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
2020-12-07雷千山
雷千山
(重庆市武隆区黄莺乡中心小学校,重庆 408500)
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教育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的原因
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学情况来看,往往是以文化课程教学为主要,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并不重视。素质教学的展开不可能离开体育课程的安排和准确落实,只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素质教学的真正效果才算得到体现。由于教育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的原因,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需要对其合作精神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吃苦耐劳以及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进行发掘,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小学由于受到教育背景以及现阶段社会背景的影响,以应试教育作为首要教学理念,文化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过大,熬夜以及睡眠不足的情况经常出现,根本没有精力进行体育锻炼。
(二)家庭观念的原因
对于很多独生子女来说,受到家庭的教育观、健康观的影响非常严重,但是这些观念往往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导致了现阶段的孩子会自然而然的对各科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自行划分,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各科目在考试时所占有的分值不同,这种厚此薄彼的学习观念使得很多学生忽略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很多家长往往更加看重对孩子进行营养补充,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提升的重要性,导致了很多家庭的孩子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根本没有时间去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从而使得自身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并不理想。
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对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主要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现阶段素质教育家学理念落实的重要抓手,学校应该端正体育课程各级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落实的重要性,并且注重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以及提升,这也使得素质教育的效果更加理想。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如果发现学生在健康意识方面存在错误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同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时间进行安排,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满足现阶段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实际需求。同时,学校方面还应该适当减轻中小学生现阶段的文化课程学习负担,通过对作息制度进行严格规定以及执行来使学生按时参加相关的体育锻炼,这样一来也可以使学生自身的睡眠时间得到保证,这样一来学生的精神就会变得更加充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性。
此外,学校方面还应该对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进行落实。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生的体质要求是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学校方面应该注意对体质锻炼的活动进行安排,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学生展开体育教学。学校方面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体育运动项目兴趣方向进行调查,然后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项目的安排,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主动参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尝试应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来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
(二)家庭观念方面
对于中小学生的家长来说,应该进一步提升孩子体育锻炼以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对于青少年来说,体育教学活动的落实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对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健康观念,要积极鼓励子女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并且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能力进行从小培养,这样一来也会使孩子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学生自身方面
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清晰具体的认知,应该将体育运动的理念融入到生活当中,使得体育锻炼变得更加生活化。同时,青少年还应该对自己进行一定的约束,不能以体育设施不健全以及场地小、时间紧等外界因素作为借口。学生应该将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之后,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身体素质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校方面、家庭方面都应该清楚认识到对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提升的重要性。在展开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对青少年现阶段的体育活动参与热情进行提升,学校方面应该注意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规章制度。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在推进以及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学校以及教师的大力配合,从而起到促进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实践目标的作用,推动我国体育工作的展开,使得我国学生的综合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升。