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质量检验措施

2020-12-07时萌冯艳萍闫瑾庞士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质量检验种子措施

时萌 冯艳萍 闫瑾 庞士慧

摘要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村社会稳定。本文主要探讨了种子质量检验(包括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玉米制种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子;质量检验;措施

中图分类号    S33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9-0054-02

种子作为一种重要且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好坏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村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种子质量检验,对于提升我国种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带动农民增收的意义重大。种子检验包括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做好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是保证和提高制种质量的重要手段。鉴于此,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种子质量检验措施,以期为提高制种质量提供参考。

1    田间检验

田间检验是指从播种至收获期间,直接到田间对生长发育期的种子质量进行鉴定的方法[1]。农作物在田间生长时,品种的特征特性较为明显,且种子的质量主要是在田间生产中形成的。通过田间检验,不仅可评定制种田的田间环境是否与生产合格种子的要求相符合,而且可确认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因此,做好制种的田间检验工作,对于确保种子质量至关重要。对制种进行田间检验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1    掌握制种区和亲本的组合情况

检验人员需2名以上,且持有检验员证书方能进行田间检验。在进行種子检验前,需要掌握如下信息:被检单位及地址,农户的姓名及电话,作物、品种组合、类别,制种区的位置、编号与面积,亲本各个生育时期的特征特性,前茬作物及栽培管理情况,是否存在同种的其他品种污染,田间管理情况等。同时,收集主要品种组合、同名异源亲本种子、植株标准样品,并检验品种说明书等。

1.2    检查制种田的隔离情况

种植者应向检验员提供制种田的地图。检验员仔细查看地图,待掌握制种田的布局后,绕制种田行走一圈,检查其隔离情况。为了控制外来花粉的干扰,防止生物学混杂,一般而言,制种田空间隔离距离应不小于300 m。同时,需要处理好隔离地带的种植,杜绝制种田存在其他作物。如果制种田与花粉污染源的安全隔离距离存在未达标情况,建议消灭污染源,或者重新划分隔离区,以确保制种田达到合格的隔离距离[2]。另外,需要分别在植株苗期、拔节期、抽穗前期严格做好制种田的亲本去杂、去劣工作。在散粉前,将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植株除去,使制种田的母本杂株率低于0.2%、父本杂株率低于0.1%。此外,还需做好母本花期去雄检验工作,做到摸苞去雄,即在母本雄穗刚出现打苞尚未露蓼之际,连同顶端1~2片叶一起拔出。一般而言,去雄时采取每2 d一个轮回,如果整齐度比较好,一般去雄3次即可。同一块制种田需要在8~10 d内结束去雄。在最后一个轮回去雄时,应结合处理三类苗。此时,需要用手对每棵植株抚摸,对于尚不能摸到苞的弱晚株三类苗进行彻底清除。同时,严禁将母本的雄蕊取回培养,进行“野粉”授粉,以确保种子的纯度,提高种子质量。

1.3    掌握正确的田间检验方法

依据制种田的品种、繁殖世代、栽培条件等均匀程度,正确划分检验区和检验点。《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规定,一个检验区的最大面积为33.33 hm2。一般田间检验区面积以13.33 hm2为宜[3]。此外,检验点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可以覆盖整个制种田。常用的取点方式主要有“对角线式”“阶梯式”“梅花式”等。

1.4    选择最佳田间检验时期

一般选择在苗期、花期和成熟期(品种典型性表现最明显的时期)进行田间检验。苗期主要依据植物幼苗的叶型及叶鞘、叶片的颜色等生物性状,判定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花期检验是田间检验最为关键的时期,它主要是以田间定点调查的去雄、去杂结果作为鉴定种子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4]。花期检验主要依据株高、株型、叶色、叶片形状、叶片数、花药色、花丝色及分枝多少、主轴长度等生物性状,判断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征特性。成熟期主要是依据穗位高低、双穗率、穗型、穗轴颜色、粒型、粒色等生物性状,判定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征特性。

1.5    及时填报田间检验报告

田间检验完成后,检验员应及时填写田间检验报告。若发现不符合生产标准要求的,应签署整改意见,且整改后,仍需进行复查并达到要求;否则,建议淘汰,以确保制种田符合生产标准要求。

