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误区

2020-12-07李景华

魅力中国 2020年51期
关键词:课件案例课文

李景华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孤山子小学,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被一线语文教师所重视。于是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效度被教师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教学导入,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内容的拓展,无一不渗透信息技术,其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殊不知,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效果的体现却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果。下面我就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做点思考:

存在的误区:

1.勿以教学课件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在教学课件运用上,我关注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是欣赏“威尼斯”的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在此基础上,板书课题,导入新课的学习;二是听课文录音,对课文有整体印象;三是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在点名读生字的时候,如果学生读准确了,教师就会点击汉字,出现一个卡通说话:“你真聪明!”之类的点评;四是将第五、六自然段的话设置成课件,引导学生在表格中完成信息;五是将每个生字的笔顺设置成课件;六是播放“意大利风光欣赏”的视频;七是在课堂教学结束环节,教师播放意大利歌曲,并且在歌曲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思考: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高频率的课件使用,使得教学课件成为了维系整个课堂教学的命脉。教师就像是讲解员,学生成了这台戏剧的“看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体地位就这样被课件霸占了。

2.展示频繁,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案例:我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火车如何爬上青龙坡,用动画效果设计,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前进,并且,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在我的演示过程中若有所悟。

思考:当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一个很时髦的话题的时候,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依赖于课件。教师只要轻击鼠标,就可以顺利完成操作。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的课堂上,课件是不是必须使用?阅读教学离开了课件,我们的教学效果会不会打折扣?我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起着辅助作用,且要注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不应用它且教学效果也不错时,就不要顾此失彼。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让学生观看火车的行走路线,虽然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画出火车怎么样爬上坡的线路图,学生便会清楚地了解火车行进的过程。解决这样的教学难点只需要很短的两三分钟,而且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其他的时间,便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的效果得以最优化。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是否使用教学课件,我认为:非必须,则不必,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案例:我在教学人教版《草原》一文的时候。向学生展示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的图片漂亮、视频生动、动画精美。甚至,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时候,我还利用课件对学生进行表扬。整个课堂过程非常热闹。

思考:现在的高质量课堂教学不能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有些教师为了令课堂气氛活跃,把课堂设计得像舞台一样,仅注重教学形式,忽视了教学目的,造成了虚假的繁荣,而这是违背了教学规律的。

辩证的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未必就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课件的使用,应该能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为目的。否则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者束缚了学生对话文本活动效度。教学中,应该使课件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显然,这一案例中的课件使用,已经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整个课堂看上去非常热闹,学生情趣盎然,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对于这样的课件,我们应该给以热闹适当“降温”,因为我们应该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以课件为媒介,有效地对话文本,让课件促进高效课堂的产生。

猜你喜欢

课件案例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背课文的小偷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背课文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