休种植的方式。(3)玉米收获后需要消除田间病菌,要清理已经损坏的玉米杆,减少可能寄生在其中的虫卵数量,避免第二年发生病虫害问题。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的生理特点来消除害虫,例如选择放置杀虫灯箱,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陷阱,能够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还可以利用害虫的颜色反应,悬挂特定颜色的捕虫板黏住害虫,以达到最终消除害虫的目的。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合理配制的药剂杀除害虫或者病毒。在病虫害初期,利用药性低、对田地和植物影响较低的药剂进行化学防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泛滥的概率,也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化学防治只需要针对实际病虫害配制药剂和喷洒药剂,操作相对简单,深受大部分农业种植户的喜爱,但药剂的配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过度追求杀虫效果而使玉米被污染。另外,由于玉米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可以定期轮番喷洒药剂,单一的药剂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害虫也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适当地调整。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相较化学药剂和物理手段,更加追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持田间生态环境的平衡。生物防治首先是利用害虫的生活环境特点进行防治,例如蚜虫发育期间可以在玉米田地间大量洒水,以减少蚜虫的覆盖;其次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降低其存活率,适当增加食物链种的竞争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防治害虫,但需要注意数量和种类,避免混合虫害问题的发生。也可以选择微生物肥料,降低寄生害虫的存活率,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4 结 论

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多、危害大,相关单位和人员需要针对出現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常见的玉米病害有大斑病、病毒病、青枯病等,常见的玉米虫害有玉米蚜虫、玉米螟等,要从农业、生物、化学、物理四个方面进行防治,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和技术,加大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玉米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提升玉米产量,提高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盛岳.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 (14):83.

[2]黎媛.南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探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5):95-96+99.

[3]蔡桂荣.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180.

[4]蒋香英.高产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运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7):99-100+103.

[5]王新明.玉米病虫害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J].乡村科技,2020 (20):75-76.

猜你喜欢

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