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艳遇记(三题)
2020-12-07申平
申平
沈娟
湖州,是苏东坡的伤心之地。
北宋熙宁年间(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在这里被捕入狱,同时,他也在这里埋葬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沈娟,那个才貌双全、风华绝代的姑娘,多少年以后还会经常出现在他的梦中。
沈娟的形象总是伴着箫声出现,那哀婉幽怨的箫声,连石头听了都会流泪。
那日,作为湖州太守的他,到碧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去微服私访,了解新法弊端。走到村口,却被一阵箫声吸引。循着箫声,他在一处农家瓦舍里见到了她,那个明眸皓齿,秀外慧中的女孩儿。
一座大院子,里外只有姑娘一人,但是她面对前来“讨口水喝”的陌生人却应对自如。当东坡问起她的家人所往时,姑娘不由叹息一声说道:“客官有所不知,我的哥哥进城去请领青苗款了,好多天也不见回来。因为买不到盐,家里已经多日不知盐味了。爸妈今天一早就去湖边盐碱滩上去刮盐花了……”
姑娘的话,仿佛重锤,一下下都砸在东坡心上。自《青苗法》《盐法》等法实施以来,他一直都在上疏进谏。姑娘家里的情况,正是强推新法的后果呀!于是他不由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声:“可怜!”
正是这两个字,使得他们之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姑娘不由问道:“敢问客官尊姓大名?”
东坡还想掩饰,不料他的随从这时却忍不住说:“此乃新任太守,大名鼎鼎的苏大人是也!”
“啊!天呀,你就是苏学士、苏大人呀!”
东坡看见姑娘的两只杏眼瞪得溜圆,樱桃小嘴也张得很大,她的两手一下子举到胸前,好像要冲过来抱住他,停了半晌才说:“天呀,我难道是在做梦吗,我沈娟真的见到了我最为崇拜的人了吗?”
接下来,刚才还从容不迫的她,竟然变得手忙脚乱,羞羞怯怯起来。
东坡此时才注意到,她家的房中,墙上悬挂着许多字画,有的是草书,有的是蝇头小楷,细看内容,俱是自己的诗作。在姑娘的闺房里,更是堆放着多本他的诗集。
哦,看来是遇到知音了!以下的谈话也立即转到了诗词方面来。东坡有意考她,便开始吟诗要她“接龙”,没想到沈娟才思敏捷,竟然接得既快又好。
东坡:“宦游到处身如寄,难得初尝贡茗茶。戏做小诗君一笑……”
沈娟:“从来佳铭似佳人。”
东坡:“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
沈娟:“何止容君数百人。”
东坡大喜,破例答应在她家吃饭,席间,沈娟倒身下拜:“小女子自幼喜欢学士诗词文章,请学士收我为徒吧。”东坡也马上答应了。
从此东坡与沈娟便有了密切来往。沈娟经常出入苏府,在送去她的诗词文章请求指点的同时,也带去自家地里产的瓜果菜蔬。有时候,他们还一起出游,吟诗唱和。
东坡觉得,自己真的是越来越喜欢沈娟了;沈娟呢,更是对东坡一往情深。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自不免有一些十分亲热的举动。这些,当然逃不过夫人王润之的眼睛。那时候,朝云还小,她便主动提议将沈娟纳妾,这正中东坡下怀。
本来一切都顺理成章,但是东坡却不知道自己的奏折和新诗已经在京城里惹下了大祸。一班小人鸡蛋里面找骨头,给他罗织了“讥讽朝廷,怨谤圣君”的罪名,一彪人马,日夜兼程赶来湖州抓人。东坡心中无愧,临行还给夫人讲笑话:“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从容地跟着官差上船了。
官船正待出发,忽听一阵尖锐的喊声响起,全船的人都看见,一个妙龄女子手拿一个包袱,正如飞赶来。她冲到水边,跳脚大喊:“等一下,我要见苏大人,见苏大人!”
