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技术项目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12-07姜敏

软件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姜敏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毕业要求,针对项目实训课程的特点,研究了满足认证要求的面向产出的计算机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混合式教学改革,根据新的教学要求重构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了新的项目考核方式,使得课程目标达成度更加符合工程认证的要求。项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紧跟企业需求和前沿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为培养符合计算机行业尤其是软件开发领域要求的工程师不断探索和突破。

关键词:面向产出;教学模式;工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output-oriented computer technology practical program teaching mode that meets the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ion. In order to make program objectives perfectly match with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of practical program are restructured based on blending learning mode. The project assessment scheme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new teaching requiremen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closely follow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with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Students are cultivated to have abilities of practic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There will be more qualified engineers who will be brought up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uter industry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fields through our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breakthroughs.

Keywords: output-oriented; teaching mode; engineering issues

1   引言(Introduction)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发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版)》(简称《标准》)[1],明确规定学生在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后,应能达到至少12条毕业要求。《计算机技术项目实训》(简称《实训》)课程是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是对各学期所学的相关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掌握项目从立项到测试的全过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程序设计开发,解决计算机专业的工程问题的能力。该课程课时较多,所完成的项目属于专业压顶石项目,所以该课程需要满足的毕业要求也比较多,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使用现代化工具、职业规范和个人和团队等。

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还是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知识,老师讲的多,学生做得少,没有真正做到精讲多练。老师更多的是关注讲了什么,没有时间关注和检验学生学了什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第二,老师限定学生的选题范围,或者学生分组完成老师指定的项目,这样会出现小组内有的成员浑水摸鱼,不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有与开发,不能准确的考核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达成度情况。第三,项目需求和技术老旧,没有紧跟企业和市场需求,这样不利于学生积累项目经验。

2  面向產出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和实施(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on output-oriented)

面向产出的教育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也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或能力导向教育[2]。在进行足够的课程分析和学情分析后,综合考虑学生特点、环境特点和学习资源,对课程进行设计[3]。教学设计框架图如图l所示。

2.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

《实训》课程的上课时间是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马上面临面试和就业的压力。所以该课程需要培养的能力的范畴除了工程知识以外还包括分析问题、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使用现代化工具、工程和社会、个人和团队和职业规范等。详见表1。

(2)教学内容设计

《实训》课程项目使用前端(安卓、iOS、JavaScript框架或小程序)、后端(Java、PHP或Node.js)和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项目开发,实现了前端页面的渲染以及前端页面与后台数据库的交互。掌握项目从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的全过程。项目主要分为五个阶段:①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完成相关用例和原型图设计;②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类图和时序图的撰写;③系统实现阶段,学生以组的形式完成代码开发工作;④系统测试阶段,学生设计测试案例并根据结果对项目进行完善和修正;⑤项目成果展示。

2.2   项目实施计划

教学活动从广义上可以分为“预学”“导学”和“悟学”三个阶段[4]。预学分两个层次,首先是教师层面的,即平时所说的备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基础,有针对性的备课。其次是学生层面的,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学资源先在课下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预习,要高于预习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掌握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和语法的简单应用。“导学”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更是一种新的教学原则、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的体现。自学在前,“导学”在后,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悟学”是课堂学习的升华,通常对应的是课后。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