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路径
2020-12-07赖翼伏
赖翼伏
(浙江省绍兴市斗门街道中心小学,浙江 绍兴 312000)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德育教育目标抽象化
现阶段,很多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展开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没有充分意识到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还是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当作最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展开班级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从而致使其对德育教育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从而使得德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下降,没有起到应用的教育效果。
(二)德育教育内容较为单一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德育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其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得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综合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不同的小学生来说,其往往在心理状态以及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得德育教育与现阶段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更加贴合。但是从现阶段小学班主任教师德育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所应用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对精神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缺乏有效性。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环境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往往年龄在7~12 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营造良好的德育班级环境,这样可以对德育教育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在现阶段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并且所接触的信息内容也更加丰富,很多学生都会受到多元化的思想影响,因此,教师想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往往存在一定难度。营造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接触德育内容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然的融入到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成长也势必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教师在展开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营造出与学生心境更加符合的德育分为,从而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例如,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课下也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关心现阶段学生的烦恼与忧愁,并且引导学生相互关系,这也为德育教育的日常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德育教育内容
在现阶段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其中融入德育教育理念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对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优化改革,从而保证德育教育可以落到实处。首先,班主任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教师应该注意对德育教育的渠道进行丰富,并且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力度,使得德育教育的开展更加全面,教师要对网络德育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小学德育教育品质;其次,教师还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对热点事件进行指导分析。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想要更好的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念,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例如前阶段的“天价龙虾”事件,教师可以借助这一事件向学生阐述哄抬物价对社会的恶劣影响,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应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教师想要使小学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应该注意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合作关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学生在家中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多种娱乐活动,家长也应该对学生的日常娱乐给予一定控制,不能放任自流。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沟通关系,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也使得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在班级里的表现情况。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微信群或者QQ 群的方式来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并且实现德育资源的共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假期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教师在假期不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要积极利用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从而起到提醒的作用。为了保证假期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交流,从而实现家校德育教育理念的相互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学校对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小学班主任也应该注意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展开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