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武器:人类的新噩梦
2020-12-07杨震
杨震
新概念武器目前正处于研制或探索发展之中,通常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和费效比,能够取得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声波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它的能量与攻击目标之间的距离,轻者有沉重一击之感,重者休克、窒息甚至死亡,被称为“人类的新噩梦”。
在世界上一些有冲突、对抗的区域有时会使用“声波武器”,这种武器会导致人头晕呕吐、皮肤针扎般疼痛等。的确,声波武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概念武器,在某些方面甚至会颠覆人类对于武器系统的认知。
人类战争的 技术形态
人类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战争史。在战争形态演变的过程中,战争样式、武器装备、作战手段、作战方式、武装力量、战略战术等方面发生了数次根本性变化,但战争暴力的性质并未改变。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武器的威力大大增强,交战双方由单纯的体能较量转化为火器所释放的化学能的较量,战争中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增大,战争暴力不断强化。从热兵器时代演进到机械化战争时代,战争的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坦克、飞机、大炮、导弹、核武器相继出现,交战双方的对抗发展成包括各种兵器所释放的物理能、化学能、核能的综合整体对抗,战争地域从大陆扩展到海洋、天空,战争空间从平面发展到整体。
20世纪后半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学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群和高技术产业蓬勃兴起。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产生了精确制导技术、遥感与测控技术、卫星通信与预警技术、全球定位导航技术、隐身技术、夜视技术、新材料技术、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群,推动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新军事变革催生了高技术的作战力量和多样化的作战手段,使现代战争的可控性显著增强,为运用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的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可能选择。人类战争开始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
近年来,军事理论界对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已进行过不少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見地的观点。并在一些认识上基本形成共识。比如:传统战争的界限将被超越或被打破。战争目的发生异化,从注重对有形资源的争夺与控制,转而重视对无形资源(即知识和信息)的争夺与控制;战争行动边缘化,瘫痪敌国经济,制造敌方社会的动乱,把战争意志强加给对方,不需要实施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交战,而是通过网络攻击、黑客入侵和利用新闻媒介实施的大规模信息心理战等“软打击”的方式来实现,和平与战争状态的界限将趋于模糊,暴力行动与非暴力行动的最终效果将趋于一致;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将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向极限,大量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使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军队组织将高度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
新概念武器横空出世
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后,战场的主角开始发生变化,传统武器装备的地位开始让步于一些新型武器,其中新概念武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新概念武器是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高技术武器。其特点是:它应用新的原理,使用新的能源;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与创新;在作战方式和作战效能上与传统武器有明显不同;它的高科技含量多,技术难度高,探索性强,资金投入大,发展受技术、经济、需求及时间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新概念武器将对未来的战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激光炮、电磁炮、微波武器、海洋武器等是新概念海战武器的典型代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概念武器装备由多种高技术融合而成,在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总体优化、材料应用、工艺制造、部署方式、作战使命、作战样式、毁伤效果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武器装备,是对战斗力具有大幅度提升作用的创新性武器。
新概念武器是在工作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运用方式上与传统武器相比有显著不同的高技术武器群体。新概念武器目前正处于研制或探索发展之中,通常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和费效比,能够取得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创新性,在设计思想上有显著的突破和创新,是创新思维和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时代性,新概念武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某一时代的新概念武器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后,也就成为了传统武器;探索性,新概念武器的高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在技术途径、经费投入、研制周期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探索性强,风险大。