2    室内检验

收购入库后的种子虽然已经通过田间检验,但是,由于在操作中仍存在母本去雄不及时、父母本去雄不彻底、机械混杂等致使部分籽粒出现混杂现象。因此,种子入库后仍需要开展室内检验。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室内检验以种子水分含量、净度、发芽率、纯度为主,同时检测千粒重、病粒、虫粒、杂草种子等。在室内检验时,要做到客观、公正、不漏检、不错检,并做好原始记录。

2.1    纯度鉴定

种子纯度鉴定是种子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程度的鉴定和种子真实性的鉴定。种子纯度对于农业生产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较大。目前,国家规定的种子纯度鉴定的标准方法包括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与盐溶蛋白电泳鉴定法。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的试验周期长、费用高,且部分作物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小,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为品种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准确、快速、方便的方法[5]。

2.2    发芽率检测

种子发芽试验主要是为了检测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发芽率检测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应采用纸床、沙床、土壤。一般而言,在进行发芽率检测时,应对发芽床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确保发芽床水分充足,通气顺畅,温度适宜[6]。种子发芽试验常采用的是普通发芽试验,随机取400粒净种子。其中,小、中粒种子(如小麦、油菜等)以100粒为一个重复,共计4个重复;大粒种子(如玉米、棉花等)以50粒为一个重复,共计8个重复;特大粒种子(如花生、蚕豆等)以25粒为一个重复,共计16个重复。将种子均匀置于发芽床,并放于恒温(20、25 ℃)或者变温(20~30 ℃)的发芽箱中培养,每天对发芽箱进行通风换气。一般而言,小麦和玉米种子均按照4 d计算发芽势,但小麦的发芽率以8 d计算,玉米的发芽率以7 d计算。

2.3    水分测定

种子水分表示种子内的自由水及束缚水的重量所占种子原始重量的百分率。水分测定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包括烘干减重法及电子水分速测法。鉴于电子水分速测法具有测定快速且简便的特点,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采用该方法測定种子水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电子仪器测定时,需与烘干减重法进行校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7]。

2.4    净度检测

种子净度是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净度检测主要是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杂质、其他植物种子、净种子3种成分,以了解种子批中可以利用种子的真实重量。净度检测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分为全试样法和半试样法[8]。由于全试样法具有分析程序少、操作简便等特点,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采用该方法分析种子净度。具体操作是先对送检的样品进行称重,并对重型混杂物进行检查;然后分取一份全试样样品,分离分析杂质、其他植物种子、净种子,并将各种成分称重及计算各自的百分率。

2.5    千粒重测定

种子重量测定指的是测定一定数量的种子的重量,通常指测定1 000粒种子的重量,即千粒重。千粒重不仅是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多项品质的综合指标之一,反映了种子的饱满程度。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千粒重测定方法有百粒法、千粒法及全量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任意选取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测定。

3    结语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做好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是保证和提高制种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田间检验贯穿于种子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通过田间检验能够确保制种田的去杂去雄,提高生产作物品种的纯度。通过室内检验,一方面,可剔除发芽率及纯度不达标的种子;另一方面,可对水分及净度不达标的种子进行翻晒、加工处理,从而确保制种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吴宗桃.浅析种子检验与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关系[J].种子,2006,25(5):108-110.

[2] 李合新.论种子田间检验[J].种子,2000(2):77.

[3] 张韦华,周首民,张万兵.种子田间检验[J].北京农业,2010,15(5):36-37.

[4] 苏一青,韦艳,苏家琼.花期检验中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几个途径[J].种子,2009,28(10):128-129.

[5] 张颖,曹栋栋,黄歆贤,等.应用分子标记进行蔬菜品种和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进展[J].种子,2008,27(5):51-55.

[6] 陈庆.农作物种子检验的策略及方法探究[J].种子科技,2020,38(7):21.

[7] 牛晓菲,贾秀锦.试论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及优化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95.

[8] 贺长征,杜爽,刘何,等.天津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情况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19(5):20-22.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种子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分析影响因素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工作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桃种子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尝试
可怜的种子
对机械质量检验工作问题的探讨
年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名单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