船上有人同情她,就叫东坡出来。虽然没绑,但有兵士两边押着他。东坡一看,却是沈娟,不由喊道:“沈娟呀,苦命的、r头!你怎么来了?回去吧,忘了我吧。”
沈娟拼命要往船上爬,哭喊道:“大人,我已经是你的人了。我要跟你走,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要跟你走!”
但是人家不许她上船。沈娟只好奋力将包袱扔到船上,继续喊道:“苏大人,不要忘了我,我等你回来!”
船开了,东坡含泪望着沈娟,挥手告别。忽见沈娟从腰里掏出竹箫。边哭边吹奏起来。箫声如泣如诉,伴着东坡,也伴着官船飘向远方。东坡感觉自己的心都碎了。
人影隐去,箫声散尽。东坡打开包袱,却是一叠诗稿,还有几件衣服和一块温润碧玉。东坡把那碧玉攥在手心,贴在脸上,止不住双泪长流。
在京城乌台的死牢里,东坡被整整折磨了四个月。这期间陪伴他的,正是那块碧玉。奇妙的是他一把玩碧玉,似乎就能昕见那呜咽的箫声,看见沈娟那秀丽的面容。
东坡出狱之后,被贬黄州,无缘再回湖州。他心里念着沈娟,曾派大儿子苏迈前往寻找。苏迈回来说:在父亲入狱的第二个月,不知是谁告诉沈娟,父亲已死狱中。沈娟从此一病不起,不吃不喝,百医无效,撒手人寰。
东坡听了,唏嘘长叹,连日不语。只是把那块碧玉,紧紧握在手里。
琴操
琴操是一名歌妓,在杭州曾紅极一时。
据说,琴操容貌明艳动人,娇柔的粉面似团,透明的发丝如缕,薄纱轻裹着若隐若现的香躯,更兼弹得一手好琴,抚琴拨弦间,余音绕梁。才色双绝的琴操,令无数商贾富甲、王孙官宦们心醉神迷,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一听美人的琴音歌声,一睹美人倾城的芳容,他们做梦都想得到她。
但是,琴操却是那么的冷艳高傲,一般人她根本看不入眼。她坚守“卖艺不卖身”的底线,直令那些馋猫们抓耳挠腮,可望而不可即。
原来这琴操本官宦人家出身,她姓蔡名云英,父亲曾是朝中大臣,她自然是千金小姐,自幼锦衣玉食,并受到良好教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可惜13岁时,家道中落,她被迫沦落风尘。可想而知,一般人物,她能看得上吗?!
然而这年,她却看上了一个人,一个年龄比她的父亲还大的人,这个人就是苏东坡。
那一年,苏东坡重回杭州任太守,自然要乘船去游久违的西湖。船至三潭印月,忽然有一艘画舫,斜刺里快速驶来,险些造成两船相撞。对方不但不道歉,反而从船舱里飘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此时东坡正在船舱里吟哦诗句,对此并没在意,却是站在船头的随从被吓了一跳,不由高声喝道:“太守大人在此,是谁胆敢如此无礼?!”
画舫之中的笑声立刻戛然而止,船也停了下来,打船舱里款款走出一个仪态万方的娇娘,深深地道个万福说道:“小女子不知苏大人到此,多有冒犯。小女久慕苏学士大名,如雷贯耳。如苏大人恕罪,能否有幸出来相见呢。”
东坡闻言走出,直觉眼前仿佛升起一轮太阳。眼前的红衣女子,难道就是苎萝仙子不成?他两眼发直,血流加快,急忙拱手搭话。这对才子佳人就这样相识了。
相识不等于相知。直到那天,在一次官方宴会上,琴操当众巧改秦观词,才让东坡真正对她刮目相看,并奉为知己。
宴席上,东坡手下的一个官员自告奋勇唱秦观的《满庭芳》,一不小心将“声断谯门”唱成“声断斜阳”,被琴操当即指出。那人脸上有点挂不住,便道:“都说琴操姑娘才貌双全,不知你能否将错就错,按这个韵脚唱上一遍呢?”
