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得力班干,落实自主管理
——小学高年部班主任德育策略分析
2020-12-07胡玉连
胡玉连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岭南小学,广东 广州 510940)
一、树立班规,形成良好班风
中国有句古语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可见规矩对于一个国家和家庭的管理至关重要。而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班主任要明确告诉学生什么事情一定要做,什么事情根本不能做。在学期开学初期,给学生立出班规,要求每一名学生严格遵守。一旦有学生违反纪律,立即指出并批评改正,并让其他学生以此为戒不容再犯。树立班规,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对日后培养得力班干和落实自主管理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推进效果。
二、学生自主管理,实施班干轮流制度,培养得力班干
小学班主任一职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是班级最直接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而小学高年部班主任的日常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培养得力班干,紧抓学生的德育工作,创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法,更好的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和环境。小学生通常都具有不善言谈,性格腼腆的特点。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表现的欲望。作为班主任要给每一个孩子表达和锻炼的机会,在班级中实施班干轮流制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管理。当学生当上了班干,他们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自身要求也更加严格,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处处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让学生去教育学生,互相关心,互相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
当轮流制度形成一段时间后,挑选其中有一定组织力和号召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教师对不同的班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并且需要赏罚分明。班长主要负责统筹性工作,班会召开,班级与班级的交流等。副班长则主要协助班长进行工作。卫生委员负责班级的清洁卫生检查,带领学生一起清扫。纪律委员则负责班级的纪律,观察记录包括班会、体育课、上课、间操的时候是否有人大声喧哗,是否满足教师上课氛围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各组组长及课代表负责相应小组、相应学科的作业发放及对组内或者该课程相对薄弱的同学进行辅导学习。在整个自主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各司其事,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管理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年龄大都相仿,学生实施自主管理,相比由教师进行的管理会容易被学生接纳。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做到。教师每天提前到岗才能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每天仪容端庄,不过分修饰,不浓妆艳抹才能要求学生仪容仪表得体大方。环境清洁的时候教师先拿起清扫工具清洁起到表率作用,爱心捐款的时候教师也要优先献出爱心。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教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言传身教,时刻发挥表率作用,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习到教师身上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陶冶情操,提高品行。言传身教可以使学生信服,自发地进行效仿,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效率。
四、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德育教育的进行仅仅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教师与家长在德育教育观念上需要思想统一。班主任做好家长思想工作,让家长充分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程度。定期进行学生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态及学生的思想动向。例如:有一次,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出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的副班长迟迟未报名交费。于是,我找到了他的家长。家长说,活动既要交费,又要孩子学做饭,还不如自己带孩子去,再说这费用可以去两次麦当劳了。后来,我跟这位家长讲清楚了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让家长明白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机会。家长听了,同意孩子报名参加活动。积极与家长及时沟通,便于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五、利用实践开展德育工作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德育教育的意义。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等特殊节日,组织学生围绕节日主题去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对父母,对教师,对生活都心怀感恩。在学生理解父母爱的同时用行动表达出来,回馈父母。使学生在思想上,在行动上感受德育教育的魅力和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并对其以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小学的德育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班主任在实践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管理的方法,会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有效。培养得力班干并实施自主教育,可以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和中心,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积极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德育更好的发挥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