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
2020-12-07晓音
晓音
秋生这样一个打开电视只看新闻联播、打开网页只看时政头条、打开微信只看刑警队微信群的生活毫无乐趣可言的中年警察大叔,居然跟我打听娱乐圈的花边新闻,那只说明一个问题——有案子了。
昨天晚上,秋生接到一个报案电话,对方自称田纪文,是个导演。如果接电话的是我,可能立刻会肾上腺素飙升,不过,这个著名导演的名字对秋生毫无意义,路人甲群众乙,如此而已。田导对秋生说,最近有人在跟踪他,尽管他说不出跟踪者是男是女,是一个人还是一伙人,也无法提供任何怀疑对象,但他还是一再强调,他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像这种疑神疑鬼的报案,秋生见得多了,也没放在心上。不料今天又接到公安局一位领导的电话,让他关注一下田导反映的情况。在感慨田导能量巨大的同时,秋生也必须有点儿行动以便应付领导,于是就找上了我,我是娱记嘛。
这很可能是一条头版新闻的線索,哪怕秋生不当回事,我也会认真对待。我没有直接采访过这位田导,但跟同行打听打听总不难。一圈电话了解下来,这位田导得罪的人还真不少,最近正投拍的一部戏,还没几天,他就已经炒掉了三个人。
首先是男二号。男二号是个小鲜肉,刚刚走红,还没有多少耍大牌的资本,却拿自己不当外人,迟到早退,把拍摄计划搞得一团糟。换了其他导演,也许就忍了,可惜,这个小鲜肉还没有挑战田导的资本,田导在片场跟他翻了脸。他觉得丢了面子,威胁说不演了,田导比他还干脆,马上通知制片人,要么换掉小鲜肉,要么换掉导演。制片人权衡利弊,终于放弃了小鲜肉。经过这件事,小鲜肉再也接不到什么像样的角色,对田导自然是恨之入骨。
第二个是编剧。田导在私生活方面有些不检点,而跟他搭上关系的女人多半是有目的的,因此他在拍戏的时候经常假公济私,临时加个美女角色之类。加了角色,就要改剧本,编剧们因此怨声载道。还是刚刚说的那部戏,编剧突然被要求加一段公主戏,可问题是剧本里根本没有安排公主的地方,编剧硬生生加进去一段,田导却大发雷霆,说编剧根本不懂什么叫创作。编剧气不过,顶撞两句,结果也是卷铺盖走人。
第三个是剧组的美工。田导先炒了男二号,又炒了编剧,拍摄工作几乎陷入停顿,他的心情当然也不太好,凡事鸡蛋里挑骨头,找茬儿骂人。这个美工是负责场景模型设计的,田导让他把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可问题是,这个方案之前不但获得了田导的认可,还难得地受到了他的夸奖。如此翻云覆雨,美工也崩溃了,想跟田导解释几句,田导的回答只有一句话,要么重来,要么走人。美工选择了后者。
把这些情况反馈给秋生,他有点儿不以为然,娱乐圈里乱七八糟,这点儿事根本不算什么事(这是秋生的观点,不是我的)。没想到,两天后,在片场门口的停车场里发现了田导的尸体,田导坐在汽车驾驶座上,引擎还转着。
尸体表面没任何外伤,体内也无任何使用过药物的迹象,法医认为田导死于心脏病突发,死亡时间在夜里十一点左右。那天晚上,田导一直待在片场,据保安说,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剧组里的同事们也都反映,田导有心脏病史,身上经常带着药。于是结论自然而然,这几天田导心情不好,动不动就发火,再加上晚上熬夜,离开片场上了车,刚刚发动引擎,突然心脏病发作,没来得及服药……
但既然田导报案在先,秋生觉得还是有必要查一下,尤其是那三个刚刚跟田导发生冲突的家伙。在田导死亡的那个时段,这三位都在附近出现过,但都有正当的理由。片场位于一个影视基地里,很多家公司都在这里租用场地。三位被田导炒了之后,相继在其他公司找到了活儿干,当晚都在周边的其他片场里,尽管没有确切的时间证人,但警方也不能因此就怀疑他们,毕竟,尸检结论也不支持这是一起谋杀案。
尽管如此,我的领导对我还是挺满意的——是我第一个曝出了田导死亡的消息。忙完发稿的事,已是凌晨五点。我一身疲惫地开车回到自家的小区,刚要开进停车位,眼前突然冒出一只大橘猫。我吓了一跳,猛踩刹车。那只大橘猫却一动不动,在车灯之下,摆出一副要冲我扑过来的架势。定睛一看,我不由暗骂,谁家的熊孩子,居然在我的停车位上画了个大橘猫的3D立体画,其实是平面的,但是在恰当的角度上看,就是一只冲我走过来的栩栩如生的大橘猫。
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田导死亡的案子有解了。
那么,读者朋友,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12月31日截止答案,参考答案见2021年第1期,“十二月侦探榜”见2021年第2期)
责任编辑/季伟
请问:为什么说遗嘱是有效的?
参考答案:
盲诗人的弟弟觊觎哥哥的财产,在给哥哥当遗嘱见证人时耍了个花样,他给哥哥递过去一支没有水的签字笔。他以为写遗嘱时没有旁人在场,盲诗人又看不见,所以不管哥哥怎样写,留下的都是一张白纸。可他忘了,正因为哥哥是盲人,而盲人写下的东西和我们正常人是不一样的。盲诗人是用盲文立下的遗嘱。
十月侦探榜
(从第10期与参考答案相符读者中随机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