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壹:从外行到脐橙行业先锋,做对了几件事
2020-12-07
从南昌到信丰,驱车5个多小时,沿途山峦起伏,美不胜收。一下信丰高速,“中国脐橙之乡”的宣传标语就映入眼帘。作为赣南脐橙的发源地,信丰具有栽种脐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赣南信丰,有这样一家企业,他们花了20年,从外行做到行业先锋。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绿萌能在竞争激烈的赣南地区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家企业到底做对了些什么?又有哪些过人之处?
脐橙品质分级加工
中国脐橙看赣南,赣南脐橙看信丰
40多年前,袁守根在信丰县的安西种植下第一株赣南脐橙母树,到赣南脐橙在信丰县种植成功,脐橙品质得到广泛认可。赣南其他县市相继引种种植,赣南脐橙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信丰不断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一直引领着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其中有一家以科技驱动脐橙产业发展的公司——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花了20年时间,从外行做到了行业先锋。
公司是如何从外行做到今天的行业先锋,其创始人总结了五点:产品标准化处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建立院士团队专家工作站、标准化苗圃管理、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
从教师到创业
绿萌公司创始人叫朱壹。在他小的时候,其父亲朱清能在屋后种上26株温柑树和1株脐橙树。他每年还花费400元用于买书订报,学习农林气候学和柑橘种植学。
1985年,朱壹父亲承包了1000亩荒山,开发种植脐橙。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千亩脐橙园创造国内首个3年收回投资成本、5年进入丰产期的脐橙生产纪录。
在江西龙南师范学院毕业后,朱壹曾在信丰县油山镇中心小学任教2年,原本有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但在1997年,赣南脐橙在全国市场口碑慢慢打开,赣南脐橙供不应求,种植户的热情被点燃。政府大力宣传支持,全县到是开垦荒山种植脐橙的景象,不久,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
想为农业做点事情的朱壹,毅然决然的选择辞职,到江西农业大学进修果树学专业,汲取着果树栽培管理以及有关行业发展的专业知识。
2000年,他进入江西长安园艺场从事脐橙种植、销售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美国脐橙每一箱中的每一个都是一致的,标准化程度很高,货架形象很好。而国内脐橙则开箱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重量不一,价格比“洋橙”低很多,远远没有体现我们赣南脐橙的价值。
“种植水平我们能超过美国,可是采后商品化处理(清洗、分选等)在我国还是空白,没有标准,更没有品牌可言。”这种现象让朱壹感觉痛心,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一个自主研发创新的种子。
也创了个“中国第一”
经过大量调研,朱壹发现我国果蔬总产量近6亿吨。如果果蔬采后环节和国外一样也采用标准化处理,那就能增值几万亿元,农民的收入也可大大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就可大大增强。要实现这一梦想,品牌化、标准化才是唯一的出路。想到这些,他决定转型从事果蔬采后装备制造业。
经过不断的失败、改进完善和不懈的努力,2003年,中国第一台电子果蔬分选机在绿萌诞生,并成功销售到深圳布吉农产品市场(南方农产品集散地)。大量赣南脐橙通过这台设备分选后出口到香港,进入国内的跨国超市。从此,赣南脐橙开始进入“旧貌换新颜”时期,吹响创建国际品牌的号角,绿萌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仅用不到五年的时间,推进赣南脐橙产区60%以上产品实现采后分级上市销售,显著提升赣南脐橙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产业效益,公司因此也得到快速成长。
变“跟跑”为“领头”
在分选机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时候,朱壹清醒地知道,他在行业中还是“跟跑”的地位。国际上已经着手视觉信息与重量融合的新一代分选设备宣传与推广,如果不采取不断研发创新策略,将永远难于摆脱被动的局面,时刻都有被淘汰的危险。
“招兵买马”,组建更加强大的科研团队,是当务之急。2006年,设立分支机构专门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挖掘科研人才,并与国内测控技术研究实力最强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积极合作,进一步增强科技研发能力。
经过5年艰苦努力,投入成百上千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不仅考验着团队的技术实力,更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与决心。
这个过程中每一滴汗水都是有价值的。着顽强的斗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1年成功研制出“果蔬多源信息融合超大型分选设备”。