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非致命武器等。定向能武器是利用沿一定方向辐射的高能电磁波束或粒子射束攻击目标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又称射束武器或能束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动能武器是利用高速飞行的非爆炸弹头的巨大动能,通过直接碰撞击毁目标的新概念武器。目前世界上采用新概念技术的动能武器主要包括利用火箭推进的动能拦截弹和利用电磁能发射弹丸的电炮。非致命武器是使人员或武器装备失去作战能力而又使附带破坏最小化的一类武器,包括反装备和反人员两大类,重点发展的是反装备武器。此外,一些新概念弹药、计算机网络攻击手段以及高超声速武器也属于新概念武器范畴。而声波武器,就是新概念武器的典型代表。
出手不凡的声波武器
说起声波武器,那可是鼎鼎大名。声波武器是利用扬声器定向发出大量声波对目标进行作用,致其死伤或暂时丧失战斗力的一种新概念武器。这种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它的能量与攻击目标之间的距离,轻者有沉重一击之感,重者休克、窒息甚至死亡,被称为“人类的新噩梦”。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制的声波武器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为次声波武器、噪声武器和超声波武器。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其频率范围是0.0001Hz~20Hz。次声波对人体的伤害基于共振原理,当与人体固有振动频率相同的高强度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就会发生共振,造成某个器官产生强烈振动,轻则头痛、恶心、眩晕,重则发生肌肉痉挛、全身颤抖、呼吸困难,甚至内脏损伤、脱水休克、生命停止。非致命次声武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神经型”非致命次声武器,当次声波频率和人脑阿尔法节律(8Hz~12Hz)接近时,次声波便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共振,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一定影响,轻者感觉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导致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器官型”非致命次声武器,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Hz~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Hz~12Hz,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Hz~6Hz。人体的这些固有频率都在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内,当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眩晕等不适感。其中,5Hz左右的次声波对人体危害最大,轻则使人头晕目眩、肌肉痉挛、全身颤抖、呼吸困难,重则血管破裂、内脏损伤。
噪声武器也称为强声波武器,当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处于120dB以上可听声音的环境里会感到不适或听力损伤,当声强超过115dB时,人体大脑皮层的功能严重衰退,在高分贝强声波的“冲击”下,距离较远的人会失去自制力和辨识方向的能力,感到莫名的恐慌、头晕、恶心,近距离条件下可引起人的心理紊乱,甚至损伤内脏器官。另外,还有一种爆炸时可发出强噪声的新式炸弹,称为噪声波炸弹(或爆震弹)。噪声波炸弹也是噪声武器的一种,爆炸时可以发出高达172dB的巨响,这种强声波通过麻痹人的听觉和中枢神经造成短时间昏迷。
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其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超声波武器利用高能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声波,造成强大的空气压力,使人产生视觉模糊、恶心等生理反应,从而造成人员战斗力减弱或完全丧失。现在的窄带超声波发射技术使超声波更具方向性,声波枪即采用这种原理制成,它可以发出一种狭窄而强烈的声波,声强高达145dB,是人类承受极限的50倍,被称为“声波子弹”,这种超声波子弹可以在不伤害围观者和操作者的情况下制服敌方目标。
实际上,世界各国对声波武器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1940年,德军曾计划向英国投放著名音乐家签名的唱片,这些唱片通过专门录制,加入了次声,可令听众恐慌甚至精神失常。尽管计划未能完全实施,但该国科学家成功进行了次声武器实验。苏联曾让飞行员驾驶强击机在德军阵地上空反复进行超低空飞行,用高强度次声波袭扰德军。
无独有偶,自2016年底开始,美国驻古巴哈瓦那大使馆的大批工作人员称在家中和附近的酒店听到一种强烈噪音,随后抱怨出现了头痛、恶心以及听力丧失等症状,美方认为这些人员遭到了一种“神秘声波武器的攻击”。近日,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公布了对这种噪音的研究结果,他们表示,“罪魁祸首”其实是一种蟋蟀。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及英国《卫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国林肯大学的科学家早前获得了相关音频文件。在经过分析研究后,他们认为这种引发热议噪音并没有那么神秘,真正来源是一种印度短尾蟋蟀。
在不久前中印边境对峙中,印度媒体声称中国人在印军营地附近“实施心理战宣传”,并播放印度著名的流行音乐和歌曲,刺激印军士兵的焦躁心态。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印度士兵是不是也遭遇了印度短尾蟋蟀?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