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以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项目为例
2020-12-07侯首辉柯萍
侯首辉 柯萍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 402247)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未来走向职场必备的技能之一。[1]针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不感兴趣、课时少、大班制上课等问题,通过开展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其政治思想、专业素养、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竞赛项目融入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教学内容设计
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分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主要测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党政机关公文的适用范围、行文规范、制作格式等内容,其格式要求参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相关标准。主要为通知、通报、通告、请示、报告、意见、批复、决定、函、纪要等常用法定公文文种的写作及计划、总结、简报、讲话稿、规章制度、专用书信等常用事务文书的写作。团体赛要求参赛团队使用给定材料写作并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制成电子文档,并根据制作的公文进行即席陈述和答辩。应用文写作课程就组织大学生公文写作公文竞赛项目为例,主要涉及竞赛开展的请示写作、文件转发的通知写作、竞赛开展的宣传策划、邀请函、讲话稿、简报等多个任务的写作。
(二)教学组织实施
应用文写作课程实施竞赛项目时,首先,教师要对竞赛情况及涉及的主要公文文种进行解读。[2]其次,分小组学习,教师按照竞赛项目涉及的文种和授课班级人数,可以授课班分为5-10的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负责学习过程中的分工、监督、汇报等工作,并分小组完成公文竞赛相关的请示、通知、策划书、邀请函、讲话稿、简报等应用文的写作,各小组可以轮流进行不同应用文的写作,每组推荐一名发言代表汇报小组完成情况.然后,教师进行分析、点评、答疑、总结,在组织参赛项目中加强相关文种的学习。
(三)教学考核方式
参加竞赛是为了更好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开设校级公文写作技能竞赛,对竞赛中获奖的可发放荣誉证书或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参加市级公文竞赛获奖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免考,激发学生积极性。日常小组完成的项目考核中,教师设定每个项目完成的分值比例,根据个人及团队的综合表现评定每个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二、竞赛项目融入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成效
(一)学生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
竞赛项目引入应用文写作课程后,课程上,很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上台做实训练习,积极参与讨论,积极进行小组汇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二)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市级公文竞赛专门有一项团体赛,要求3-5人根据资料完成一份公文制作,并进行陈述答辩。在日常训练中,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一人进行红头文件制作,一人写主题部分,一人准备公文陈述,一人进行校对,或者做评委进行点评,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间的协作互助,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三)参赛人数逐年增多
市级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校级选拔赛从2016年的45人、2017年的386人、2018年410人到2019年的442人,参赛人数在逐年增多,竞赛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
(四)竞赛获奖率增高
2016年,有5位学生参加市级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只获得了个人赛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又经过不断积累准备,从初赛校级选拔赛的宣传动员、组织报名、笔试、面试选拔、组队培训、参加决赛等工作,四年来,学校学子在市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中获团体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个人赛(中文类)一等奖14项、个人赛(中文类)二等奖12项、个人赛(中文类)三等奖24项,在市级比赛中名列前茅。
(五)参赛获奖学生收获颇丰
第一届公文写作协会会长、团体及个人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周某在校期间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到一所中职院校任专业教师,公文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彭某考上专升本;参赛学生获得江苏省写作学会公文专委会“我与公文写作”征文活动三等奖、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院长分会“新国线杯·我的交通强国梦”征文比赛三等奖,参赛学生被中交一公局海威有限公司录用,到公司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等等。
三、结束语
重视当代大学生写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高校的共识。应用写作技能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技能,写作需要有良好的政治意识、严格的纪律观念,认真、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是当今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竞赛通过公文的写作与制作,做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了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了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未来职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