这自然是一种软中带硬的叫板,却见琴操不慌不忙起身,看了上座的东坡一眼,然后面带微笑,轻轻说了一声:“让我试试看。”便轻启朱唇,声若金玉: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谯门)。暂停征辔(棹),聊共引离觞(尊)。多少蓬莱旧侣(事),频(空)回首、烟霭茫茫(纷纷)。孤村(斜阳)里,寒烟(鸦)万点,流水绕红墙(孤村)。魂伤(销魂)!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惹啼痕)。伤心(情)处,长(高)城望断,灯火已昏黄(黄昏)。”
琴操即兴将原词随口这么一改,文辞意境俱佳,且唱得声情并茂,满座叫好,东坡带头鼓掌,举杯赞道:“琴操姑娘,此女只应天上有也!”
有了大文豪苏东坡这句话,琴操更是名噪一时。
从此,东坡凡是接待应酬,外出游览,身边总是少不了琴操。日久生情,琴操心中从未燃起的爱情火苗,竟然越烧越旺。她每日茶饭不思,心里只想着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东坡,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见到他就眉开眼笑,离开他就愁肠百结。
作为过来人,东坡何尝看不出琴操的心思。他也很想为琴操脱籍,纳她为妾。但是此时,他已纳朝云为妾,很怕伤及朝云的感情。何况,现在他已年过半百,而琴操正值妙龄,“老牛”怎忍心去吃这样一棵难得的“嫩草”呢!
东坡开始有意躲避琴操,并暗暗开始为她物色郎君。秦观秦少游倒是一个人选,但是那厮却用情不专,飘忽不定,又恐怕他辜负了这样一位才女。东坡一时举棋不定,陷入矛盾苦闷之中。
一连几日不见,琴操便写下一封信,托人送往太守府。表面上是约他同游西湖,字里行间却充满哀怨。东坡思考再三,觉得是到了应该“点化”她的时候了。
风清月明,一条画舫,在西湖之上随意飘荡。船舱里,东坡品茗,琴操抚琴,湖面空灵缥缈,荷香四溢,湖山水色仿佛人间仙境。最后还是东坡率先打破了沉默:
“琴操,现在我来当一回长老,你来试着参禅。如何?”
“好的。禅师在上,请。”
“敢问什么是湖中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那么,何谓景中人?”
“裙拖六幅潇湘水,鬓挽巫山一段云。”
“何谓人中意?”
“随他杨学士,憋杀鲍参军。”
“如此究竟如何?”
琴操默然。
东坡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琴操闻听此言,打了个冷战,似乎一下从梦中醒来。冰雪聪明的她,已经从东坡最后这两句话里品出了深意:一是如果她继续现在的生活,老来必然下场悲惨;第二,他们之间不可能有未来。一时间,琴操万箭穿心,欲哭无泪。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装作神情淡定地说:“谢谢苏大人的点化,把小女子从苦海里超度出来。受教了!”
第二天,琴操就毅然决然来到西湖边的玲珑山上,削发为尼,从此一心伴着青灯古佛,研读佛理。不料就在她出家六年后,听说东坡被朝廷贬去岭南,不免惦记于心,茫然若失。不出数月,郁郁而终。
据说,东坡也曾数次到玲珑山上找过琴操,未果;有传说琴操墓是东坡所建,不甚可信。倒是现代文人郁达夫曾去玲珑山上拜谒过琴操墓,并留诗一首:“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
温超超
人走旺运时,遭遇个桃花运,这不足为奇;但是人走背运,遭贬远方,且垂垂老矣,依然有少女相爱,这就非同寻常了。
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位极富魅力的男人。
宋绍圣元年(1094年),东坡被曾是他学生的宋哲宗一路贬谪,流放岭南惠州,他就像一匹疲惫的老马,住进了一個叫做嘉佑寺的荒凉寺院。
在东坡的人生词典里,找不到“失败”和“沮丧”的字样,他很快就从惠州的美丽山水间看到了希望,从这里的官吏百姓对他的态度上感受到了温暖。更何况,爱妾朝云、儿子苏过就陪伴在他的身边,东坡很快就重振了精神。
白天,他到处游走,纵情山水;晚上,则作诗填词,自得其乐。不过这几天,他感觉嘉佑寺里似乎在闹鬼:每到夜深人静,就有个神秘的影子在他窗外窥探徘徊。
东坡虽不怕鬼,但是他弄不清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鬼,它在外面偷窥自己这样一个老头子意欲何为。这天晚上,月朗星稀。东坡一边吟诗,眼睛一边飘向窗外。屋门已经虚掩,以便他随时冲出去捉鬼。
那鬼果然又来了。虽然脚步轻轻,侧身弯腰,但是外面亮如白昼,它哪里逃得过东坡的眼睛。东坡一点点向门边靠近,突然拉门,跳出门外,喝了一声:“哪里走!”
