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不改扶贫路 使命在肩自担当

2020-12-07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

企业文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定点贫困地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中央企业作为国之重器,助力脱贫攻坚责无旁贷。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担负起贵州省镇宁、关岭、普定、紫云4县和陕西省西乡县的定点帮扶任务,同时承担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部署的70多个县乡村扶贫任务。航空工业集团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责任,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忘初心、驰而不息,全力帮扶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航空人的力量。

集聚全集团资源构筑扶贫强大合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瞄准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集团党组顶层谋划、扶贫现场指挥部一线作战、全集团各单位合力攻坚,全方位、立体式推进,资金投入持续增加,七大扶贫举措不断深化。

脱贫攻坚,机制创新先行。航空工业集团创新建立“集团总部+扶貧现场指挥部+党建协作区”的工作机制,扶贫工作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确保全集团扶贫工作部署有力、攻坚精准。

集团公司强力抓总,成立由党组书记、副书记挂帅的集团公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扶贫工作顶层谋划和领导。现场指挥部具体落实,以在贵州和陕西骨干单位为主成立扶贫现场指挥部,负责一线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择选产业项目、提出帮扶需求等,确保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党建协作区各单位积极响应,以集团公司8个党建协作区为平台,协调全集团140多家单位对5个贫困县实行对口帮扶,承接消费扶贫等各项任务。扶贫工作网格化推进,年初计划、月度推进、季度报告、半年回顾均纵向由集团总部部署到扶贫现场指挥部各单位,5个贫困县每季度向集团总部报送就业、资金、产品销售等需求,再由集团总部横向向8个党建协作区分解落实。

用非常之策,创非常之绩。结合贫困地区实际,航空工业集团提出七项扶贫举措,打出综合治理“减贫组合拳”。

以党建扶贫筑牢根基。将航空工业“1122”党建工作体系引入贫困村基层党建,开展党建结对帮扶,选优配强扶贫干部。2012年以来,航空工业在定点扶贫5县共有25家单位、108个党支部与30个贫困村、81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在地方扶贫县乡村共有187个党支部与80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使村党支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以产业扶贫、劳动力扶贫、文化扶贫、消费扶贫提升成效。在5个定点扶贫县引进社会力量实现工业产业项目全覆盖,帮助地方政府打造火龙果、花椒、茶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对贫困学生开展订单式培养,与长沙航院等4所职业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普定荷花节、西乡红色教育基地等打造成为当地特色文旅品牌。开展全集团消费扶贫,2012年以来,共购买和帮助销售定点扶贫县农产品8 116.7万元。

以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提供内生动力。连续4年开展“蓝粉笔”乡村教师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贫困地区教师近万人。开展“航空青年讲师团”扶贫支教工作,抽调在黔航空企业30多名优秀青年员工赴定点扶贫县学校担任老师,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缺乏问题。连续3年开展北京医疗博士团送医下乡活动,累计问诊上万名群众,推动医疗扶贫成为扶贫工作中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的重要保障。

脱贫攻坚“航空央企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多年扶贫实践启示,航空工业集团不断创新扶贫举措,紧密结合企业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扶贫,建立脱贫攻坚“航空央企模式”,让贫困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挥党建优势,实现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选优配强扶贫干部,2012-2019年在定点扶贫县累计选派挂职干部22人次、驻村第一书记49人次,在非定点扶贫县累计选派挂职干部30人次、驻村第一书记88人次,驻村工作队队员147人次。建立跟踪联系机制,严格落实相关待遇,定期组织看望扶贫干部及家属,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扶贫干部履职能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帮助贫困村优化组织设置,加强日常管理,共同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

发挥制造业优势,多点发力促进劳动力就业。2020年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面向贫困县开放1 908 个工作岗位,实际招录1 654 人。长期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技能提升,在贫困地区举办致富带头人和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技术能力,保证稳定就业。成立军民融合、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型工业企业,在江西余干建设航空木模、木质包装箱(含钢木包装箱)项目,在江西吉水支援建设航空锻造项目,将航空工业自有产业链向贫困地区转移,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发挥大集团优势,建设多平台消费扶贫渠道。大力推广“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模式,搭建“实体店+电商平台+单位集采”销售渠道网和“集团公司+扶贫现场指挥部+帮扶协作区”消费帮扶协作网,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航空工业天虹商场将扶贫工作与零售业务相结合,对贫困地区可销售的产品进行识别、评估和指导,开展订单式种植,解决农户的产品种植和销售问题。持续开展农产品商品化改造工程,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竞争能力。目前已经推出普定藕粉、汉中毛尖、紫云香粽、关岭凉茶等多款商品,增加了贫困地区群众收入,缓解了生鲜农产品销售压力。

发挥品牌优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建设县级示范性工业扶贫车间,引进安东尼(国际)服饰有限公司落户关岭、贵州厚诚发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镇宁;帮助建设普定包装箱厂、紫云航瑷口罩厂,引进巴山荞园有限公司进驻西乡县飞龙茶厂。开展“蓝粉笔”乡村教师培训,组织一线城市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对贫困县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北京协和医院等专家到定点扶贫县开展医疗扶贫的同时,长线培养当地医生,提升贫困地区整体医疗水平。

精准施策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航空工业集团聚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

针对贫困地区历史性饮水难、无水灌溉问题,航空工业集团2018年在镇宁县马厂镇凡其村改造饮水工程,解决了700多人的历史性饮水难问题;2020年以来,为该村解决了1 000余亩农田的生产用水问题。此外,还投入100多万元在紫云县白石岩乡岩上村、大营镇三合村、猴场镇小湾村修筑拦河坝,改善几个乡村无水灌溉问题。

针对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问题,航空工业集团2017年投入109.6万元,用于关岭县花江镇白泥村850米通组路扩宽改造工程,2018年再次投入150万元用于该村机耕道硬化,通过两次道路修建,解决了精品水果园在生产、运输上的交通难题,盘活了当地水果经济。2019年,航空工业集团进一步开展水果集散中心建设,解决了该村农产品销售问题,形成规模化经营,助力村民增加经济收益。目前,该村每年人均增收1 100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驰而不息、尽锐出战。2012年以来,航空工业集团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8亿元。目前,定点扶贫的贵州安顺镇宁、普定、关岭,陕西汉中西乡已脱贫摘帽;紫云县是国家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目前已达到验收条件,将于2020年底脱贫摘帽;承接的地方政府和其他方面安排的75个非定点扶贫县乡村也将于年底全部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份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航空工业将坚决克服疫情影响,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进一步深化落实七大扶贫举措,坚决完成扶贫任务目标和接续乡村振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实干和实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定点贫困地区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处理策略
航空工业计量所60年发展史的回望与传承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