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 养成游戏

2020-12-07

安邸AD 2020年6期
关键词:夫妇俩餐桌家具

设计师曾刚与造型师张梦音的新家寬敞通透,公寓中收藏级别的家具与充满玩味气质的物品,在不自觉中早已成为他们精彩生活的最佳见证。

曾刚和太太张梦音有4只猫。北面窗边的长羊毛小毯是猫们在这个家里最喜欢的物件。老曾发现,它们常常潜伏在这张毯子里,就像趴在草丛里的小狮子。有一天,他看到梦音也躺在这儿的地上,便走过去一起。太阳正下山,地暖很舒服,两人就这样平躺着聊起天来。原本,这间208平方米的公寓是被阳台围绕的,因为喜欢连通的感觉,负责自家装修的设计师老曾把所有阳台全包起来并入室内,除扩展空间之外,也得到了一个四面都能采光的家。

阳光是长途跋涉而来的原始能量,为了更多收集它,南边的一面墙都往外“撇”了一些。在他看来,白墙是特别有意思的光的载体。比如早晨,光会一路打进,把漂亮的树叶影子留下,玻璃窗会改变一部分光线的方向,把它落在玄关边的一尊哪吒木雕身上。而光从窗边的David Hockney巨型画册上经过,又会在白墙上产生微妙的反映。拍摄当天天气不好,尽管在描述下午家里会出现的两条光带时手臂挥舞,老曾最终还是遗憾地说:“那种光感是很难用照片捕捉到的,只有你生活在这儿,才能知道它会带来什么样的色彩变化。”

老曾疫情时期常玩游戏,发现游戏里的逻辑能解释家的事情。比如光带来的是文字图片都难描述的沉浸式体验。比如为客户设计家,其实是在为对方设计生活。因为设计施工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复杂的私宅项目甚至需要花费3~5年时间才能完成,设计师更多时候是通过价值观的碰撞为居住者预估未来的生活。这就像射击游戏中为了击中移动目标,需要提前做出预判。而安排自己的家就更像在玩儿养成游戏:先做减法,把夹杂了别人样子的空间先减到一个极致,再一点一滴去做自己的加法。

基本硬装完成后,夫妇俩对于软装的想法,只确定了两个圆形——餐桌会是一个圆,茶几也会是一个圆。他们不想用屏风或家具隔断空间的通透感,于是决定靠两个圆点的错位,中和一下这个过于呈长条形的空间。混凝土和金属材质组成的圆餐桌是他们一眼相中的。“因为我们家常年养猫。这样的桌子是猫伤害不了的,你会发现我们的家具几乎都对猫免疫。”老曾说。随后确定的是孟菲斯设计小组(Memphis Group)的圆几,比起“离经叛道”这样的常见形容,他更觉得它是“永远在一堆的假正经当中扮演那么一个调皮的角色”。这种调皮并不孤单,在他和梦音的家里随处可见他们安插的小家伙,有时是成群出现的橡皮黄鸭,有时是坐在角落里的玩偶,或者是长了3只“兽腿”的石膏边几。

因为不太喜欢特别有仪式感的家,夫妇俩拥有各自的床头角落,两人都在按照自己的风格布置手边空间,于是卧室也正在养成中。“碰上什么就放什么,合适就放,不合适再换。”养成一个家的过程就像在照镜子,一些模糊的习惯会被看见,自己的变化也得以在空间中被具象。起初,老曾以为他们会在向南的地台上待更久,但住着住着发现,反而是北边的窗前因为挑高较低,能带来安全感,人和猫都更喜欢窝在这里。餐桌边的木椅子是“一个北欧村里老大爷”的手作,价格便宜。主人本来设想的剧本是把它放在厨房,坐在上面择菜。但用了一阵子,它就跑到了桌边来。岛台边的吧凳原本很有设计感,但老曾越看越觉得“太工业”,倒是暂时补缺的宜家吧椅出人意料的舒服。一张同样来自宜家的沙发被包围在其他精心搜罗来的家具中,本想只暂时放放,被猫挠坏了就丢掉,但没想到无论怎么失眠,只要躺在上面就能快速入睡。夫妇俩因此叫它“睡眠之神”。家总是不给人膨胀的机会。从2019年10月入住,他们已经列了3版家具清单,第一版清单上的家具还没进家就被迭代了,现在再看,“发现我之前怎么喜欢那么傻的东西”。

这里只有一个开放式厨房,因为他们想强迫自己少爆炒,多吃蒸煮的腱康食物。在聊起之前为客户设计的家时,老曾说,或许因为自己是学电影美术出身,很多时候做的就是“演员的流线”——某些使用场景如果创造了就会有,没创造就不会有。现在,露台上的红枫等植物是特意三五株组合的,将来他还想绕着它们开卡丁车呢。

猜你喜欢

夫妇俩餐桌家具
《春天终将到来》《金色餐桌》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家具设计·互动
大餐桌,小小船
等候秋天
察言观色
家具
那些看不见的痛苦
下一站:美洲
互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