那鬼正伏在窗前,猝不及防,瞬間呆住。东坡近前细看,却是一个绝色女子,她身着红衣,体态婀娜,眉如柳叶,眼如亮星,站在月下,宛如仙女。东坡不由后退一步,开口问道:“你……是人是鬼?”
只见那女子慌张地给他鞠了一躬,开口说道:“对不起苏学士,让您受惊了。我是您的邻居,我父亲是温督军,我叫温超超。我自幼喜爱学士的诗词文章,想不到您来到了惠州,我就是想一睹学士的风采,看看那么好的诗词您是怎么写出来的。请原谅!”
哦,原来如此!东坡松了一口气,赶紧说:“温姑娘,你看这深更半夜的,多有不便。你先回吧,如果想来,以后你可以白天来呀!”
温超超一听,立即眉开眼笑,赶紧说道:“谢谢学士,不,谢谢老师。”然后犹如一道惊鸿,飘然而去。
从此,温超超就成了嘉佑寺的常客。她动辄就带着自己写的诗词来请东坡指点,还向朝云学习烹饪女红,朝云也很喜欢这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儿。
超超的年龄,与苏过相仿。起初,朝云甚至有心撮合这对年轻人,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敢情超超喜欢的人却是东坡,她经常对自己能与东坡生活在一起表达羡慕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朝云便把这情况对东坡说了。对此东坡虽也略有感知,但却不信,他说:“我都可以当她的爷爷了,况且又是个贬官,既老又穷,人家一个青春少女,喜欢我什么呢?”
然而,随着与东坡相熟,温超超竟然开始向他发起了进攻:诗词里的隐晦表达,见面时的扭捏作态,水果美食的悄悄相送……但是东坡一味装傻,不为所动。
后来朝云身染瘴疾,不幸病逝,这时温超超以为机会来了,更是一天几次往嘉佑寺跑,对东坡嘘寒问暖。但是东坡爱朝云实在太深了,一时难以自拔。有一天他明确对超超说:“超超啊,我老了。此生此世,我的心里已经装不下别人了。你这么年轻,这么漂亮,赶紧找个门当户对的年轻人出嫁吧,莫为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耽误青春呀!”
超超听了,如雷轰顶。她哭着走了,从此不再来嘉佑寺。
过了几天,东坡听人说,葬在惠州西湖孤山之上的朝云墓前夜里闹鬼,经常有个白影子在那里翩然起舞,身段极似朝云。东坡这夜赶去查看,发现白影子却是温超超。
再到后来,东坡忙着在白鹤峰上买地造屋,准备终老惠州。谁知房子刚刚建好,搬入不久,一道圣旨,又把他贬往海南儋州。四年以后,备受坎坷折磨的他遇赦北归,在广州与大儿子苏迈一家相聚。因为苏迈刚刚到过惠州,言谈中东坡就问到了温超超。苏迈说:“哎呀,听说那个女孩一直待字闺中,谁也不肯嫁,后来精神就错乱了,很快去世了。有人说,她临死时一直喊着父亲的名字。”
东坡听完,连说罪过。当晚,他翻出了自己当年在黄州写的《卜算子·孤鸿》,反复吟哦,并将最后那句“枫落吴江冷”,改做“寂寞沙洲冷”,全词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如果温超超真有在天之灵,得此词,也可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