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2020-12-07秦响

魅力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班榜样行为习惯

秦响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文慧幼儿园,辽宁 盘锦 124000)

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发展处于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在今后进行各种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幼儿虽然年纪小,但可塑性很强,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幼儿在今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策略。

一、榜样教学,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以榜样教学的模式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获得自理能力的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在生活中更多的是对成人活动的模仿。小班幼儿正处于视觉模仿思维时期,动作和知识一般都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模仿习得,为了让幼儿获得正确的生活技能,教师可以考虑运用榜样教学的模式。例如:在教师对小班幼儿的卫生教育中,包括洗手等方式方法的教育。幼儿往往因为动作笨拙,方法错误,导致洗手不干净,还容易沾湿衣裳。不干净的卫生习惯一方面会给幼儿脆弱的肠胃带来负担,另一方面沾湿衣裳也很容易造成感冒等。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将洗手步骤逐步分解,为学生演示,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洗手活动。卷衣袖,打湿手,洗手液,揉搓三分钟,冲干净水,再擦干。在教师的演示下,指导学生按照动作顺序逐个完成。教师也可以将这个程序编成儿歌,儿歌朗朗上口,幼儿一边洗手一边念儿歌,可以加深记忆,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反复练习也会更容易的掌握洗手方法。饮食也是小班幼儿在学校生活中一大难点,幼儿在家庭中很少独立用餐,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餐具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用餐,用一些幽默趣味的动作激发学生食欲。同时也可以在餐桌上为学生讲述一些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故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督促学生在进食时不要边吃边玩,细嚼慢咽。久而久之,学生在榜样教学的过程中就将逐渐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二、开展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生活技能

幼儿时期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对枯燥的课堂教学比较排斥,更愿意参加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幼儿时期,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所以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生活技能,也是幼儿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可以为幼儿开展一些适当的游戏活动,如桌面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雪花片、给小动物喂食等小游戏,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灵活性。再例如:幼儿最喜欢的过家家的游戏,学校可以与家庭提前沟通,收集孩子小时候的服装用具等,汇总发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练习生活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父母为幼儿穿衣、喂饭、洗衣、洗头、洗脸、整理床铺,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幼儿充当爸爸妈妈等角色,参与这些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生活技能,再从游戏联系到日常生活,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可以真正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在游戏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对幼儿优秀表现给予鼓励

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优秀技能要给予鼓励,积极的鼓励会促进幼儿对生活能力的学习欲望,因为自己的正确行为而获得鼓励,幼儿会更愿意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对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要温柔地询问原因,并对问题加以指导,鼓励幼儿。例如:“你是最棒的!”“自己试一下可以吗?你一定可以做到的。”“老师相信你。”幼儿在接受到鼓励后会产生愉悦心理,也会有学习的动力。而对一些生活能力较强的幼儿也要给予鼓励和评价。例如:“你真厉害!”“你是所有小朋友的榜样。”“你的动作真快。”幼儿在收获表扬和肯定之后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就更愿意去主动学习生活技能。

四、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

家庭和学校是组成幼儿日常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相一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依赖成年人的特征十分明显,若在此过程中成年人给予幼儿可以依赖的机会,会造成幼儿对成年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相反,如果家长和教师并不给予他们在生活琐事上的帮助,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完成,那么与此同时,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肯定会逐渐提高。家长和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身,放开手,为幼儿创造发挥自身自理能力的机会,鼓励幼儿自己完成穿衣、吃饭等生活行为。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共同督促,才会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掌握生活技能,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获得真正的生活自理能力。

结束语

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尽量为幼儿提供一个锻炼自身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为幼儿树立榜样的力量,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小班榜样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分成三等份
变成一样多
断和连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