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复始

2020-12-07

安邸AD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庭观者光影

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强有力的视觉效果中,几道重心与尺度两两相异的橙红色椭圆弧由下至上环绕成一个由中心能量驱动的“涡旋”,朝向观者扑面而来。这个由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手绘的红色建筑形象,是他新作——位于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

“希望将一座融汇传统岭南建筑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综合型美术馆带回我们自己的家族深深扎根和发展的顺德。”早在5年前,和美术馆的馆长何剑锋和专业团队便开始了关于“盖一座美术馆”的探索与筹划,他们在这个周边尚无成熟艺术生态的“非常规”地块上创造了一个特别的时空容器——和美术馆。他们希望在保持自身在地特色的同时,与前沿的国内外当代艺术接轨:在美术馆中,你将看到岭南画派的经典馆藏与当代艺术的兼容并蓄,并将当地人情感与精神的对话一同“收藏”其中。

和美术馆团队邀请在美术馆、博物馆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对于安藤忠雄来说,“将项目的固有文脉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出只存在于此处的独一无二的建筑”也是他创作中的永恒主题。岭南建筑文化深受中原正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思想内核承载着“和”这一具有向心性的精神追求。安藤忠雄将建筑本体置于和当地文化的关联性之中,认为“自身调和的同时与环境混合,便成就了和美术馆之‘和”。

展现在眼前的,是安藤忠雄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维理念中提煉出的纯粹几何元素——“以圆带方”。地上4层、地下1层,圆形展厅按照一定偏心率精确叠置的倒锥形圆柱塔,轻薄的椭圆形屋顶与纤长的格栅立面,中和了整体建筑的硬朗轮廓。建筑造型“向心”凝聚,整体意象又如向城市扩散的“涡旋”。长方体偏厅沿着首层圆柱的切线方向延展,并与柱塔形成高差,光洁的幕墙恰与主厅格栅后若隐若现的落地玻璃交相呼应。从外表看,安藤式的清水混凝土设计语言并非用作建筑立面的大面积展示,反而成为开放式园林的景观,隐现在大腹木棉树、樱树与紫荆树之间;弧形隔墙层层递进地环抱着建筑主体,同时引导一条曲径通幽的入口动线。

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入口处的一棵与自然界树木形态相同的“树状体”向阳伸展,细腻的树干与枝桠竟是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这件由美国当代艺术家洛克西·潘(Roxy Paine)创作的永久性大型委任艺术装置“Ballast”——其属于艺术家代表系列“Dendroids(树状体)”,周身轻盈,同时散发的“寂静”和“活力”与美术馆的氛围相符,这是在亚洲范围内首次展出洛克西.潘此系列的大型装置。

待到进入建筑内部,贯通上下5层的圆形中庭进入眼帘,观者方才恍然大悟:“空间里的生命之光”——这个镌刻入安藤设计信仰的理念在这座美术馆建筑的最中心处展露无遗。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旅欧的安藤忠雄曾伫立在罗马万神殿的穹顶下,观察着时间被光影一点点拓绘在半球的内壁,此后他便不断将彼时捕获的光影礼赞体验还原回自己的空间设计中。

若流连于和美术馆的中庭,便可见证“永恒”与“刹那”交织共舞的一切——穹顶洒下大簇光束,映照在墙面肌理的缝隙与孔洞混凝土成型的过程中,凝固出质朴、原始的印记;两道起终点互不交叉、路径反向平行的双螺旋楼梯精密地盘旋、缠绕,光斑打在阶梯的扶手与侧面,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地“走动”。最有趣的是,和美术馆所在地顺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在夏至前后的正午,这里的太阳直射角度将与地平面形成近似90°因此,在一天、一季,甚至一年当中最特别的时间段,中庭正上方的圆形进光口将仪式般地垂直点亮5层通高的圆柱空间,不知这种庄重、肃穆的仪式感是否寄托着建筑师安藤忠雄当年仰望万神殿天顶绝美光线而出神的回忆。

中庭的双螺旋楼梯施工难度极大,安藤忠雄认为这是中国建筑技术飞跃进步的证明,也将是和美术馆为观者带来的最大震撼,聚集着空间的中心“势能”不断生发。然而,环绕中庭“向心”的每一层展厅却洁白而明亮,灰色地面的同心圆纹理如同层层展开的水面涟漪,呼应着和美术馆周而复始的“圆形构成”。被外立面格栅细细切分的条形光线投射在空间的地面与Y形的支撑结构上,光影感亦不同于中庭的庄重、肃穆,凸显了其秀美的一面。随着美术馆建筑的落成,“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也即将拉开帷幕。该展将带领来访者探究居住的空间、时间与风景、物品之间相互依存并充满未知的生活景观。光影赋予了和美术馆的空间在时间上的维度与生命,而观者的流动性又带来了一定的无序与变量。待到开幕之时,这座美术馆建筑自身也将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艺术品。

猜你喜欢

中庭观者光影
光影
光影
端午节观龙舟赛
蝶恋花·寂夜
光影之下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光影
中庭机械排烟系统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