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桦甸市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2020-12-07刘金鹤刘惠军李姝刘俊丁玉国孙爱玲申延国马凤利郑在环方向前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发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刘金鹤 刘惠军 李姝 刘俊 丁玉国 孙爱玲 申延国 马凤利 郑在环 方向前

摘要    玉米生产中一般会发生多种病害,当前玉米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是玉米大斑病。近几年,随着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灰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本文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了发病影响因素,总结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因素;防治措施;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9-0114-02

桦甸市为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龙岗山脉北侧,第二松花江上游,东接敦化,南临靖宇、抚松、辉南,西接磐石,北与永吉、蛟河毗邻,辖区面积6 624 km2,是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主要玉米产区之一。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2 379 h,日照率为54%。10 ℃以上活动积温多年平均2 731 ℃,年平均降水748.1 mm,且多集中在7—8月,无霜期125~127 d。

近几年,随着玉米连作,玉米病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属世界性病害。2019年以前,桦甸市发生的玉米叶斑病以玉米大斑病为主,灰斑病只有零星发生。2017年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发病率只有0.8%,2018年发病率也只有1.5%。但2019年玉米灰斑病发病较重,田间发病率达到32.3%,上升为当年的主要病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超过玉米大斑病对产量造成的影响。

2019年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大面积连片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科对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集中销毁秸秆、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1    发病症状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生流行主要与田间菌源、寄主品种、环境条件有关。玉米灰斑病主要发生在成株期的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灰色至浅褐色,后扩展成灰色、灰褐色长条形病斑,一般病斑与叶脉平行,病斑大小为(0.5~3.0)mm×(0.5~29.0)mm,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叶片枯死,通常在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以叶片背面产生最多[1]。玉米灰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最后导致叶片干枯,严重降低光合作用,导致减产。

2    发病规律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子座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当气候条件适宜时,病菌从子座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反复侵染。相对湿度大、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根据调查,气温偏高,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对玉米灰斑病的发生流行较为有利。菌源量大,分布范围广,致病力强,再侵染快,侵染循环周期短,是灰斑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进行重复侵染[2]。玉米灰斑病在桦甸市玉米田开始发病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发病高峰。

3   发病影响因素

3.1    气候因素

温湿度是玉米灰斑病暴发的重要诱因。桦甸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9 ℃,最热月为7月,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这段时间雨水多、田间湿度大、光照少、温度适中,有利于各种玉米病害的发生,光照不足对玉米灰斑病发生形成有利条件。相反,雨水少、湿度小、光照充足的年份则发病轻或不发病。

3.2    品种抗病性

玉米品种之间存在抗性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也不同。抗性差的品种发病较重,抗性强的品种发病较轻,高抗品种不发病。经调查,翔玉998、翔玉368、平安169、杜育311和中元999等品种在桦甸市抗病性较强,感病轻或不感病;金园15和金梁218等品种在桦甸市抗性较差,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发病较重。

3.3    土壤类型及地势

灰棕壤地块发病较轻,白浆土和暗棕壤地块发病较重;岗地、坡地发病较轻,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发病较重。

3.4    栽培管理措施

氮肥施用过量,徒长的地块发病较重。施肥总量不足,生育后期植株脱肥早衰以及管理粗放后期抗病力弱的地块发病较重;氮、磷、钾配比合理的地块,植株长势健壮,发病率低。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田间通风透光良好的地块发病较轻。超量使用化控药剂的地块发病较重,适量使用化控药剂的地块发病轻,未使用化控剂的地块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玉米灰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病殘体上越冬。因此,连作地块病原菌基数大,发病重。

3.5    农民防病意识淡薄

由于玉米灰斑病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大喇叭口至乳熟期),喷施药剂困难,农民又缺乏飞防植保机械,对玉米灰斑病基本上未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

4    防治措施

玉米灰斑病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优质、高产、抗耐灰斑病的玉米品种是防治灰斑病的最有效措施,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与种植年限、种质资源等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区,应选用多抗品种,以防顾此失彼。桦甸市主推的抗病品种有翔玉998、杜育311、中元999、天育108等。

4.2    清除秸秆

田间残留带菌秸秆是灰斑病的主要病源,玉米收获之后,必须要将田间残留病残体及时清除,特别是那些堆积过秸秆的地方,更应该清除干净。清除的秸秆可集中在田外焚烧处理,也可将其高温发酵,无公害化处理作堆肥使用,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4.3    轮作

连作地块发病较重,提倡玉米与其他作物轮作。桦甸市主要采用玉米—大豆—玉米轮作模式预防玉米灰斑病[3]。

4.4    合理密植

发挥主推品种的最大生产潜力,采用其最佳的种植密度[4-6]。过度密植会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加重病情。因此,必须合理密植。桦甸市旱田垄距60 cm,主推品种翔玉998、杜育311、中元999最佳株距为30~33 cm,天育108最佳株距是27~30 cm。

4.5    配方施肥

科学施肥能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同时达到最佳经济施肥量[7-8]。在生产上,应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以促使玉米秆壮穗大,增加产量,减少病害损失。桦甸市理想的用肥配方是施用纯N 195~225 kg/hm2、P2O5 105~120 kg/hm2、K2O 105~120 kg/hm2。

4.6    科学使用化控剂

对种植高抗倒伏玉米品种的地块,尽量不使用化控剂;对常年形成风口通道的地块及对种植抗倒伏差的品种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化控剂,有利于防病并达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9]。

4.7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丙环唑1 500倍液、25%戊唑醇1 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或 70%进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采用飞防方式进行统防統治,7 d后再施药1次,连喷2~3次;在不具备飞防条件的地块,可采用人工进行防治,在人工进行防治时,喷药应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7 d后再施药1次,连喷2~3次。

5    参考文献

[1] 仲富珍,朱安兰,杨梅燕,等.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0(12):167-169.

[2] 赵宝晶.玉米灰斑病防治方法[J].农村科学实验,2007(7):9.

[3] 苏仕卫,韩喜福,王炳志,等.桦甸市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9(10):94.

[4] 方向前,付稀厚,刘玉杰,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J].中国种业,2015(5):36-38.

[5] 方向前,曹文明,丁绍文,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3(4):40-42.

[6]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7]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8]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9]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玉米覆盖密植与保土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

D0300205)。

作者简介   刘金鹤(1978—),女,吉林桦甸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5-31

猜你喜欢

发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辣椒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