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20-12-07武艳梅
武艳梅
(江西省石脑中心小学,江西 宜春 330818)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般都是课堂的中心,学生都围绕教师的思路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数学教师尽快转变思想,要结合当前小学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优化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创新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把枯燥的数学学科变得更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教学策略有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多创新教学情境,打破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利用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1]。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学习加减法问题时,就可以用去商店买东西的生活案例来开展,例如教师给学生建立这样的生活情境,周末同学和妈妈要去商店买文具,一支铅笔是1元,一块橡皮是2元,一个文具盒是15元,妈妈带了20元钱,可以让学生踊跃回答想要买的文具有哪些,妈妈带的钱够不够,如果够的话需要找回多少元,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理解数学加减法的意义,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课堂的氛围。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营造出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
二、鼓励学生擅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要仅仅传授知识,还要多引导学生多发现,多动手实践,数学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多指导学生善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2]。比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上下车问题。学生经常做公交车,公交车来了,大家排队上车,车上原来有10人,下来4人,这时候又上去5人,问下同学这个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人,学生踊跃回答后,教师可以深化下问题的难度,比如车上有20个位置,这时候车上座位够不够坐,学生可以思考后再回答,这个问题都应用到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建议多采用小组讨论交流方式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大胆尝试假设,大胆尝试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和求知欲望,教师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三、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前小学生的特点,都是比较爱动,好奇心强,也比较怕老师,需要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多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要针对学生当前的个性化特点开展生活情景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3]。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幽默性的语言,给学生多一些互动,允许课堂上一些知识点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也要用欣赏的眼光,学会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更加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在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中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是一个亮点,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方法时引入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声音和动画效果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数学平均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来教学。教师可以播放学生去游泳馆游泳的视频,游泳馆里标牌上写着水深平均2米,让学生理解平均2米的含义,通过联系到生活,让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也可以给学生播放图形的案例,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的动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图形和形状的应用案例,教师也要多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联想,找出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在生活化课程设计中要多创新,教师队伍也要多做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学校也要优化教学设施和设备,根据教师数学教学的要求,比如需要的PPT的播放,视频软件的播放等,辅助教师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五、加强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教师要想做好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的扩大知识面,教学要想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需要对于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和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对于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才能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不仅仅是要学生了解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路,一种学习方法,可以灵活的将学到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生活化教学,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教学工作。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多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