评审专家均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技术指标达到、部分超过国际同期先进水平,打破了高性能果蔬自动分选技术长期国外先进垄断的局面,实现了国产果蔬分选设备由长期“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极大地增强了自主研发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专用装备的信心,新一代产品的推广,显著提高我国包括脐橙、蜜橘、苹果、猕猴桃、红枣、马铃薯等果蔬采后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对于推动我国水果分选机械的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该成果先后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奖”。2014年,他又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果蔬内部品质在线无损检测与外部品质检测一体化分选机,再次填补国内空白。
终于有了院士工作站
绿萌信丰迟径基地,弯弯的山间小路,曲径通幽;葱郁的生态松林,鸟语虫鸣。在这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喧嚣的山林中,坐落着邓秀新院士团队专家和罗锡文院士团队专家工作站。
围绕创新果蔬采后处理设备制造技术和产品升级,邓秀新院士团队专家提供配套的采后生物学研究。针对赣南柑橘黄龙病灾后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建设柑橘全程机械化、生态化示范果园和优质柑橘标准苗木基地。
罗锡文院士团队专家紧紧围绕果园机械、果蔬采后处理装备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针对果蔬采后处理对高端智能装备的技术需求,联合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针对山地果园特点,研究机械化建园模式及配套装备并建立示范基地;针对果蔬产业现代化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联合开展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
苗圃管理标准化
脐橙苗木的好坏,就已经决定后期果实品质和产量。在绿萌苗圃基地,看到标准化连栋育苗网室,采用防虫网完全密封,这样既可以通风透光,保证苗木生长环境;同时防止柑橘木虱、蚜虫等害虫传播病虫害,保证脐橙种苗品质。
不同类型苗圃标准化分隔管理,分别建有苗木扩繁圃、原种圃、采穗圃、品种展示圃、砧木种子圃。基地建有配套的有机肥料棚、玻璃温室、生产用房等专用场地,方便日常管理。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和机械化生产操作系统,做到精准控水控肥。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建设苗圃基地是为抓好黄龙病源头防控,推动信丰县脐橙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一个高品位、现代化的无病毒脐橙苗木基地。苗圃基地占地325亩,总投资3500万元,主要从事脐橙无病毒苗木繁育、新品种研发、引进、推广和示范,年出圃苗木100万株以上,年产值达1500万元以上。
大阿村的示范
在信丰县大阿镇大阿村,有一个“一县一业”脐橙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园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为黄龙病毁园重建园,由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于2016年投资建设。
面积500亩,种植面积336亩,是农业部现代柑橘体系黄龙病疫区重建示范果园,为南方丘陵山区缓坡地果业机械化生产及黄龙病绿色防控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示范果园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对土壤管理,实现500亩果园2人管理目标。
全园用杉木防护林隔离分成12个生态小区,还建造若干百花园、生态岛,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培养了天敌,减少病虫害发生,对黄龙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探索创新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宽行窄株篱壁型等栽培模式。
现如今绿萌已发展成为一家头部企业,集果蔬采后处理设备研发制造、果蔬采后社会化服务及果品种植为一体;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果蔬采后处理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拥有200余项技术专利;作为行业标杆,参与起草的“水果分级机”“水果清洗打蜡机”技术标准,已列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绿萌各项业务都在稳健发展中,对脐橙产业起到带动引领作用。朱壹孜孜追求的目标与使命在于:“只有在果蔬采后领域接近或超越国际发达国家,把中国果蔬采后标准建立起来,并不停的推动其进步,我国的果蔬产业品牌化才有希望,农民才能有更丰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