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版画创作中制作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思考
2020-12-07谢济
谢济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今天是一个读图时代,有人说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万维网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如果这样就可以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那我们大老远地去798艺术区看什么?多关注几个微信公共号和多去北京看展览的区别在哪里?铜版画原作身上有种光晕,这种光晕是图片无法复制和模仿的。
一、什么是铜版画
铜版画也叫铜刻版画,属于凹版。铜版画的制作过程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打印画稿,画稿需要水平旋转,把铜版打印光滑,用手喷漆喷在铜版的背面防止铜版腐蚀,用沥青涂抹铜版的正面,烤干后透画稿,用铅笔画一遍稿子下面铺上复写纸,在画稿子的同时,就印在下面的铜版上了,再用三氯化铁腐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腐蚀的过程。
铜版画的制作技法:
飞尘法:飞尘法是铜版画制作的一种制版技法,将防酸的材料松香研制成粉末放入松香箱,使粉末均匀地落在版面上,再把落入松香的版面放在烤台上加热,使松香粉末融化在版面上,然后把铜版画放入三氯化铁的溶液中,没有粘上防酸松香粉的地方将被腐蚀成凹面,洗掉松香粉,将制版油墨上到铜版上进行印刷,就可以形成黑底白点的灰色画面。
软蜡法:在防腐软蜡中加入油脂可以使软蜡变软,将干净的铜版表面涂上一层软蜡,上面覆盖上一层肌理效果较明显的纸、纱布等,在上面用干刻针进行绘画,这样就在纸上形成蜡点。越画的次数多,用力重,蜡被粘得越多,反之则少。再用机器压一遍,在铜版上就会形成粗纹布的肌理效果,放在三氯化铁里腐蚀,就会形成想要的花纹了。
干刻法:用干刻针或者干刻刀直接在铜版上进行绘画,不经过腐蚀,画完直接用专用机器上制版油墨印刷。在铜版上刻画时,有时用力大小不同,形成的干刻线也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刻在铜版上会形成毛刺状的纹饰,比较含油墨,印制出来的画面看起来比较柔和细腻。
腐蚀法:它需使用防腐蜡或者防腐剂,我们常用的是沥青,将其涂抹在铜版上面,会在版上形成一层防腐膜,用干刻刀或者干刻针在上面作画,干刻针会将防腐膜划开,形成凹线在版面上,时间越长凹线越深,然后放在三氯化铁里面腐蚀。
美柔汀法:这种方法不用干刻针也不用酸腐蚀,而是利用一种特制的搖凿。这种摇凿会使版面形成参差不齐的毛点,利用刮刀和压刀在版面上刮平压平,会出现不同的明暗层次,这种技法一直以来被用做油画和肖像画的制作,现在被一些艺术家用于创作和制作一些特殊的效果。
二、铜版画的创作特点
在15世纪之后,纸和木板印刷术发明之后,铜版画随着铜版印刷术的出现而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一技术的出现,画面细腻表现形式的简便,自由的形式被社会所接受。铜版画的创作让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稿子和画不是一个概念,铜版就是一张新画,为了画版子而画而不是为了临摹稿子而画。在版子上随意去突破去根据版子创作,在意识里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应该让无意识多流露一点,而不是麻木地去表达。笔者喜欢细腻、透气、柔润的一些画面效果,转化成版画语言是利用多次的细飞尘来表达,局部利用平咬的效果,铜版画的偶然性效果引发了笔者的强烈兴趣,激发了笔者的创作灵感,让潜在的无意识在笔者的画面中起作用,使画面语言表达更恰当生动。
三、当代铜版画创作思维是如何转换的
思想是第一位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转变新颖的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很重要。要想画面与版画语言的契合表达正确,选材方向与版画技术、版种的有效结合很关键,铜版画和其他版种共同有着间接性和复数性两大特征。铜版画的最大特点:可以反复印制和需要借助于外在条件去完成。而且有好多版种和技术的重复性制作简单方便,能够更直接地表达艺术家的真实情感。我们在做铜版画的时候,一般都按正向思维的方式去按顺序操作,比如飞尘完成以后去按时间腐蚀是从浅灰的层次腐蚀到最重的画面层次,是正向思维的时间叠加,这样画面就会打理得有条有序,有一个时间记时性存在于画面中。随着版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美柔汀技术也越来越受广大艺术家的认可。例如比利时的艺术家马瑞斯,他的作品也是凹版,利用美柔汀技术,画面效果利用大面积的黑色,黑色的面积与画面当中的灰色和白色相协调,画面中人物的造型重心不稳定,有一种被水冲刷后倾倒动式,画面中人物表情很狰狞,增添了画面的故事情节。美柔汀是一种像斧子一样的“摇点刀”,弧形口上有无数的微细的凹凸桎齿,经过手摇以后,在铜版上形成均匀的细点刻痕,经过铜版上墨以后,形成黑绒的效果,就是凹下去的刻痕,再用刮刀按黑白灰效果先暗后亮的顺序刮去印痕,在画面上形成明暗变化和高光,整个画面有种柔和、细腻的效果。美柔汀技法是从最暗的向浅灰过渡,由暗变浅的过程,体现的是一种逆转思维的作画步骤。
总之,铜版画创作思维的转换是铜版画创作的一种思维方式,铜版画的创作是一个需要细心而又“玩心”的一个有意思的过程,它会带给你一些意外惊喜,让你有继续创作探索发现的动力。真正的铜版画作品应该是艺术家内心主观感受的表达,而这种真情感来源于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学识修养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