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研究

2020-12-07周云浩

魅力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漫谈沟通交流交流

周云浩

(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校,重庆 402260)

班主任工作的工作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一个常年与人打交道的事,与学生打交道、与学生家长打交道、与学科老师打交道、与围绕班级工作的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其中的核心应该是与学生打交道。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学生工作也就自然是我们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中所必须包含的内容,也是大家都习以为常是的事,如果把整个班级管理看作一个人体的话,那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就是人体所必须的血液。这样如此重要又如此平常的事情,在其前面加上“有效”二字,问题便出现了。我们班主任平时与学生的沟通真的是有效的吗?在此基础上便延伸出三个问题:1.有效的沟通在班级管理中是否必要?2.平时工作中的沟通是否是有效的?3.怎样才算是做到有效沟通?接下来,文章便从此三个方面予以阐释。

一、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对于一个发展良好的班级来讲,其成功的原因往往是多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一定是得益于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而评价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是否优秀有着名目繁多的标准,有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的,有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过程性考核的,还有对班级发展进行量化评比的等等。但不管哪一种评价标准其内在的要求无非都是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高效的管理。而班级管理的高效则是班级运行机制的高效、班级任务达成的高效和班级内部沟通的高效的统一。其中班级内部沟通的高效是实现前两个高效的前提,如果班级内部没有一个高效的沟通的网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则班级的运行机制会陷入无序的陷阱,班级任务的达成便也无从谈起。要构建起整个高效的班级沟通网络,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立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所以此为建设高效的班级管理所必须的。

二、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误区(有效性)

班主任工作中常常存在大量低效和无效沟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实践中确实存在非常多的与学生的无效沟通,而且很多情况都是我们习以为常并在不经意之间就发生的。我讲这些低效或者无效的沟通大致分为两类:审讯式和漫谈式。

首先是审讯式,这种沟通的方式是在大多数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中常见的。这种沟通方式的特点是班主任将自己置于沟通交流中绝对的主体位置,而将学生当作完全被动的被审讯的对象。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以班主任步步紧逼式的询问和学生唯唯诺诺的回答为主。这种沟通中班主任常用的交流语言有:“你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过程中)是怎么想的?”“这件事除了你还有谁?”等等。这种沟通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低效沟通方式,或者只能算是近似于沟通的一种方式,它只是起到了帮助班主任了解事情经过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这种沟通方式最坏的作用是以强硬的话语和态度完全堵住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情感渠道,长期使用此种方式会使得学生在于班主任交流过程中逐渐放弃与班主任的情感交流,而不利于展开后续的学生工作,或者给后面的学生工作带来极大的情感阻碍。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旦丧失对班主任的情感需求,那么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将变得更加复杂。

第二种是漫谈式,和审讯式一样,这种方式也是很多班主任所喜欢运用的,且一般将其运用在审讯式之后,主观上希望达到与孩子沟通交流的目的。这种漫谈式的沟通方式虽然深得许多班主任的青睐,且对付许多学生仍有一定效果,但也确实是属于低效沟通的一种,不过是因为它更具有迷惑性。漫谈式的交流一般持续的时间都很长,沟通的主题也基本都围绕着学生的具体问题而展开,形式上有着看似平等的对话(不像审讯式那样完全不平等)。在交流中班主任通常喜欢做的就是把一件事在语言上“复杂化”,用不同的语言不断的重复自己的观点去强迫学生接受,而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常没有说话的机会,即使有学生也基本无从谈起,在谈话最后的结尾通常以班主任:“懂了吗?”“知道了吧”等等,学生:“嗯......”“知道的......”或者半天答不上来作为结束。所谓有效的沟通一定是在交流过程中有着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传递,很显然这种漫谈式的沟通完全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究其原因,仍在于双方在沟通之中仍是极度不平等的地位。这种不平等并不像审讯式中那种淋漓尽致的展现,它是班主任借由语言展开的对学生在思想观点上的碾压,而且是长时间的碾压。经常采用此种沟通方式你就会发现,学生会越来越害怕与班主任的对话,害怕遭受长时间的思想折磨,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如何逃离现状,所有的回答近乎于随意的敷衍,从而使得这个沟通过程充满了低效的味道。当学生全身心的抗拒这种对话和沟通的方式时,我们的所谓的有效沟通便无从谈起了。

三、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沟通的有效性从来不是以沟通的具体方式和具体沟通时长来决定的,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取决于双方交流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而要保证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有效就必须适时地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信息的传递。所谓“一颦一笑,皆成文章”就是强调沟通时要因人、因时、因事的不同而随机应变,并有意识的将自己的举手投足都变成沟通的方式和途径,尽可能的拓宽沟通交流中信息传递的渠道。比如面对“双商”较高的学生就不适合运用长时间谈话的方式,取而代之的可能一个犀利的眼神就能让对方明白一切;再比如自尊心和虚荣心都比较强的孩子犯错时就不宜采用公开的方式当众进行,取而代之的是一次给足面子的一对一简单谈话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男孩子需要心理支持,给他一次恰当的击掌和适度的鼓励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简单;再者像是会对其他学生和老师造成困扰的调皮学生,严厉的态度与适度严肃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如果有一些些恰到好处的戏谑会让他更加印象深刻。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的举手投足甚至包括面部表情的变化,都应该成为我们与学生之间交流与信息传递的渠道。这种于细微之处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时间、拉近距离、心情愉快、事半功倍。久而久之以后,你会发现习惯于细微之处解决学生的问题并由此得来的快乐才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乐趣,也是教育学生最具有成就感的时刻。

综上所述,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最普通的事项,但也是最重要的事项。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清楚的认识,走出误区,进而有了更好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那必将使得我的工作得到更多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漫谈沟通交流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主编漫谈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玉螭龙漫谈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漫谈雾和霾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